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倚天]名门正派不易做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3节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倚天]名门正派不易做作者:生煎包大战小笼包

第3节

刘福通此时已收拢的民夫,他本人粗通武艺一眼便知莫声谷怀中之人怕是撑不了多久,见莫声谷神色惊惶便道:“莫七侠,还是尽快将令侄送回武当请张真人出手。”又将自方东白手下元兵手中夺来的一匹快马牵到莫声谷面前。

“正是!”莫声谷由刘福通一声提醒当即醒过神来,也不与他客套抱起宋青书便上翻身上马。

“宋大哥!”莫声谷刚想走,人群中又忽然传来一声高呼。不一会便有一名看起来才五六岁的男童挤进人群,拉着莫声谷的裤脚道:“你是不是武当的人?带我上武当山,宋大哥吩咐我带句话给武当宋远桥大侠!”来人正是叶轻泉,他原想看清楚究竟是谁要害宋青书便是救不了他的宋大哥至少也该让宋大哥的师门知道仇人是谁,后来见莫声谷出现救人便连忙冲了过来。

“什么话?”莫声谷面色一变,将叶轻泉整个人都拎了起来。

叶轻泉毫无惧色拔出匕首抵在自己的咽喉,高声道:“带我去武当见宋远桥大侠!没见到宋大侠之前我什么都不会说!”

莫声谷眉间一动眼底掠过一丝激赏之色,甩手将他扔在身后的马背上,低叱一声策马向武当山奔去。

作者有话要说:

宋青书的作弊器:摧心掌、太极剑。总算写到他开金手指了,呼呼,我容易么我!tt

青书:导演这就是你开拍前答应的金手指?我中那么多剑,喝口水全身都漏啊!我要罢演!

导演:少废话!高成本才能拍大片,低成本只能小制作懂么?再jjww信不信我虐你身虐你心来刷收藏?

青书:tt

第16章轻生死重师门

莫声谷心知师侄之伤只在旦夕之间,宋青书是宋远桥独生爱子,初出江湖就受了这样重的伤,万一有个三长两短他又有何颜面见宋远桥?心中打定主意若是宋青书有所不测,他必以死谢罪。这一路上他一边以内力护住宋青书心脉一边又日夜不休地策马狂奔,竟只用七日便回了武当山。而一直跟着他的叶轻泉虽年纪幼小却也生性坚忍,哪怕累到吃着东西都会睡着也不曾听他抱怨一句。

武当山上宋远桥正领着俞莲舟招待太原王家王老爷子亲自派来长孙王务观。王务观向宋远桥、俞莲舟见礼之后便送上了一只木匣与一封书信,道:“这是宋兄弟托大都威远镖局送至我们王家,原本是要交到莫七侠手上,只是当时莫七侠另有要事不在王家,爷爷便令我亲自送上武当。”

“让老爷子费心了!”宋远桥闻言不禁暗中生疑,莫声谷与宋青书此行只为贺寿,何以又去了大都?而且听王务观所言,七弟还与青书分头行事,青书初出江湖没有经验此事更是大为不妥。他心中疑窦丛生一时竟也不知道该从何处问起,故而只接过那只木匣又展开书信,只见书信上只简单地写道:“黑玉断续膏,此事三叔悉知。用药前当先行试验,慎之!慎之!”见此书信宋远桥更是如丈二金刚摸不着头脑,只将书信递给俞莲舟向王务观询问道:“这么说来,青书如今是在大都?”

王务观面色尴尬地一笑,原本莫声谷前往永年送信前将宋青书托付给了王家,王家就有责任将宋青书看顾好。只是谁又能料到一个才十五岁的少年,能将留书出走的事干地那么漂亮呢?王家在太原一地也算得上是人面广人头熟,可宋青书一出王家大门就好似游鱼入海再无半点音讯,直至他托威远镖局送来这只木匣和这封书信,王家才能确定他是去了大都。此事说来真是惭愧!王务观尚未来得及回答,只听门外忽然传来一声痛呼:“大哥!”宋远桥与俞莲舟顿时认出此声正是莫声谷,当下一同抢出门外齐声问道:“是七弟吗?”

“是我!”莫声谷急忙应声,满面尘土混着汗水看起来狼狈不堪竟如乞丐一般,他双臂中抱着一个昏迷的少年抢上前哽咽道,“青书、青书快不行了……快去请师父!”接连七日的不眠不休,忧心宋青书的生死、一路上以内力护住他的一口真气又耗损甚重,莫声谷撑到此时终是无以为继,他身体微微一晃,竟也昏厥了过去。

宋远桥与俞莲舟老于江湖,俱知莫声谷昏厥只因疲累过甚,而宋青书却是命在旦夕。宋远桥当下伸手自莫声谷臂中抱出爱子,只见他面色死白呼吸微弱,只剩下游丝般的一口气不禁心中大恸。而俞莲舟更是当机立断,无暇多看昏厥的两人的一眼,即刻运起轻功冲向后殿去请师父。

闻讯而至的张三丰见最为得意的徒孙竟伤成这样也是诧异不已,只是此时也顾不上多问什么,当下接过俞莲舟取来的白虎夺命丹强塞进宋青书咽喉,又伸出右掌抵住他的背心,苦练了近九十载的“纯阳无极功”浑厚内力便源源不断地注入宋青书体内,慢慢以真气通走三关鼓荡丹田,将他体内因受伤而淤滞的血脉梳理畅通。一炷香后,宋青书的面色渐渐回转。

