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赛题目:以身边的亲人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体裁不限(诗歌不限制字数)。
居然可以写诗。
嗯,这是竞赛,如果有人诗歌写得好,也是可以的。
唐明耀看了题目之后,有点无语。
这个年代的应试作文,主题不是写理想就是写亲人,要么就是写信念,千篇一律,没什么意思。
不像二十年后,中学生作文已经无限向公务员考试靠拢了,考题要么是分析社会现象,要么是解决实际问题,很多跟申论、行测的性质差不多,那才是培养人才的正确方向。
现在这些,除了培养学生假大空的瞎扯能力,还有什么用处。
眼前这作文竞赛,也没有跳出应试作文的窠臼。
只是,无语归无语,该写还得写。
唐明耀琢磨了一下身边几个亲人,弟弟没什么写头,父亲……常年在外的父亲,好像也没什么写头……那就只好写母亲了。
听说这次竞赛是初中三个年级合在一起比赛的,为了能在全省几百万学生中脱颖而出,唐明耀觉得这种题材的作文,一定不能按部就班的写。
不然阅卷老师一看,啥玩意儿,跟前面几百个人写得差不多,扔掉。
直接被埋没。
除非文笔非常优美,或者笔锋异常锋锐、老辣,才能比较稳妥的突围。
所以别出心裁很重要。
第一,不要歌颂母亲。
光这一点,就可以与95%的参赛作文,做出区分。
剩下的5%里面,有1/3会瞎几把写,还有1/3不符合社(防)会(和)主(谐)义核心价值观,淘汰之后,就没几个了,竞争压力要小很多。
第二,要正能量。
不歌颂,不代表可以抱怨、贬低、咒骂,也就是上面说的,一定要符合社(防)会(和)主(谐)义价值观,毕竟这是教育部门组织的竞赛,观念错误,是不可能通过的。
确定好两个基本点,唐明耀开始构思大纲,几分钟后,正式动笔。
题目:小时候你牵着我,长大后我拉着你
正文第一段写:
我的母亲是个地道的农村妇女,胆子小,性格自卑。她从小是家里的老大,可是外婆经常会搞混她和舅舅之间的排行,曾不止一次对她说,舅舅才是老大。实际上,舅舅比她小了两岁。这是她自卑了半辈子的心理根源,源于她的母亲扎根于灵魂深处的重男轻女思想。
唐明耀顺着话题往下写,开篇分析母亲自卑的原因,接着写母亲虽然自卑,但是很勤劳,抚养自己也很尽责,是一个合格的母亲。
然后再写社会变化太快,母亲有点跟不上时代了,进城之后,自我生存比较吃力。
最后写自己已经长大了,是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已经可以担负起生活的重任,还帮助母亲在城市站稳了脚跟,之后还会一路拉扯着母亲,面对困难,走向更美好的生活。
全文结束。
写完之后回头看一遍,好羞耻,中学生作文太煽情了。
不过整体还是比较满意的,这个开篇,这个立意,要是初赛都不能过,他就当众表演吃……吃饭。
比赛结束,距离结果出来还有一个星期,唐明耀把这事放到脑后,继续给自己小说存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