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里程碑式的变化,正是方然在很早以前,甚至早在掌控nep大区时,就预见到的未来。
正因如此,在任何涉及净土文明前途命运的重大话题上,民众的参与度都很高,提出的观点,也绝非旧时代民众那样的盲目而愚蠢。
量子力学,对今天的净土文明,究竟会有一些什么样的巨大推动,
这是民众热议的话题。
基于此,方然和女伴的理解,大致仿佛,也和白大褂们的看法相去不远,只是不清楚,具体将会以怎样的形态呈现。
“目前看来,人类要走出太阳系,有很多困难。
当然这几方面的困难,都是由一个‘距离极其遥远’而导致的:
太阳系,与最近的其他恒星系,也有四十万亿公里那样远,这样大的跨度,绝非今天人类掌握的科学技术,能够跨越,就算发射庞大的远航飞船,以迄今为止的最大预计速度——光速的万分之一,也要四万年才能抵达。
另一方面,即使我们下定决心,建造能经历四万年旅程的飞船,可想而知,当飞船越来越远、远离盖亚,双方的通讯也会越来越困难;
继而,彻底失去一切联系,那么对盖亚文明而言这飞船就等于‘失踪’,
根本就没有了意义。
最后,还有一个关键的问题,净土民众都以生物电的形式,在‘混沌’中枢存活,不论主观上、还是客观上,都无法搭乘飞船奔向四点二光年之外。
踏上旅程,就意味着承担一路上的巨大风险,乃至于,永远与文明主体脱离;
对远行者而言,这几乎就等同于必死,绝对无法接受。
天明,我说的对吗?”
将一切娓娓道来,说完话,少女看向身旁的男友,后者则轻轻点了点头。
其实,但凡稍微关注过净土文明的未来,这一切分析,对今天的民众而言都不难理解,也早就在脑海中琢磨了许多遍。
距离,何其遥远,大大超越了人类的能力,
这是围绕在太阳系周围,那无边无际广袤空间的根本属性,甚至于令人忐忑、恐慌,担心自己和所在的文明,将永远被局限在这狭小的太阳系里,在无限长的时间里,一直将有限的生活重复下去。
或者,情况还会更糟,毕竟太阳的预期寿命,终究也有限度。
一旦其进入生命末期,盖亚轨道,将不再适合人类生存,甚而更演变为红巨星、红矮星,那时的人类,又如何在这样的太阳系内生存呢。
一切依赖太阳辐射,身在太阳系内,便只有这样的生存手段,这是现实。
倘若无法迈出奔向星辰大海的脚步,则或迟或早,百万年后,十亿年后,乃至于一百亿年之后,盖亚文明仍注定会灭绝。
想到这一切,旧时代的碌碌众生,只会嗟叹几声,然后,继续沉浸于短暂的辛劳。
但是对今天的净土民众,每一个人,因其无限长的生命,必然会对人类文明的前途命运,保持长久的高度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