“青书!青书!”宋远桥急忙上前喊他。

宋青书睫毛微颤,慢慢睁开双眼然神智未复竟认不出人也说不出话,只是唇齿微动低低呻吟了一声,便再度晕厥了过去。

“青书!”宋远桥赶忙伸手抱住他,抬头望住张三丰。“师父,这……”

张三丰神色沉凝,方才他替宋青书运功时已发觉宋青书的丹田衰弱且已显枯竭之势,片刻之后他慢慢道:“远桥,青书气海受损,你当有所准备。”宋远桥惊骇不已,一时竟说不出话来。武当功法,讲究的是身与气合气与神合。从来习武之人修习的内功存于丹田之中,内功愈深则丹田之气愈满,如今宋青书气海受损就好比一个储气的袋子底下被戳了个破洞,将来他的内功修为便难有寸进。

众人正震惊于宋青书的伤重,叶轻泉终于由冯默之慢慢带着气喘吁吁地爬上了武当山,他见众人一个个围着宋青书愁眉不展,当下甩脱冯默之一边拼命挤进人群一边高声问道:“宋大哥如何了?”

冯默之急忙上前一步向张三丰与武当四侠行礼道:“见过太师父、大师伯、师父、师叔。”

冯默之是俞莲舟名下弟子,俞莲舟当下问道:“默之,这孩子是?”

“这孩子是我带回来的!”莫声谷此时也已转醒自内堂走了出来,他指着宋远桥向叶轻泉道,“这便是你要找的宋远桥大侠,青书要你带什么话,你可以说了。”

叶轻泉摇摇宋青书见他仍没有转醒的意思,不禁满脸失望地起身上下打量了宋远桥一番,问道:“你真是宋远桥宋大侠?你没骗我?”

“青书是我的孩儿,我怎会骗你?”面对这个孩童的怀疑和防备宋远桥不禁有些哭笑不得,只是想到宋青书这些年勤学苦练日日不辍,将来却注定了是个废人,不禁悲从中来眼眶也微微湿润。

父子之情,如何作伪?叶轻泉见宋远桥悲痛当下便信了他,言道:“宋大哥要我告诉你:保定泰和客栈天字三号房西侧第八块砖后,三叔之药,要紧要紧!”六岁男童的声音,清亮而尖锐,说到“要紧要紧”四字时更是凄厉异常,只听得武当上下一片难耐的沉默。

待宋青书重伤初愈已是数月之后,彼时连他的三叔俞岱岩也能拄杖而行了。张三丰亲自查过他的情况,断言一年之内俞岱岩当能行动如常,日后多下苦功一身武艺也能慢慢恢复。

武当上下素来俭朴凡事都要求门下弟子亲力亲为,俞岱岩常年卧床才分拨了两个道童服侍,其余人等便是宋远桥这个代掌门身边也只有明湛一人,做的还多是协助宋远桥整理道门庶务典籍等杂事。这一次宋青书重伤,宋远桥一直陪在爱子身边衣不解带地照顾了十来日,待确定宋青书再无性命之忧时门中积压的事务也已不能再拖延,只得拨了明湛代替他来照顾宋青书。明湛与宋青书相识多年感情又好倒也并无不乐,喂宋青书喝过药又架不住宋青书软磨硬泡允他出去走走。宋青书在床上躺了几个月骨头都僵了,如今在明湛的搀扶下第一次走出斋室望见天边的日头呼吸到斋室外的空气只觉心旷神怡,当下狠吸一口气,叹道:“再世为人!”明湛冷眼旁观宋青书这几日卧床好似卧在荆棘之上,深觉该说“刑满释放”才是!宋青书并未在意明湛面上的诡异之色,兴致勃勃地问起了俞岱岩如今的情况,听明湛言道俞岱岩今日比昨日又多走了一个时辰,更是心中慰藉连声道:“这就好!这就好!总算没白跑这一趟!”

明湛照顾宋青书也有些时日了,甚至当初宋青书转醒也是他守在身边并代为通知武当上下。这些时日以来他见惯听惯了宋青书忧心俞岱岩、忧心莫声谷、忧心叶轻泉,于他自己却从不多问一句,忍到今时今日,明湛终是忍无可忍开口问道:“宋师兄,你自己的伤如何你便毫不关心?”

宋青书被明湛问地只是一愣,想也未想地反问道:“我这不是没死吗?”去汝阳王府盗药他当然知道危机四伏生死一线,因此在拿到黑玉断续膏之后便将一匣黑玉断续膏分装两匣,在摆脱范遥之后就将其中一匣交由威远镖局送至太原王家,而他自己则拿了另一匣吸引汝阳王府中人的注意。汝阳王府高手如云,便是在上一世他成年之后都不是对手更何况是现在,在逃亡路上丢掉性命是意料中事,能捡回一条小命才是福大命大。如今能活着回到武当又手脚俱全,还有什么好问的?该给真武大帝上三柱清香谢他庇佑才是!

