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现在,这正在思索的“自我”,绝无可能觉察到“本我”的一团物质、或者无法形容的客观存在,其无穷无尽的其他量子态,
哪怕其中一部分,必然与现在的“自我”,极其接近,
甚至根本就是别样的意识活动。
所有这一切,在现实世界里,仅仅呈现出名为“方然”的自我意识,这一点,源于这团物质与其他物质共同“绑定”、营造出的现实世界之样貌。
说白了,就是盖亚的一切,乃至于太阳系的所有物质,甚至也包括哪些现有技术手段无法探测的客观存在,绝非以人类的想象,仅仅呈现出太阳系现在的模样,而是同样有无尽的量子态叠加在一起,
只不过在人类眼中,其他的叠加态,都觉察不到,终究只能观察到与自身绑定的那一态。
一边冥想,一边手指轻轻碰触键盘,连自己的低语都感觉是噪音,方然已完全沉浸在量子力学的世界里。
相比于经典理论,乃至相对论,量子力学对世界的认识,
的确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客观世界,原则上,永远无法被人类彻底认清,也就是理查德*费曼所言的,“‘物质的本相’永远不可知”,这也是自然科学的绝对边界。
凭借对这世界的观察,基于逻辑,人类竭尽所能的观察、分析、理解周遭环境,对物质本原的探索,多少年来也一直未曾终止,但是,直到西历十四世纪末,科学界、乃至全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识,
仍完全基于“物质第一性”的不言自明之基石。
唯物主义,在科学界的地位,是有如默认参数般的不言自明,这一点,并不会因再多盲信教义的研究者而动摇分毫。
物质,客观存在,人的主观意识同样是物质运动的产物。
正因如此,人类,除却被教义蛊惑者,千万年来一直秉承“世界客观存在”的理念,不仅在高深的理论研究、技术探索方面,即便日常生活中,也将其视为天经地义的真理,且这么长时间以来,
从未因此而吃过亏,上过当。
小到一枚钱币,大到一座山峰,当没有人在看着它们的时候,它们,理应依然存在,不仅如此,其状态也和观察所得没任何区别。
但撇开成见的想一想,这念头,难道不是某种想当然吗;
在根本没有人在观察的时候,物质,客观世界,不论其真是面目如何,都没办法得知,又有什么把握断定其必定与被观察时一模一样呢。
经验,多少年来的人生经历,每一个人的意识里,这种事,实属理所当然。
直到旧时代的十四世纪末,一系列实验中,才有些许端倪不经意间显现,被人类中最顶尖、最聪颖的头脑捕捉到,继而开始思考,在物质世界一成不变的表象之下,人类的既有认知,与真相之间,究竟还潜藏着怎样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