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永历之后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一百七十七章 元禄琉祸(21)尾声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划来划去,幕府一亩地便宜没占到,还要想办法凑七八万民人给琉球运走。倒是长州成了这次谈判大赢家,他家从头到尾一枪没发,最后头上掉下十五万石好地,还有个一年能产万把两的银矿,国土向东扩了近200里。

至于给琉球的赋税,大家这么熟随便谈了谈,人家琉球也不要大米,每年给一万两千块龙洋拉倒。一万二那还叫钱吗,这些年哪年跟着琉球搞走私不赚十万八万的。这事传到长州,那真叫举国欢庆。

前前后后谈了八天,两边的条款全部沟通结束,对于这么大的和约,这已经算是神速了。这时候水野奉行才去把榊原政邦老大人请出来,就等着两国签约,赶紧把瘟神送走。国内这可还遭着灾呢,琉寇不走,救灾都没法进行。

“这里面还有个难处,大约还要再等等北面消息。”

蔡大人倒真不为刻意拖着,实在是有件事还没出结果。

北路私掠船舰队在越前国吉崎村让加贺藩打的大败,战场大败也没话可说,不过战后加贺给京都送了四百多俘虏,这里面据说有87个“真琉”,其他都是琉寇在各地裹挟的农民、渔民之类的。

京都、大阪清理通琉商人后,这批俘虏在京都城外二条河滩上被统统斩首。

北路私掠船队沿着海岸登陆数十次,吉崎合战又死了好几百国人,到底那些是死在战场,那些被俘肯定说不清楚。所以谁也不知道加贺报的这87个人到底是真琉,还是路上裹挟的,反正这是大胜利就当真琉斩了。

王浩做事很干脆,查这么清楚干什么,我管你是真军功还是虚报的,反正你说这么多,我就认这么多了,战场上你一刀我一枪的这都任命,事后不等俺们来赎人你就杀,给我个说法吧。

倭科科长陈玄策刚被倭人从甲府放回来,就领了这个新任务,去金泽城谈判。王浩内心是很不愿意损害加贺实力的,这是最大的外样,等到幕府再弱点,这家到时候说不定就翻脸了呢。

可是规矩又不能不立,将来倭国十口通商,今天你不把他们吓住,明天他们就敢在大街上杀你的商人,所以,加贺必须要认这个头。

陈佥事带的底稿只有两个,加贺或者交8700颗人头出来,或者交8700女人赎罪。甭管交的什么人,琉球都认了。

如果这两条都不认可,那也很简单,江户谈好了,大军专门去一趟金泽,两边就在城底下面对面把事情搞清楚吧。

琉寇这样的搞法,真不拿我国当人啊。水野忠之点点头,嘴里倒是没说什么,心里真的有些恐惧。

和琉球人接触这么多次,最开始的时候他对琉人多少有些好感,只觉得这国家霸道是霸道些,其实就是一帮子商人,既没文化,也没什么长久预期,最多就是占占倭国便宜,多卖点货物而已。

柳泽大人搞得这个元禄令,一下子把人家惹毛了,事后回头看看,还不如不打呢,做生意损失再大还能大过这一仗丢的吗?

静下心来再想想,琉人这些年做的事很恐怖。前几年不停收拾萨摩家,当时江户诸位大佬也好,还是各藩大名也好,大伙都待在旁边看这个热闹,内心笑话萨摩的大有人在。

大家谁也不倾力帮忙,于是萨摩这么硬的人家终于被琉人打服了,这次两国大仗,萨摩不但不是倭国的助力,反而彻底成了琉寇的帮凶,各地战报汇总起来,萨摩兵杀人的水准那绝对远高于琉寇平均水平。

唇亡齿寒啊,当年没帮助萨摩顶住倭寇,现在全国都被人家打了,将来会走到哪一步呢……

水野忠之心里想着想着,忽然有些不寒而栗,脑子里不由冒出四个字亡国灭种!

比起德川家下台,这四个字更加可怕,无与伦比的可怕。年代的限制,水野奉行提不出总体战这名词,不过他忽然有种体悟,这合约签的是不对的,哪怕血拼到底,也应该把琉球继续拖在战争泥潭里。

全国大概也就自己一个人这么想吧,暗室里,水野不由苦笑了一下。

国里没人愿意再把仗打下去了,民人们正在闹灾荒,每天不知道要饿死冻死多少人;那些外样们现在一个个的都不说话,执行江户的命令也有气无力的;幕府的那些大佬了更不敢再打了,动摇国本啊。

说起来,倭国在这个年代并不算一个完整国家,幕府更像一个盟主,手头实力强的时候能指挥的动大家。一旦手里不占绝对优势,那最先考虑的就是要防备外样造反。

事情果然就按照奉行大人的设想走下去了。一旦知道琉寇就等着加贺给个说法就签约,甲府的几位大佬马上紧急派信使去金泽,要求加贺尽快答应琉人的要求,至于选条件一,还是条件二,你们家自己定,反正别再让琉寇拖在江户就行。

好吧,这打胜仗还有罪了……

加贺城里,不管藩主还是藩里各位大佬,听到特使这话,鼻子差点没气歪了。

既然这样,那我们还死扛着干嘛,杀国里八千多人,这事情无论如何是做不来的,这要是公告出去,将来谁还肯为藩里卖命?既然这样,那就给琉人一票妇女吧,反正对这个接近一百三十万人口的大藩来说,这点人口也不算什么,到处挤挤总是有的。

说起来,这一年多的琉倭大战,加贺藩的损失是极小的,他们家既没有被人家大规模登岸祸害,这次受灾应对也很得力。虽然实力没增加,可是国里别的人家实力都在大幅度降低,加贺藩的相对权重反而变得大了些,更何况他家还得了一块几万石的飞地呢。

障碍全部扫清,两国的停战协议水到渠成了。这份协议因为在江户城二之丸签署,历史上叫做“城中条约”。这是两国间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但绝不是最后一个。

--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