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列车最前端,有着最开阔视野的一号车厢,风格才“返璞归真”,
呈现净土世界的本来面貌。
列车车厢里,地面,是青翠欲滴的草坪,俯身触摸才知道这是一层装饰,一棵树木从地板上穿出,树冠探出车厢天花板,投下浓密的树荫。
对时速几十公里的慢速列车,敞篷,也不会有多大影响,但现在玻璃穹顶并没有开启。
“你要去田纳西的巨山?
哦,想起来了,那儿是‘新时代的源头’。”
还有这种说法吗,也许,方然记得在很久之前,阅读净土文明的历史记录时,见到过与之相关的一切,虽然明知那些文字、图片与影像,记述的正是自己的亲身经历,但在浏览时,他却觉得这些都是历史,
而和自己没有多大的关系。
一个人,如何才能决定自己,乃至整个世界的命运,这种事或许多见于幻想小说,
却并不会发生于现实。
歪着头想了想,方然对阿金托尔说明身份,和自己的来意:
“其实也没有什么,就是,想回到自己很久以前生活过的地方,走一走,看一看,寻找些或许已经模糊的记忆。”
“可是,旧时代的城市,或者说任何人类活动地,现在都已经成为废墟了。
除非是保护地,——巨山是吗?”
“哦,当然不。”
特殊待遇吗,至少方然并不需要这些,虽然在一手掌控盖亚净土时,只要动动嘴皮,“盘古”自然会将自己人生中的所有落脚点都保护起来,有朝一日,当自己想要故地重游时,就能派上些用场。
但这样做有什么意义呢:
不论对净土世界,还是自己,其实也都是白费力气。
往事,一旦成为历史,就永远尘封在逝去的时间线上,哪怕回忆千万次,也终究无法重来。
不论巨山市,还是后来的伯克利,乃至在战争中化为废墟的“天堂镇”,站在全人类的高度审视,都一概没有保护、发掘乃至大做文章的价值。
这,既是方然,也是“盘古”的判断。
那么对自己呢,内心深处,是否想要保留那曾生活、经历过的一切;
和刚结识的男人坐在长椅上,眺望列车前方的蜿蜒轨道,乃至天边的云堤,方然就若有所思的摇了摇头:
“其实,我一点也不想回到过去,哪怕只是故地重游,哪怕只是回忆;
可有时候,就像现在,
我却迫不及待的,想要再踏足那片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