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抬龙棺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一百八十九章:宝藏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来这庙还说不是找宝藏?”张辣子一脸的不相信:“不是找宝藏,跑来这破庙里面露营啊?”

我们几个人对视一眼,都看到对方眼里的疑惑。

我也踢了张辣子一脚:“我说了不是就不是,信不信随你,反正你把你知道的都说出来,什么宝藏也好,凡是你知道的都要说,要是让我们发现你有什么隐瞒的,下场你自己明白。”

张辣子这才想起自己的处境,连忙拼命点头:“我知道我知道,我全都说,我以为你们也是来这里找宝藏的,看你们人这么多,怕我抢不过你们,所以偷偷跟着你们想要找机会先找到宝藏来着。”

“到底是什么宝藏?我们怎么不知道这里有什么宝藏?这里不是九天玄女庙么?哪里来的宝藏。”

“你们这都不知道啊。”张辣子开口道:“难道你们来之前没打听过?当年湘军的宝藏啊。”

“湘军的宝藏?”我又糊涂了,于是开口道:“你继续说,凡事你知道的都说出来。”

张辣子连忙竹筒倒豆子一般说出了一大串来。

原来这件事,还得追溯到当年,清朝末年的时代。

清朝末年中原纷乱不休,太平天国起义席卷全国,1853年太平天国定都南京,改名为天京。

太平天国在崛起过程之中,在神州大地上一路烧杀掳掠,也不知道收敛了多少财富,而且在定都南京之后,便颁布了“圣库”这一条规矩。

这一条规矩,要求所有太平天国的军民,都不得私自藏有财物,必须全部上交,“圣库”就相当于现在的国库。为了能使这个制度很好地执行下去,太平天国制定了很严格的纪律。凡是私藏银子超过五两的,就会治罪,甚至会被处以死刑。

那么“圣库”到底藏了多少财宝呢?关于它的数额,曾混入天京城的清军奸细张继庚在给清军江南大营统帅向荣的信中说,太平军占领南京时,运了大量的白银藏在“圣库”里,一共是一千八百余万两,但几个月后,就只剩八百多万两了。而在相关的一些历史文献里,也提到过张继庚所说的“圣库”。

1864年,被湘军围困多年的天京终告失陷,太平天国灭亡。曾国荃带领湘军在天京城内如狼似虎般逐街逐巷地杀掠洗劫,其搜查的重点目标就是天王府和遍布城内的几百处王府及其他官员宅第。

可湘军虽然用各种方法捞尽了南京地面的所有浮财,但却始终没有发现太平天国的所谓“圣库”和传说中天王府藏宝。为此,发了狂的湘军在城内到处拆房、挖穴、掘塘,不惜掘地三尺,搜寻太平天国的“金库”窖藏,曾国荃还下令放火烧了洪秀全的天王府宫殿。

为了查出太平天国藏宝的确切位置,曾国荃曾严审熟知天国内情的忠王李秀成:“城中窖内金银能指出数处否?”但李秀成却淡淡地回答“国库无存银米”、“家内无存金银”。

后来曾国荃又亲自提审了原太平天国负责掌管内务的梦王董金泉,希望从他嘴里能知道一些藏宝的消息,但坚贞不屈的梦王在严刑逼供下虽几乎变成血人,也没有透露出半点有关财宝下落的消息。无奈,曾国藩最后只得奏报朝廷说,除发现二方“伪玉玺”和一方“金印”外,洪秀全天王府的窖金,一无所获。中外纷传的所谓太平天国藏宝之说不过是传闻。

这是历史上关于太平天国宝藏的说法。

但是历史上的很多事情,都未曾记载在历史书上,而是被淹没在历史的潮流中。

当年无数湘军在天京城内挖地三尺,寻找圣库。

其中有一只湘军,就是来自龙山县。

那支湘军在搜查的过程中,抓到了一个人,那个人乃是忠王李秀成之前的一名心腹亲信,在城破之后偷偷潜逃,却没能逃脱,被人抓住。

当时军士们在他的身上搜出了整整一大包的银子,而且全部都是印有“圣库”官印的银子。

军士们马上就意识到,自己可能抓到了一个很重要的线索。

经过一番审讯,那李秀成的亲信招出,“圣库”其实不止一处,而是分为十多处,每处都规模不同,分别由当时太平天国的十多名骨干成员分别掌控位置,就是怕一朝战败,全盘皆输。

而李秀成身为忠王,太平天国的前几把手之一,自然也掌控了一处“圣库”。

这名亲信,就曾经秘密随着李秀成一同巡视过,因此知道一处“圣库”的位置。

有句话说得好,叫做人不为己天诛地灭,湘军虽然作战勇猛,但是也不都是忠心不二毫无私欲,尤其是这群湘军都是来自龙山,其中有不少少数民族的军人,属于独立的一支派系。

当时在湘军里面,这种派系很多,明争暗斗也不少。

于是掌握了一处“圣库”位置的湘军们,并没有把这个消息上报,而是选择了私吞。

他们将那处“圣库”找了出来,并且将里面的金银全都搬了出来,为了避免被发现,他们将这些金银交给那些在战争中残疾,将要被遣回龙山的同僚手中,让他们送回龙山,找个地方藏起来,等之后回乡,再取出金银来分。

这,就是张辣子口中,湘军的宝藏。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