明湛斜了他一眼心道:没死却被废了日后武功修为也好?他这些时日日日照顾宋青书,张三丰与武当诸侠的谈话不可能尽数避开他,更何况时日一久,宋青书内功停滞不前,武当上下都会知道他气海已损之事,也实无隐瞒的必要。只是该如何告诉宋青书这一噩耗,武当上下此时却都暂无头绪。明湛蠕动了两下嘴唇方喃喃道:“你受了那么重的伤……”

“那有什么要紧?”宋青书哑然失笑,仿佛全不明白明湛竟会将受伤这点小事放在心上,当下满不在乎地打断他。“拿回黑玉断续膏治好三叔之伤,三叔高兴、太师父高兴、爹爹高兴,武当上下都高兴。我有什么要紧的!”在宋青书心中他重生一世,这条命便好似白捡的一般。上一世自私自利辜负师门多年苦心栽培又连累害死了爹爹,这一世便该痛改前非赎己之罪,若是再为了自保而舍师门,那他还算是个人吗?

明湛心头倏然一落,隐隐觉得宋青书这句话听来竟有些不是滋味,可究竟是哪里听来让他心头不爽一时又分辨不出来,只觉心中五味陈杂难以言说。

第二日喝过药的宋青书自觉行走已无需明湛搀扶当下兴冲冲地要去看望俞岱岩,明湛却冷着脸阻止了他道:“太师父、师父和几位师叔如今都在紫霄殿内,令你速速前去回话。”

宋青书闻言只喜滋滋地道:“三叔也在?他如今已有精力过问门下事务?好!好!黑玉断续膏果然名不虚传!”

明湛思及宋远桥下令予他时的脸色,只一脸木然地转过头去,此时此刻他只想送给宋青书七个字:死、到、临、头、犹、不、知!

第17章武当掌门的就职要求

宋青书很快就知道这个“死”字该怎么写,刚进入紫霄殿就见到太师父、爹爹以及几位师叔都沉着脸虎视眈眈地望着他,看神情半点都不像是为他的痊愈感到欣喜。宋青书惴惴不安地上前见过礼,宋远桥便用力一拍案几高喝道:“跪下!”

宋青书面色发白心头乱跳急忙跪下,迅速思索着自己究竟犯了什么过错。

同样在一旁坐的殷梨亭赔着笑打圆场:“大哥,青书也是一片孝心!”

“糊涂!”这回开口说话的却是张三丰,“大的糊涂小的更糊涂!”

这话一出连俞岱岩也坐不住了,他四肢的筋骨愈合不久行动不便,故而只是让身边服侍的道童扶着站起身羞惭道:“是徒儿想岔了,原该早将黑玉断续膏之事告知师父。”

张三丰如何不知俞岱岩原先不让宋青书说出黑玉断续膏之事的原因全是为了师门着想。俞岱岩隐忍不言是因为孝义,宋青书奋不顾身一样是为了孝义。俞岱岩无辜在病榻上躺了十余年,如今能恢复是幸事,只是这个徒孙却实在有些可惜了。宋远桥与俞莲舟对宋青书寄予厚望意属他当武当第三代掌门,张三丰又何尝不是如此。重然诺轻生死方是男儿本色,宋青书信守对俞岱岩的誓言,情愿自己甘冒奇险前去汝阳王府盗药,这样有情有义有勇的徒孙他又怎会不喜?只是张三丰却也更明白要当好武当掌门,仅仅只有这些还是不够,更何况他如今的伤势……想到这,张三丰不由无奈叹息,转口向宋青书问道:“青书,去汝阳王府盗药之事你是否早有决定?”

宋青书摇摇头,小心翼翼地道:“是这次去太原为王老爷子贺寿正巧遇上白莲教起义,孩儿当时心想汝阳王察罕特穆尔必会有所行动,所以才临时起意去大都碰碰运气。”

宋远桥冷哼一声道:“你的运气自是大得很了!”

宋青书顿时闭口不言,只惶恐地看着宋远桥。

“且将盗药之事一一道来,若有半句虚言……”宋远桥刻意隐了后面半句不提,但其中的威胁之意却是更令宋青书心惊肉跳。

宋青书再不敢怠慢,将自己如何去的大都、如何潜入王府、如何绑了邵敏郡主、如何拿到黑玉断续膏最后又如何一路伪装隐藏身份甩掉追兵的事来了个竹筒倒豆子,唯二有所隐瞒的一是在赵敏面前假称“张无忌”、二是他曾以摧心掌、太极剑御敌。“叶轻泉母亲临终所托孩儿实不忍置之不理,只是当时孩儿亦被王府鹰犬追杀不知能保他几日,只得将武当长拳传授予他以为自保。擅做主张将本门武学传授他人,孩儿甘令罪责。”宋青书最后说道,他这次盗药当真是一波三折智计迭出,若是写成评书也能说上好几折,听得武当上下又惊又喜,惊的是汝阳王府竟是如此藏龙卧虎深不可测,喜的是宋青书这个武当弟子不但武功了得聪明机变,更加大仁大义一诺千金没给武当丢脸。张三丰更是暗中欢喜,江湖上为了一句“义之所在万死不辞”的英雄好汉不知凡几,这些人最受人敬重可也往往死地最快。要当好武当掌门有情有义有勇还不够,更重要是要有谋!这一点,他七个弟子没一个能做到,可如今看来他这个徒孙却是极有资质。当然,最重要的还要看他的品性!

叶轻泉悟性极佳又有胆色,才丁点大一套武当长拳已打地有模有样,张松溪极喜之已将其收入门下,当下道:“义所应为之事,青书你没有做错!”

