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安目送百里溪离开,心里有些不爽。
啥玩意。
不愿在赵国做官?
若不是刷礼贤下士的声望,赵安非得把这老家伙五花大绑,看他愿不愿意留在赵国做官。
赵安是求贤若渴,当年周公的心情,此刻就体会到了。
有才干的人是不计其数,然而在春秋战国,想要找到符合口味的大贤还是太难了。难得有人以武兴国的看法与他一致。
当然了,赵安也不在意,一个人才也改变不了大局,走了就走了,纠结过多也没有益处。
这时,赵安转头看窗外,只见阳光明媚,天色尚早。
赵安想了想,决定去丞相府一趟。拜访戴丞相,是轻车熟路,到了丞相府邸,和丞相高坐堂上,诉说了百里溪之事。
“殿下,百里溪大贤,没留住他真是可惜了。”戴丞相听到赵安百里溪,大为惋惜。
“无妨。”赵安笑了笑,并不介怀。
戴丞相轻叹了一口气:“殿下啊,百里溪此人才华横溢,有惊人见识。他曾和人一起向秦公献策,建议秦国先安西陲之地,再扼山川之险恶,居高临下,窥视中原,秦国依照他的计策,灭了西羌,此后便占据天下地利,苦心经营数十年,才有如今面貌。”
赵安一愣,若有所思,倒是不知道这件事,随即笑了笑:“你这么一说,秦国强大倒成了他的功劳了,他现在为何如此落魄?”
戴丞相有些佩服道:“西陲安定后,秦国野心膨胀,时常进兵中原,和楚国魏国交锋。百里溪有献策之功,却选择了隐退。这是微臣钦佩他的地方。急流勇退,之知机。”
赵安点了点头,有些明白了。
列国争战,胜负难以预料,战败后毁家灭族的事情,再正常不过了。在功成之事,选择隐退,留有颜面,就是很明智的选择。
得知百里溪的来历,赵安更不想留他了,若百里溪为赵国上卿,秦国会怎么想?赵安暂时不想得罪秦国。
不过大贤不可求,这是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