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下的宽敞平直大道上,陆续已有官员步行来了,大概是要来太极殿这边朝见;大道南端,正是止车门。
秦亮忽然发现、这地方的位置确实很好!阅门外面,实际是两条十字形的大道,西边是中书省庭院、东边是门下省庭院。若出止车门,往东走就能去尚书省庭院;尚书省与门下省就隔着两三道墙,只是宫墙阻隔、才要从止车门绕行进来。
总之,阅门离中书、门下、上书三省都很近!此时的三省六部制还不完善,但是骨架已经搭起来了,中枢其实已可以用这些机构来行使权力。
秦亮站了一会,什么也没说,又从楼梯口原路返回。他走下刚才西厅,便指着北边的墙说道:“一会唤镇护将军祁大,去把相国府前庭西厅的桌案、椅子搬过来,摆在那里。两边放上一些几筵。”
黄艳弯腰揖道:“奴婢遵诏!”
秦亮见侧面有一道门、是通往阅门正厅的,又道:“门那里,这样横着放一道木屏风,稍微隔一下入口。”
黄艳应“喏”,秦亮随即走进里屋。这间屋子比较小,放着一些杂物,墙上有窗、但位置挺高……而且此地北面、是开阔的太极殿广场,南边则是中书门下之间的开阔地;阅门内外都有职守将士,没有人能在众
目睽睽之下、搭梯子到窗外偷听罢?
小一点的屋子也更容易保暖,秦亮便吩咐黄艳,派人去照着相国府的西厅里屋中、带烧炭烟筒的取暖炉子,在这里也搭建一个取暖。仍用屏风分隔此屋,里面放一张单人睡塌午休,外面置几筵、好与大臣单独密议。
简单吩咐了一番,秦亮便阔步走出小屋,又从西厅的侧门、径直走进了阅门正厅。
正厅里果然已经来了很多文武官员,都跪坐在席位上等候。前侧一个单独的席位上,跪坐着长平王(位于陈郡的长平县)秦朗;因为昨日的诏书里,提到了余者仍任原职,所以秦朗还是司隶校尉。
秦朗这个县王,与魏朝的县王有点区别。魏朝县王、封地以一个县开国,但仍用一个郡为国名。
而新的县王,便只是以县为国名。秦朗封在陈郡的长平县,陈郡还是陈郡,长平县则改名为长平国。
皇帝忽然走进阅门,正在放松交谈的人们都安静下来,面露惊诧之色,看了一眼侧门、急忙都垂目看向地面。很快有人回过神来,陆续跪伏在地,纷纷稽首拜道:“陛下万寿!”
宦官及时拿来了筵席,快步上前,铺设到了正北位置。秦亮一边挥手说“免礼”,一边走过去跪坐到了正面。
等大伙都起身跪坐在席位上、双手拿起了各种材质的朝笏,秦亮才语速平稳地说道:“往后,朔望朝贺如故;除月底三十,每月
逢五、逢十到东堂朝会。沐休提前到朝会之前一日。余下的日子,除非召集,无须再来朝会。”
一众文武口称“遵诏”,也有中书省的官员、临时承担起了书佐的职责,开始书写记录内容。
秦亮接着指向进来的侧门,“朕最近都会到此间办公,诸卿有事面议、或受召见,可来此觐见。也可以写奏书上呈。”
他停顿了一下,厅中便只剩下纸张发出的细微声音。蓦然之间,他竟有点走神、想起了考场上的气氛。
秦亮接着说道:“以后的奏章,全都交由中书省通事郎,然后送到朕这里观阅。之后由中书、门下、尚书三省,三品及以上官员署名提出处理法子;朕批复用玺之后,则发尚书省等各府寺执行。”
三省里的三品及以上官员,包括中书令、中书监;侍中、散骑常侍;尚书令(缺)、尚书仆射、尚书。
秦亮刚才定下的暂行规则、过程非常简单,实际上里面的门道很复杂。
魏朝的三省六部制还没有完善,及至曹芳时期,以前的相权(提出、执行方案)实际被司马懿、曹爽等辅政大臣攫取;因为皇帝没亲政、太后势弱,决策可否的君权,亦已被辅政大臣拿走了大半。所以權臣大权独揽!
但到了后来隋唐时期,三省六部制刚构建完成没多久、便又不得不改变。
因为正常的三省六部制,运行过程很麻烦,效率低下;官员之间的人际
关系,使得三省也无法做到独立,难以控制。结果格局很快重新朝君权、相权制衡的方向发展,皇帝便设法通过多个宰相的法子,以分化以前的相权。
所以秦亮干脆一步到位,先把大致架子搭建起来。至于魏朝正始、正元年间那种军政一体,都督中外军事、录尚书事的大将军,在秦亮即位之后就别想了!这个职位只能是他自己。
况且这种通过奏疏、书面处理中枢公务的方式,需要大量纸张的普及,秦亮还需要找马钧谈谈。在此之前,当面商议的口述、仍是重要形式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