叶轻泉之事轻易了结,但擅自潜入汝阳王府盗药之事仍无定论。张三丰不做声、宋远桥正吃惊于自己如何教养出了这样一个“狡诈”的儿子、其余武当诸侠更加不敢多言,紫霄殿内此时竟是一片寂静。宋青书愈发惶恐,想了想又小声道:“如今义军之势席卷天下,汝阳王身为太尉必将疲于奔命,盗药之事他定是顾不上了。”

“便是打上门来又如何?难道我武当上下还怕了他们不成?”莫声谷用力一拍座椅扶手恨声道,“三哥就是顾虑太多!若是早将此时告知我等,不用青书我自去王府为三哥取药,也不至连累青书受此重伤!”

“七叔,此事与三叔无关,一切都是我自作主张。”宋青书连忙道,“只是当时的情况着实是机不可失,我也是顺势而动,所以、所以……”他抬头偷觑了宋远桥一眼,见爹爹的面色仍旧阴沉无比犹如扣了一口黑锅,不禁下意识地咽了口唾沫心头愈发慌乱。“三叔的伤终于痊愈,我也安然无恙,这不是很好吗?”

宋青书如此委屈讨饶的表情,纵是张三丰与武当诸侠都是心事重重此时也不禁哑然失笑。一直以来宋青书从来都是君子端方温良如玉的模样,不意也有孩子气的一面。况且说到底,青书这件事的确做地漂亮该赏并非该罚。宋远桥勉强板住脸孔,只道:“此事权且记下,待你痊愈之后再好好与你分说!退下!”

宋青书登时松了口气落花流水地退出了紫霄殿,心中打定主意日后好好表现哄爹爹高兴,好让他尽快忘了这件事。

宋青书刚一离开,原本紫霄殿内松快的氛围又凝滞起来。俞岱岩由道童搀扶着艰难地走到宋远桥面前,双膝一沉重重地落在地上。“大哥,是我连累了青书!”

宋远桥大吃一惊,急忙将俞岱岩扶起。“三弟,你这是何必?你我情同手足,又是青书的三叔,他这么做本是分内之事。至于青书……青书行事如此鲁莽冲动,今日伤了气海已是大幸。若非有此教训,只怕他日行走江湖早晚闯出大祸,累我白发人送黑发人。如今这般,也算是塞翁失马。”

武当上下如何不知宋远桥这般说辞不过是聊以慰藉,只是事已至此也不能强求。道家修为从来讲求道法自然顺应天时,宋青书的武艺日后再不能精进,武当上下虽觉大恨却也不会过于耿耿于怀。张三丰上前拍拍宋远桥又看看俞岱岩,终是道:“此事,等青书痊愈再寻时机与他慢慢分说。”

哄宋远桥的事宋青书自上一世起便做熟做惯,那时他犯了什么小过错只需好生表现用心练武再巧言两句哄地宋远桥开怀一笑宋远桥便不忍再行罚他。可这一次宋远桥竟不等宋青书有机会开口做声,一回到自己的斋堂见了宋青书便冷着脸令明湛去取藤条来。

宋青书吓地魂飞魄散,噗咚一声便跪在地上抱着宋远桥的腿道:“爹爹,孩儿知错了!以后再不敢了!”

站在一旁的明湛不知所措地看看宋青书,宋青书正悄悄向他摇头;再望望宋远桥,宋远桥心如铁石。明湛艰难地扯起一抹笑容,言道:“师父,宋师兄亲手泡了茶……”

“还不快去!”宋远桥大吼一声,那眼神几乎要生吃了他。

明湛很没义气地忽视了宋青书哀求的眼神,连滚带爬地去拿藤条。

好在宋远桥虽对宋青书不自量力擅闯汝阳王府盗药的事大为恼火,毕竟也怜惜爱子这么做纯粹是为了一片孝心又重伤在身,因而这打在掌心的藤条只有第一下才是真正用了力的,之后的两下只是凑数。

“爹爹,我知错了,以后再不敢擅自行动。”宋青书并不敢起身,只小心翼翼地扯扯宋远桥的衣袍。

宋远桥冷哼一声扯回自己的衣袍,以目示意桌上摆着的那盏茶。

宋青书急忙将亲手泡的茶端给宋远桥,又柔声道:“爹爹,孩儿知错啦!”

宋远桥惬意地饮了一口,许久方道:“起来吧!”片刻后又好似想到了什么忽然问道,“青书,汝阳王的邵敏郡主与你相处三日,虽说是情非得已可毕竟男女有别,你们之间可有逾礼之处?”今日在紫霄殿内宋青书对此节只一语带过,但宋远桥毕竟是为人父的,总不免多想一些。

刚站起身的宋青书闻言差点又跪了回去,他镇定了一下神色矢口否认:“当然没有!”武当对犯“淫邪不轨”门规的弟子极为严苛,在上一世七叔见他偷窥峨嵋周芷若寝居便要杀他清理门户,这一世宋青书如何敢再犯。然而长久以来武当上下除宋远桥有婚配外其余人等皆无伴侣,在上一世莫声谷终其一生都不曾明了男女之情究竟是何滋味,又如何能体会宋青书当时对周芷若热炭般的心思,当真是魂牵梦萦身不由己。那日无意中撞见周芷若在寝居内更衣,宋青书手足无措如遭雷击,还来不及有所反应就被莫声谷撞破。直至后来他流落江湖由陈友谅引着去青楼见识,这才明白当时他在屏风外见到的那个朦胧身影对真正的“淫邪不轨”来说根本算不得什么。顿了顿又故做鄙薄地大力诋毁赵敏,“那邵敏郡主当真异人也!生得面黄齿黑、目细如针、双耳招风、膘肥体壮又满身羊骚味,爹爹与其担心孩儿对她逾礼,还不如担心她对孩儿逾礼!”

