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永历之后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一百二十八章 扩军备战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此外名单下面,一串串的密密麻麻都是人名,加上七个守备营,这次一共要安排二十几个团长,六十几个营官。差不多陆军里,每人都要官升一级,就这样还有大量军官因为军功和资历不够,只能用低阶军衔代上级职务。

拔苗助长就拔苗助长吧,谁不是从新嫩开始的。就像钱穆乡,17岁就开始管军备,这些年台湾每一门炮、每一只火枪还不是人家小钱盯着造出来的,这次借着大调整,王浩打算把小钱头上那个同知拿掉,让这个司官名副其实。

“把所有陆战队和守备营的任命名单快船送西贡,许大人那边认可后,由那边公告。”

虽说许三多不是那种在乎的人,不过王浩做事还是挺讲究规矩的,总不能让底下人在下面随便嚼牙花子。

“还有你陈士衡,”王大人笑眯眯的看着眼前这位新嫩将军“我知道你一直更喜欢在前面带兵打仗,等这次陆军调整做完,就把你放出去让你痛快几年。”

叫别人字而不是名字,也就是这一两年的风气,早些年大伙都是老粗,互相之间大抵就是老张小李之类的乱叫,要不然就直接叫外号,比如陈侃老伙计们都喊他麻将牌,一张白板子脸么……

这几年手下人越来越多,大家慢慢觉得自己也是有身份证的,不知道怎么这些老粗就一个个给自己起个字,貌似很有素质的样子。

这话说的陈侃赶紧解释“大人,这几年属下在司里学了不少东西,从军械、军备、练兵还有计划,真到打仗那是最后一枪的事情,前面的准备工作才是大头。”

王浩一直坚持把带兵主官和司务主官不停轮换,除了军备司一直找不到合适人选,其他各司陆续都换过主官,这次调整又要动一遍原军法司同知陈新调任参军司同知,晋上校;原汶莱团主官周正忠晋上校转任军法司同知;原桃园团团长金岁晋上校转任动员司同知;原金兰团团副张得功晋中校转任陆军总训练官;军备司同知钱穆乡晋上校任军备司司官,小钱虽然没有晋副将但是给了建节校尉的加衔(有将级无将衔),现如今军里真是少校大把抓,尉官多如狗了。

陆军编制公布后,参军司和动员司开始发布一道道的指令征调兵员,调动军官。但是两个司里当家的,还要继续留在大都督府开会,战兵是完事了,但是警察也要重新调整,毕竟后面,地方守备甚至连商港守备都甩给武装警察。

林文豪转任宁靖镇守大使后,警务司没有任命新的司官,由同知龚长青主持工作。这位是老人,逃难的时候,在卑南溪口换砂金的时候,他就开始带领民壮弹压土人。不过这位年纪有些偏大,潜力上王浩不怎么看好。

警务司做的这个整编计划,要在宁靖、南河两地设置一万两千多警察,其中武装警察就要七千人以上,这计划遭到钱俊尧强烈反对,老钱自转到财政司后才发现,原来不止原来挣钱的时候痛苦,现在管花钱其实更痛苦。

“老龚,你不当家不知道柴米贵,你知道现在都督府窟窿有多大吗?!”

要不是怕手疼他恨不得拍了桌子。

“大人,今年大征兵另外还有个大复员,咱们都督府已经有六年没复员过水兵,今年估计至少得有一千五战兵,一千八水兵复员,这些都要给钱的,另外还得征召一大批台湾兵送到宁靖和南河,跨省征兵还有个安家费,这又是一大笔额外开支。”

财政司已经给出预测,今年的赤字会超过三百三十万圆,而明年,南河依旧不能赋税,宁靖会继续亏空,大都督又布置了一项跨海作战任务,只要一打仗,就要征调通商司商船,另外还要给出战士兵发津贴,钱少挣一点,再多花一点,一出一进财政司预估明年缺口会有五百万圆。

“大都督,就算后年南河多少有些盈余,那都督府还是会有一百多万的窟窿,这还要后年不起大战。”

三年超过一千万圆的赤字,钱俊尧发出严重警告除非抛售一批都督府在欧洲资产,或者抛售财政司地库里库存金币,否则台湾的财政会崩溃。

--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