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永不下车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八九九章 终点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净土的物理研究者们,还有很多工作,需要做,可以做,一切都还远没有结束。

不过我大概能明白你的忧虑,是吗,阿达民阁下?

正如净土民众,最近一段时间以来的讨论热点,人,人类,乃至于人类文明,究竟能不能突破遥远距离的限制,

真正迈向无尽的星辰大海。”

“是的。”

方然的困惑,在今天这“阔别已久”的见面,斯蒂芬*霍肯已经揣测的很透彻,多少年来,自己也一直在关注、思考这问题。

但,要说答案,且不说自己没可能知道,即便文明中的所有个体,乃至“盘古”,

恐怕也都说不出一个所以然。

“强人工智能”的确曾给出过判断:

以现有技术考量,人类,走出太阳系、迈向星辰大海的几率,是零。

但这句话,撇开人类对强ai的仰视,又有多少说服力呢,毕竟人类直到今天也未赋予“盘古”权限,放手让其探索自然科学。

基于净土文明现有的科学技术,作出判断,这种事一个人都能做得到,现实就是直到今天,人类曾踏上的最遥远天体,仍然是三十八万公里外的月球,这样看来,说人类在载人航天领域,毫无进展,也的确难以辩驳。

能,还是不能,一切并不能凭空猜测,

但却有要从何说起呢。

沉默,持续了近十秒,在一边看来并不算多久,霍肯教授却思绪万千。

“物理学的终点,就快来了,现在你愿意相信这一判断吗,阿达民阁下?

反正我是不愿意,虽然在一百年前,啊,那时候的我,也曾经坐在讲台前的轮椅上,用电子合成语音,说出这样的判断:

‘在谨慎乐观的基础上,我仍然相信,我们可能已经接近于探索自然之终极定律的终点。’

现在想来,呵,起码从那时起,已经整整一百年过去,当时认为很有希望的‘大统一理论’,到现在也没有任何实质性的进展,甚至没有多少有意义的工作,这样看来,是该说当时的我我太乐观、还是太悲观了呢。

但是,我仍然相信,‘宇宙’这样浩瀚无际的东西,

绝非区区人类掌握的这一点理论体系,就能提纲掣领的概括详尽。

即便那些更深层次的现实,更本质的规律,或许,永远都蛰伏在位于三维世界中的我们——人类的视线之外,或许我们穷极一生……

是的、就是一生,哪怕用尽热寂前的每一分,每一秒,也无法将其发掘出来,

超脱到更高远的时空。

但那又怎样呢?

人,人类,人类文明,在四十亿年前的盖亚表面,开始这漫长而伟大之征程的第一步时,可曾设想到这一切?

可会为遥远未来的尽头,天顶,而放弃努力,放弃前行,

永远甘于在盖亚表面,以一盘散沙的无机物形态存在,随波逐流,直到消亡?”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