宋远桥呛咳一声,急忙端起茶碗掩饰住将要泄出的笑意。

“爹爹笑了,那也是孩儿之功!”宋青书嬉笑着道。

“巧言令色!”宋远桥板着脸道。

“孩儿是彩衣娱亲!”宋青书却是洋洋自得。

宋远桥轻叹了口气,随手拿起明湛与藤条一同送来的创伤药给宋青书上药。“你三叔之伤所需伤药竟在汝阳王府,只怕你三叔受伤之事与汝阳王府脱不了干系。”

经宋远桥提醒宋青书也想起了一事,当下肃然道:“爹爹,这次孩儿在汝阳王府见到一个高手,他的左颊上生着颗大黑痣王府中人称他为三先生。孩儿曾与其弟子交手,所用武功正是大力金刚指!”

宋远桥神色微动,叹道:“意料之中!青书,黑玉断续膏之事你仍不愿说出究竟是谁告诉你的吗?”

“孩儿曾对那人立下誓言……”宋青书低着头轻声道。

“无妨,”宋远桥轻笑着拍拍宋青书的肩头,他也不过是随意一问不曾期待能从独子口中问出真相。宋远桥当武当代掌门也有多年老于世故,自然明了此人对武当是善非恶,若是存心挑起武当与朝廷的争端也不会将黑玉断续膏之事告之一介孩童。“君子重诺,青书你不必心存愧疚。除了黑玉断续膏之事他可曾说过其他?”

“他说要小心朝廷!”宋青书见宋远桥不再追问他如何得知黑玉断续膏之事,自然乐意尽可能多的将上一世他所知的事借那位“神秘人”之口警示宋远桥。“这次我随七叔去太原贺寿一样有朝廷中人打着明教的旗号行刺,若是当时王老爷子中计便会与明教生仇。同样的,若是三叔之伤我武当认定是少林所为与少林不死不休,其余四大派固然是渔翁得利,但终究不如朝廷所得土地钱粮。更何况如今义军四起,若是少了武林中人的协助,朝廷剿灭义军阵前斩将也会大为方便。”

宋远桥悚然而惊,目视着这个俊美不凡却仍苍白荏弱的独生爱子,不禁微微叹息着伸出手轻抚他单薄的背脊,慢慢道:“你所说不无道理,此事我还需与你太师父商议。青书,爹爹与你三叔师出同门情同手足,这些年他手足俱废卧床不起,爹爹枉为大师兄却无能为力,始终耿耿于怀。如今见他痊愈如常人,爹爹心里很高兴。男儿在世当俯仰无愧于天地,既是义所应当便该虽百死而无悔。青书,你要谨记!”

“孩儿明白,必不敢忘爹爹今日之教诲!”宋青书被宋远桥这番忽而温情忽而严苛的话说地一片茫然,只下意识地点头称是,心头无由地泛起一阵无力的惶恐。

第18章黑玉断续膏的代价

翌日一早宋远桥便将他们父子之间的这段谈话如数告知张三丰与其余武当诸侠,众人虽对宋青书所说朝廷处心积虑挑起武林争斗坐收渔利的推断暗自心惊,可仔细推敲这其中的关窍又觉这种推断并非空穴来风。张三丰背着手站在天井里望着天井里的那棵大槐树微微出神,许久才道:“此事好生凶险,松溪,你怎么看?”

武当七侠中属张松溪最是足智多谋,他平素沉默寡言,但潜心料事,言必有中。“青书所料若是无错,朝廷所做的应是两件事。一是挑起武林各大派之间的争斗,比如三哥当年之伤。正如青书所说,若是当年我武当立意与少林争个高下,只怕今时今日已无武当与少林。”

莫声谷年轻气盛,听张松溪这么说心中不服当下便反驳道:“四哥何必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少林百年根基,我武当也不是徒具虚名,何以……”他话才了说了半截便见张松溪向着他微微一笑那后面的半句便吞了回去,心思再一转不禁骇然。朝廷既能栽赃嫁祸又如何不能趁火打劫?

见莫声谷已然明白其中的道理,张松溪续道:“挑起武林各派之间的争斗,其意便是土地钱粮。”张松溪此话一出众人都大为愤怒,历朝历代以来佛道两家从无向朝廷纳贡捐粮的规矩,若是朝廷无道每逢荒年总有百姓带着土地投向佛门或道门,只需缴纳少量钱粮便可逃避朝廷的苛捐重税。然而此事却并非刻意与朝廷争利,元廷待汉人如马牛,若不是托庇于武当不知有多少百姓死在元兵的层层盘剥之下。武当既然代替元廷领受了百姓上缴的钱粮,自然也就代替元廷承担了元廷从未承担过的守土安民赈灾扶危的责任。“这第二便是挑起我武林正道与明教的争斗。明教虽为魔教,教中弟子多行不义胡作非为却向来与元廷作对,这些年弥勒教、白莲教先后起事,两位教主周子旺、韩山童均出自明教。挑起武林正道与明教的争斗,朝廷应是剑指各路义军削弱义军实力。”

