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世界都以为我是神明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09页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邢远非常认真,发现思路实在受堵后,就下去后院边干活边思考了。

之前,他在花木市场入手了几截跟竹子极为相似的植物,想着制成笛子。

但他有点不记得笛子的制作方法了。

边做边想吧。

《黄帝内经》该怎么翻译好呢。

第48章

邢远想了很长时间,从记忆中慢慢抓出概念,然后理清它们逻辑关系。

太丰富了,《黄帝内经》的概念丰富程度超乎想象,一个字而已,就涵盖了相当丰富的概念,还与其他字相互呼应,而且层次极其丰富,平面图都画不出来,非要画的话,你就要制作出一个动态的人体模型。

就邢远自己的了解,地球目前最高的动画技术都还原不出来《黄帝内经》中深奥丰富的人体知识。

这是一本天书,邢远深深认为。

刚开医馆时,因为实在没什么人,他凭着记忆写了不少书。

这好像是个奇怪的习惯,但对中文系来说,应该算是相对正常的课业。

抛开内容不论,本身写字就是一种修炼,书法和书法背后的道韵能让他感到平静。

冥想一样的,非常神奇的放空感。说来夸张,的确也有点像部分异界朋友说的那样宛如置身宇宙,没有烦恼,思想空明。

回过神时,大概就是几个小时过去,然后低眼一看,就发现自己居然写了这么多字。

古代有很多传说是这样的,分明也没有亲耳听见什么声音,但灵感忽然就来了,字自己写出来了。

就像有神明在背后,握着自己的手,教着自己慢慢书写一样。因此也有些人声称自己的书不是自己的,他甚至也不知道是谁写的,

但书就是写出来了。

非常神妙,邢远记得很深。说来可能有点微妙,但他也有这种体验。

常人世界的思路跟神秘世界的思路完全不一样。

从这个角度上看,他倒是越来越能理解异界朋友了。

邢远修着竹子,从旁边拿出了笔记本,一边回想,一边记下。

制作笛子是相当复杂的工作,对精度的要求极高,准确到毫米甚至丝米,需要精确测量。

听说有人能单纯凭手感制作出来,这样的人大概就是工匠吧。

自己只是曾经学过一段时间,说到手感还远远不够。

说起来,手感似乎本质上是肌肉记忆。

那这么说,肌肉的记忆力似乎比脑还精确?邢远摇摇头,这在自己的知识范围之外了,他不大了解。

姑且修完了一堆竹子,邢远还是没有翻译《黄帝内经》的灵感。

都说由浅入深,一上来给太复杂的东西,别说异界朋友,就是咱自己也难整。

--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