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易的到来,让锦绣第一次感觉到了温暖,锦绣年岁尚小,不需避讳什么,因而文易三五天就会过来一趟,同她说话聊天。一来二去,生疏了好些年的舅甥两人立马熟络起来。
锦绣也看得出,文易对自己的好半天没有掺假,甚至将对文姨娘的愧疚与眷恋全都转移到她身上,心下感动不已。
文姨娘生平最关心的就是这个弟弟,她既然做了文姨娘的女儿,自然要为她做些什么。文家祖上也是耕读世家,可惜家道中落,到文易这一辈家中只剩姐弟二人。文易常年生活困苦,身子也比别人瘦弱。锦绣虽不是大夫,可是她有灵泉,不动声色地为文易调养,没过多久文易便于常人无异。
文易既是皇上钦典的状元,度过了半月有余的闲暇期,就去了吏部任职。又因为处事沉稳,极得圣心,两年后被调往江南扬州。
文易担心锦绣,临行前多有叮嘱,又托付给友人帮忙照看。第二年,皇帝突然驾崩,新帝年十七而即位。朝堂上如何风云变换锦绣不知,不过文易在地方功绩甚佳,并没有被波及。此后几经升迁,官至正三品上州刺史。
文易每年都会给锦绣寄来许多东西,衣食银两,从来都不缺。上次,更是以递消息为名送来两个丫鬟至叶府,也就是锦绣身边的知夏与知秋。
自从文易做了官,锦绣在府里的待遇有了质的飞跃。最明显的,老夫人时不时地会送些东西过来,李氏三五天会让她去请安,例行训诫几句。对李氏,锦绣的态度一直不变,既然扳不倒,那就敷衍一下,装聋作哑就好了,况且李氏忙着准备叶锦华进宫一事,也没多少时间折腾锦绣。
有个做了官的舅舅,连身价都不一样了。所以送来文易借机送来两个丫鬟一事,府里并没有多少人议论。
有了知夏和知秋,锦绣做事也方便许多。府里的三个巨头,数老夫人最容易讨好,锦绣其他不行,唯有厨艺称得上非凡,在知夏两人帮忙下,几次下来就得了老夫人欢心,还讨了允许,在自己院子里开小厨房。
有吃有房,日子过得优哉游哉,老夫人看在文易的面子上也愿意护着锦绣,要是不用时不时地面对李氏那张菩萨脸,就更好了。可惜啊,好日子也没能持续多久,老夫人年纪大了,身体不怎么好,三年前就去世了。
叶启文请了丁忧的折子,带着子女四人去老家服丧。服丧期间,饮食清淡不说,行为举止也有很多制约,这样的日子过得无趣,可在锦绣看来最舒心不过了。更甚者,一年孝期过后,锦绣还自请为老夫人守孝三年。
这当然是不合礼节的,不过叶启文觉得,锦绣是因为同老夫人感情深厚,才提出这样的要求,便允许锦绣在老家再留两年,为老夫人诵经祈福。三年既满,锦绣如今已过十四,一月前才随叶启文、叶瑾轩一道回了京城。
☆、第3章 截信
京城的土地说是寸土寸金也不为过,叶府正如绝大多数的宅子一样,占地并不大。不过几代的积淀,内里修的精美异常,既有北方楼阁的大气,又有江南林园的婉转。
每日清晨,便是叶府最忙碌的时候,修剪花草的,买卖食材的,来来往往,都从西边角门口进出。也只有这个时候,进出最为方便。
钱妈妈从小厮手里拿过信封,随手赏了几两银子,喜得那小厮抓耳挠腮,好话说个不停。要是平时,钱妈妈还好听他奉承几句,只是眼下夫人正在候着,等不得。
交代了几句,钱妈妈就转身走了,待走到西厢房那边,忽然撇到一个小丫鬟面色有异地疾步走着。钱妈妈这么多年也不是白混的,当下就叫住了那丫鬟,见她转身,立马认出了这是厨房采买的小丫头。
“往哪儿去呢?”钱妈妈问道。
柳枝袖子里捏着东西,手心里渗出了汗,滑腻腻的。这路确实不是往厨房的,便站在那里不知道怎么回话。
钱妈妈见状不对,几步上前,抓着柳枝的手一抖,就看到几张轻飘飘的纸抖了出来。厉声问道,“胆子不小,这东西谁递给你的,私通信件你是不要命了吗?”
钱妈妈不识字,可是柳枝不知道啊,两腿哆嗦,怕的要死,偏偏手还被抓的生疼。
这位可是夫人身边的第一人,谁都知道夫人素来不喜欢三姑娘,她真是没银子迷了眼睛,怎么会应下这样的事。还没等钱妈妈使上手段,自个儿就全招了,只盼着钱妈妈看自己识相的份上能把她摘出去。
柳枝眼睛一闭,就哭道,“钱妈妈,我说,我说。这是今儿早上赵家公子身边的小厮递给我的,让我务必交到三姑娘手上。我只是个跑腿的,什么都不知道啊,钱妈妈,您饶了我吧,我真的不敢了。”
钱妈妈盯着柳枝,目光森然,“确定是赵家公子的小厮,最好别给我打马虎眼,一个不小心就是个私相授受的名声,你个小丫鬟可担不起。”
“确定是赵家的小厮,那人我认识,以前是住在同村里的还说过好几次话,我也是看在同村的份上才帮他一把的,真不知道什么啊。”
钱妈妈捡起信纸,也不欲多做纠缠,冷声道,“好了,这事就到此为止,你也没看到什么信,听到了吗?”
“是,是。”柳枝连连点头。
“还不给我滚回去,这次就算了,下次要是再犯,看我不打断你的腿!”
柳枝识相地滚了。她这种小人物,哪个不是在夹缝中生存,若不是为了几个钱,谁愿意做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捏了捏荷包里的二两银子,柳枝心中大定。总之,银子还在手上,至于那信,反正三姑娘又不知道,管他呢。
抖了抖腿,一溜身就跑不见了,哪里看得出刚才的唯唯诺诺。
那边钱妈妈拿着两封信,三两步就走回了正院。天边日头才起,时辰尚早,可是正房的丫鬟婆子都在忙碌,来来往往,不曾歇息。大户人家,规矩极多,就是当家主母,也没有偷懒睡觉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