“好毒辣的手段!”莫声谷抽着气道。

“汝阳王不愧为元廷第一能人,果然才干超群智谋无双。”俞莲舟却沉着脸夸赞,顿了顿又忽然向宋远桥问道,“大哥,青书仍不肯说究竟是何人告诉他黑玉断续膏之事?那人既能知晓黑玉断续膏、能提醒青书小心朝廷,必是对朝廷一举一动极之熟悉,若能得他助力……”

宋远桥摇头道:“青书对那人曾有承诺。况且那人若是方便相助便早该登门拜访我武当,如此隐匿行藏想是另有顾虑。”

“既是如此,此事便作罢吧。”俞莲舟叹道。

“正该如此!”俞莲舟心有遗憾,殷梨亭却是心思单纯。“那人好心提醒,我们武当断不能恩将仇报陷他于危险。”

张三丰沉默至此,终于道:“峨嵋灭绝师太的师兄孤鸿子因败于明教杨逍之手而病故;华山派白垣亦是死于明教中人之手;当年金毛狮王谢逊为寻成昆夺屠龙刀又连杀各大派多名弟子,就连少林空见大师也死在他的手上,我武林正道与明教之间的仇怨已结地太深了。”还有一句张三丰却隐下了没提,武当五侠张翠山在武林正道眼中不也一样是因魔教之故以致身败名裂?正邪之分犹如利刃劈下壁垒分明,稍有僭越便死无葬身之地,要化解武林诸大门派与明教的仇怨又谈何容易?

“好在如今知道了朝廷的毒计,我等也可早做防范。”俞岱岩劝道,“至于其他武林同道,亦可修书一封告之各派掌门徒儿伤愈的前因后果与我等的推断以作警示。”

张三丰点头道:“待我亲自修书,莲舟你来安排将书信送至各大派。远桥,下令约束我武当门下弟子行走江湖当多加小心朝廷中人。”武当诸侠齐声称是恭令师命,张三丰思索片刻又道,“这次黄河泛滥武当又收容了不少淮西灾民,安置灾民之事便交给青书打理。”

“青书?”宋远桥惊讶地反问,对师父的这项任命全然摸不着头脑。宋青书自小在武当长大这十五年来除了习武读书从不曾插手武当庶务。

张三丰忽然一笑,言道:“青书孩儿心思缜密又当机立断,安置灾民之事千头万绪正用得着他。”

张三丰话音未落,守在门外的道童灵犀已经追着叶轻泉急匆匆地冲了进来。此时张三丰正与武当诸侠议事便是宋青书来了也得乖乖候在门外,叶轻泉这样不管不顾地直闯而入不但他自己要受罚便是灵犀也要跟着受挂落。为拦住他灵犀当下便使了一招“旋转乾坤”拦他下盘拨他的右肩,这一招出自武当沾衣十八跌,抓拿化打缠困锁闭,招式极之灵巧。然而灵犀是武当的知客道童优在口舌伶俐机智识礼,于武学一道实无多少资质,叶轻泉借着个子矮小腾挪闪身埋头撞入灵犀怀中,竟将灵犀撞了个倒仰。

张松溪见这个新收的小徒弟身法灵活心中不免欢喜,只是再一想他这么莽撞地闯进来原本的十分欢喜也就化为了三分,当下沉着脸呵斥道:“放肆!竟敢与师兄动手?”

叶轻泉充耳不闻,只一头扑入张松溪怀中高声叫嚷:“师父,宋大哥武功还在是不是?冯默之胡说八道是不是?他胡说!他胡说!”他年纪虽小却屡遭波折心志已磨练地远比同龄孩童更为坚毅,只是此事事关他视为亲人的宋青书,心中又气又恨又急一时忍不住竟放声大哭。

时间回到半个时辰之前。宋青书重伤初愈暂时还动不得武,明湛另有要事在身爹爹和几位师叔又因为昨晚他们父子间的一番谈话一直在议事,宋青书一时竟无所事事。他闲来无事干脆绕去了真武大殿看众弟子练功。只是每日练武是这前世今生加起来快三十年的习惯,宋青书才看众弟子打了会拳不免技痒也就跟着练了起来。谁知身体着实不争气,才堪堪练了一套太极八卦掌便心慌气促,只好无奈地摇摇头走出去透气。武当门下弟子均知宋青书为了替武当三侠取药疗伤之事自己也受了重伤,此时见他才打了一套拳便捱不住虽然心中难免有几分诧异却也并不十分紧张,却是叶轻泉见宋青书这般虚弱才下了早课便追了出来。叶轻泉年纪幼小,在逃亡路上由宋青书一路照顾对宋青书颇有几分孺慕依赖,早在宋青书重伤昏迷的时候便日日看望,宋青书能下床走动之后更是变本加厉地整日里跟在他身后亦步亦趋。而宋青书对他也是极为亲昵,关心他在武当的生活是否习惯、关心他与众师兄们是否投缘、关心他念书识字是否用心……为此一向与宋青书交好的方振武与唐剑麟都私下取笑了宋青书两回,说是他这哪里是带回来一个师弟,分明是带回来一个儿子!对于两位师弟的取笑宋青书本人却是十分坦然,叶轻泉为人冷静有胆识又一诺千金,与他相处久了任谁都会真心喜爱他,更何况两世活过的年岁加起来如今也快三十而立了,有个六岁大的儿子也不是说不过去。

叶轻泉投入武当门下虽不过短短数月却已将武当上下摸地熟门熟路,下了早课先去宋青书的斋堂,不见人影;又去琼台宫,也扑了个空;再往太子坡,果然见到宋青书正在瀑布下练剑,当下便高声叫道:“宋大哥!”宋青书见叶轻泉脱了鞋袜正准备下到瀑布来,急忙向他摇摇手自行回到岸上。叶轻泉孩童心性第一次见有人在瀑布下练剑好奇心起便问道:“宋大哥,你为何在瀑布下练剑?”

