首页 大明徐后传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大明徐后传_分节阅读_96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黑烟消失了,祠堂的院门关闭,有工匠模样的人搬着各种工具从后门而入,拍着胸脯保证尽快修复栾知府夫妇的人像,围观的民众才渐渐散了。这事很快传到了当初捐钱修祠堂的几户豪商那里,当即有豪商去知府衙门拜见,说愿意出钱买上好的金漆,重修祠堂,已报当年栾知府的恩德。

金华知府收了银子,三言两语将豪商打发出去,说一定好好修复云云。知府将银子给了钱粮师爷,“假戏真做,卖点金漆送到祠堂去。唉,大明朝的官不好当啊!想想以前在元朝皇帝手下做事,是十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那个不是家财万贯?”

“如今轮到我当知府,是战战兢兢,一两来历不明的银子都不敢收啊,就怕丢官丢命,连累妻小。你看了刚才那个沈大员外腰间悬的玉佩没有?那是唐朝的古玉,我一辈子的俸禄都卖不来这块玉呢。”

钱粮师爷赶紧安慰东家,说道:“您也太抬举这帮富商了,不过是家里有钱,捐了个员外郎的虚职而已,图个见官不跪的面子。往自己脸上贴金,众人见他有钱,都跟着捧臭脚,叫什么沈大员外。”

“这样的人再有钱,还不得对您客客气气的,弯腰作揖?您是凭着真本事考科举,从九品知县做到现在,改朝换代也没影响您的仕途,新官上任还三把火呢,大明朝刚开始,皇上要立威,熬过这阵风头浪尖就好了。”

金华知府一听这话,心下稍有安慰,“只盼我们配合这位毛千户办案,将来他在皇上那边多美言几

句,保我官运亨通。”

钱粮师爷谄媚笑道:“这个自然,毛千户是天子近臣,他一句好话,低过东翁一年政绩呢,我瞧着他身后站着两个少年也器宇不凡,恐怕是皇族或者高官子弟呢。”

金华知府回忆道:“嗯,模样生的怪俊的,看样子应该尚未婚配……师爷啊,你得空去祠堂走一趟,探一探这两个少年人的底,问问他们的喜欢,倘若没有娶妻……”

金华知府想着自家闺女正待字闺中,正好聘嫁,和京城高官联姻,对他的仕途会有帮助,于是说道:“叫夫人摆一桌宴席,请他们来家里吃顿饭。”

钱粮师爷心里明镜似的,赶紧退下办事。

金华城,栾凤祠堂。

夏夜,云淡风轻,墓葬已经开启,挖出了石头铺就的墓道。四周围着十来燃烧的火把,还有琉璃灯笼,将栾凤和夫人王氏的埋骨之所照的如同白昼。

在栾凤和王夫人墓前,这两个相当于仇人后辈的少男少女百感交集。

徐妙仪和朱守谦跪在蒲团上,烧了一打黄纸。徐妙仪说道:“今日我和表哥打扰贤伉俪的安宁,实属无奈之举,是为了查清当年的真相,你们不会枉死,我的外祖家也不必担上一辈子的污名。”

朱守谦说道:“栾小姐和栾八郎现在生活艰难,我和表妹会施加援手,保他们衣食无忧,栾小姐也会得到诊治和照料。”

两人各自上了一炷香,朱守谦说道:“打开墓道吧。”

封闭墓道的,是一块几百斤的大石头。四个强壮的衙役喊着号子一起使劲,终于撬开了石头。

轰隆!

沉重的封石倒地,露出了黑洞洞的墓道,同时从里面涌出一股刺鼻的酸腐之气。徐妙仪说道:“不用着急,先散一散味道,通通风,然后再进去墓道抬棺材。”

咚咚咚!

就在这时,祠堂的院门发出了抠门声!

看着黝黑的墓道,听着渗人的抠门声,众人皆是一惊。朱守谦和徐妙仪对视一眼,就听门外的人大声叫道:“妹妹!是我啊,你二哥,快开门!”

正是徐家二公子徐增寿。在苏州这种温柔乡里花天酒地,居然还记得自己保护妹妹的“重任”。

院门打开了,徐增寿,还有他形影不离的好朋友常森;纨绔子弟的佼佼者——曹国公世子李景隆,还有巧舌如簧,永远戴着一副和善面具的北元世子买的里八刺齐齐聚在黑洞洞的墓道前。

四人先是一阵沉默,徐增寿和常森手牵着手,均是瑟瑟发抖;李景隆一副看好戏的样子,倒是个傻大胆,“徐大小姐,莫非这个墓葬里有什么了不得的宝贝?”

买的里八剌抱胸而立,并不说话,静静的看着墓葬石碑上刻的碑文,好像在捉摸些什么。

怎么把这个人也带来了?徐妙仪瞥了一眼买的里八剌,他是北元人,又有绑架周王的“前科”,实在是个大麻烦,到那那出事。

轮身份,朱守谦这个郡王地位最高,他冷冷的看了一眼李景隆,“休得胡言,我们在查案。”

徐增寿哆哆嗦嗦的说道:“查案还要挖坟啊,我害怕,我先回客栈了,你们慢慢查。”

常森紧随其后,“我也怕,增寿,咱们结伴回去吧。”

李景隆最爱凑热闹,站在原地不动,“我留在这里看徐大小姐和靖江王查案。”

买的里八刺已经从碑文上得知了墓地里葬的父母生平,心中布满了疑云,还有一些莫名的兴奋之感,也厚着脸皮赖着不肯走,“夏天长夜漫漫,无心睡眠,我留在这里长长见识。”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