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一位身形魁梧,颔下有稀须,步步生风的老人说道:“这怎么使不得,大伯家给的,你就拿着。如今家是你哥们当着,我和你大伯娘也没有什么好东西,你是看不上吧。”老人这一嗓子真是声若铜钟。“大伯,我不是这个,”
“得了得了,你进来陪咱俩老吃了早饭先,省得待会儿你不舍得吃,迟会儿将一家子的粥带回家去,蛋和鸡都拿回去。这次的鸡蛋吃完了,下次等你慕哥来了你再来拿。”“这”李诸还想推让,手上拿着俩铜钱好不尴尬,“得了得了,就这么定了,不这么定你就滚。”李洪深不耐的说完,转身上厨房拿碗去摆了。
“诸儿,就这样吧,你大伯的爆脾气你又不是不知道。”孙大娘忙道。这对老人回村的真实情况是,一个怕对方的爆脾气影响儿子们的铺子生意,一个生怕对方口没遮掩,故一起回了村,真是一对活宝。
李诸赶忙道“好吧。”李诸心想这又多一件了。
早年,大伯家知道李诸被卖至镇上时,李洪祺已经签了卖儿协议了,李洪深为这事没少和李洪祺吵,觉得他就一缺心眼偏心的。
后来大伯家景况好点几经周旋帮助顺利买回李诸。那时看见瘦若猴子的李诸,大伯就更不待见李洪祺这个弟弟了。李洪祺觉得自己现在是农民,大伯家是商人,正所谓士农工商,看不起大伯家的作派,故李洪祺家有什么事是不与这个大伯说的。
所以昨晚俩老并未至李诸家帮忙,不知道邓氏早产这事,这会儿得的消息是今天早上孙大娘担水遇见早起的李渔,李渔告知的。
孙大娘在当时分家时就不喜李洪祺了,是他几乎要走了家中所有的农田导致他们家从商的,虽然表面日子过得不错,但是身份地位低了点。冲这身份这一点,孙大娘特别喜欢邓氏。俩老对三房一家都是真心疼爱的。
大伯家的恩情,李诸和邓氏都是一点一点记在心上的。愿以后有机会偿还。
李诸吃过粥,孙大娘带上一个老母鸡和二十个蛋,说因为李诸未分家拿过去的太多养到公家的鸡舍就不好了,其余的四只鸡在这养着,吃时再过来拿,李诸想想不就是这情况,也没有意见。
孙大娘又让李诸提了一瓦罐的粥,交待老头子看好家,过李诸厢房内看邓氏的情况及小孩子的情况。顺便看看有什么可以帮忙的。
李诸带了孙大娘进得房来,李家的其他人都不知道,因为李诸的小厢房前有一桃树,遮了一下,且厢房在靠近门的右边,离门近,整个厢房有点像大户人家的门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