宋青书离开真武大殿后许久也不见真气恢复不禁暗自生疑,虽说此次的确伤重,可自他受伤至今也已过去了三个多月,皮肉之伤如今都已结痂,为何内伤恢复地如此之慢连一套拳的工夫都支撑不住?回想与方东白交手时最后受的那一剑,宋青书不由一阵心慌急忙来到太子坡。在瀑布下练剑之事原本早已习惯,哪知这一回竟觉真气凝滞出剑不畅。只是这等事在叶轻泉面前宋青书也不好提起,因而只耐心答道:“在瀑布下练剑是为了借水势之威练出剑之稳。”

叶轻泉眼前一亮,他年幼单纯还不明其中辛苦只觉这个练剑的法子有趣,兴致勃勃地道:“宋大哥,你教我好不好?”

叶轻泉虽说已拜入张松溪门下,但武当内由宋青书这个大师兄传授其他师弟们武艺的事宋青书早已做惯,因而只笑着道:“只要你别怕苦。”

宋青书话音未落,冯默之高亢的声调已懒洋洋地插了进来。“宋师兄好为人师的毛病真是怎么也改不了,”他面上挂着宋青书惯常见到的嘲讽之色走向他们二人,“我竟不知宋师兄如今自身难保居然还有这等闲情逸致,真不愧是我们的大师兄!”

宋青书心头一沉,慢慢站起身问道:“你这话是什么意思?”

冯默之轻声一笑,反问道:“宋师兄方才在瀑布下练了许久,你如今出剑之势是快是慢、出剑之威是轻是重,你自己难道不明白?”

叶轻泉甫入武当对武学之道仍是一知半解可也听出冯默之的那两句话绝不是什么好话,他忍不住转头去看宋青书,只见宋青书神情凝重面色青白仿佛正经受着无以伦比的苦痛。

“宋师兄自视甚高强自出头,究竟伤在哪自己应该清楚。”叶轻泉能注意到的情况冯默之自然不会看不到,见宋青书面色着实难看他后面说的话也就不再句句带刺。“气海受损绝非小事,依我之见宋师兄日后还需多花点心思在内功上。既然是当大师兄的,总要坐牢了武当首座的位置方能服众!”

“你胡说!”宋青书尚未来得及反应,叶轻泉已尖叫着跳起一拳挥向冯默之。“你妒忌我宋大哥!你胡说!”叶轻泉虽入门不久却也明白武当功法“身与气合气与神合”究竟何意。他年纪幼小武功不高,哪里打地到冯默之,急红了眼只管一边嚷着“你胡说!”一边与冯默之纠缠气急了连一口利齿也用了上来。冯默之被叶轻泉一口咬在胳膊上,面色一沉当即便使一招“拨云瞻日”锁住他的咽喉将几乎吊在他身上的叶轻泉抛飞出去。

“轻泉!”宋青书忡怔着回神,急忙上前一步接住叶轻泉。宋青书的武艺远在冯默之之上,这一拨一卸原本应是轻而易举,此时却是连退两步才堪堪站稳。两人隔着叶轻泉再次交手,宋青书已输了一筹。

冯默之日思夜想打败宋青书,可如今宋青书当真败了心里却并不痛快,见他衣衫半湿一身单薄看起来孱弱无比的模样不免多嘴一句:“你伤势初愈本不该在瀑布下练剑,还是先去更衣吧。”若是以往宋青书从瀑布下出来那么久,这身衣服早该被内力烘干。

宋青书并不理会冯默之,他怔了片刻不由摇头苦笑,随手放下叶轻泉低斥道:“轻泉,别闹!”

叶轻泉被冯默之掐地双目通红咳嗽连连,却仍是扯着宋青书的袖口坚持。“宋大哥,他胡说!宋大哥……”

宋青书微微摇头,伸出食指抵住叶轻泉的双唇。“此事到此为止!一会你还要念书,回去吧!”说完,竟连叶轻泉也不再理会,自行离开了太子坡。

作者有话要说:

原创人物:武当弟子灵犀

导演:元芳,你怎么看?

青书:元芳?谁?

导演:青书啊,没知识也要有常识,没常识也要常看电视啊!现在的年轻人啊,没文化真可怕!

青书:…………

第19章玉面孟尝非美名

宋远桥闻讯赶回斋堂时宋青书已然换了一套衣衫正坐在桌前凝神望着他的剑,神情看起来有些呆呆的不知所措。宋远桥微微一怔,竟是不知究竟有多久未曾见过爱子如今这般落寞的神色,他心头痹痛不禁放柔了语音:“青书……”

宋青书霎然回神,当即做出一副若无其事的模样微笑着站起身应道:“爹爹。”

宋远桥轻叹一声,走上前道:“轻泉,方才来找过我们……”他摁着宋青书的肩头,嘴唇蠕动了半天竟是吐不出一字半句。

有这一句剩下的话也不必多说了,宋青书低头一笑,只是这笑容已隐隐带了丝沉重。“孩儿已查过内息……”他转过头怔怔地望着墙上的八卦似是回忆又似感慨,许久才道:“那时中那一剑便心知不妙……原以为……不曾想仍是心存侥幸了。”

“青书,气海受损也不是日后不能练武。”宋远桥沉吟半天只艰难地吐出这一句。

“爹爹说的是。”宋青书微微一笑随声附和了一句,父子俩实则都明白若是内力不精拳脚功夫便是练得再好也不过是花拳绣腿罢了。“便是学武不成我还可以去考状元嘛,一样是光耀我武当门庭,爹爹不必担心。”似感觉到后面这一句不但没能让气氛轻松一些反而是泄己之气,宋青书没给宋远桥出声的机会便转换话题,“昨日之事爹爹与太师父和几位师叔可有定论?”

“除了你三叔的事朝廷这些年都不曾露过什么马脚,目前能做的也只是小心谨慎。”宋远桥如何不知宋青书不欲再提此事是不想他忧心,也就跟着转口提起了张三丰今日可说是神来一笔的决定。“自二月黄河泛滥至今,我武当陆续收容了不少灾民,你太师父的意思是把这件事交给你。”

“交给我?”宋青书惊讶地发问。

“是。”宋远桥熟知武当庶务谈起这些灾民也头头是道。“这些灾民总数大约是在三万上下,开春以来武当拿出了不少钱粮赈济也组织灾民开垦荒田,只是人力物力有穷,这三万多人能不能安稳渡过今年,爹爹心中也没有把握。”

“所以太师父是要我尽量让更多人能活下来?”宋青书了然道。

“若是有能为收留的武当义不容辞,便是有力不逮也该帮他们谋条生路。”宋远桥轻声叹了口气,他的话虽然这么说心里却也实无多大把握。自黄河泛滥至今仍不时有灾民一路逃亡至武当,武当看着家大业大但终究不如少林的百年底蕴,钱粮方面积攒不多,这些时日也都用得七七八八,再撑下去怕是要将明年的种粮都拿出来供给灾民。先不论武当名下的佃户答不答应,若是吃了种粮,明年又如何?“灾民的事我交代了陆岷陆管事帮你,若是要用银子就来找爹爹。”

宋青书一想到今年冬天要安置三万余人便觉头大如斗,这些灾民有男有女、有老有少、有病有伤,男女要分置、老幼要照料、伤病要治疗,治不好还要办丧事。这些人每天要吃饭、要穿衣、要睡觉,还要给他们找事干以免无事生非。来年开春要组织他们接着开荒,要分发种粮要配置器具,若是荒田不够还要帮他们另谋生路……宋青书当下便道:“爹爹,我明天就下山。”

宋远桥原想留宋青书多歇息几日,只是再一想他的外伤早已无碍至于内伤,如今这情况多歇息几日和多歇息几年也并无多大区别,到不如让他下山跟着陆岷处置灾民之事,无论能做多少总好过他每日无所事事胡思乱想,仔细叮嘱了几句便答应了下来。

有此安排,宋青书翌日一早便整理了简单的行李匆忙下山。武当门下众弟子不知宋青书为何下山,却知叶轻泉昨日为了宋青书之事找太师父告状,顿时看冯默之的眼神便有些不善。冯默之昨日因为一时冲动将宋青书气海受损之事说了出来本有些愧疚,只是当所有人都用或责备或愤怒的眼神看着他时,他又立即将这份愧疚化为了让人恨不能揍他一顿的傲慢。在听得师兄方振武也劝他向宋青书赔个不是时,冷笑一声反驳道:“这件事他早晚会知道,早一日知道早一日为将来做打算,又不是我让他气海受损习不得武,赔什么不是?”

冯默之说这话时早课刚结束不久众弟子仍未散尽,他的话音刚落叶轻泉已气地面色发青大吼一声:“你还幸灾乐祸!”向他猛扑过去,有叶轻泉带头与宋青书交好的武当弟子一下子围上去七八个。

在真武大殿内打群架,这还是武当开山立派以来的头一次,几位武当二代弟子呆了半天这才回过神来上前阻拦劝架,其中竟还不乏与宋青书私交不错的趁乱打太平拳。直至有机灵的弟子将今日领着众弟子做早课的莫声谷请来,这才把一段纷争平息了下去。莫声谷看着这十几个衣衫不整鼻青脸肿的弟子怒极反笑,只恨声道:“好!好!好!原来入我武当门下竟是为了让你们斗殴纷争兄弟阋墙!”

众弟子俱知武当诸侠中属莫声谷最为严苛铁面,犯在他手上最上策便是直接请罪,若是试图狡辩推托只会被罚地更重。此时见他动了真怒俱呐呐不敢多言,只垂头丧气地下跪齐声请罪。唯有叶轻泉初入武当对莫声谷了解不深,当下便嚷道:“七师叔,这事不怪我们!是冯默之语出刻薄,我们看不过眼也听不顺耳!”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