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生懒惰,惮于行役。纪游之处,不过直隶、山东、河南、湖北、江西、安 徽、浙江、福建诸省而已。足迹所到,略志鸿泥,以备遗忘,不可谓之阅历也。 江苏为父母之邦,习见熟闻,则从其简。
万岁山
万岁山在皇城西北隅,其南为太液池,中驾以金鳌玉ぐ之桥,桥之北为北海, 桥之南为南海。楼台掩映,金碧交辉,松桧连云,秀出天表。嘉庆十年七月,曾 随前国子祭酒法时帆先生与文颖馆提调官孙平叔、徐心伯诸公,由西苑门至万善 殿查道藏诸经。红莲绿水,瑞日祥云,恍在赵千里仙山楼阁中也。(京师)
丰台
丰台在京城西便门外,为京师看花之所。凿池开沼,连畛接畦,无花不备,而芍药尤胜于扬州。相传即金时之拜郊台,当时有丰宜门、远风台诸名,故曰丰台也。(京师)
楼桑村
余出入京师者数次,每过涿州,求所谓刘先主之楼桑村,渺不可得,惟黄沙扑面而已。按《蜀志》,先主涿郡人,少孤,与其母贩履织席为业。舍东南角篱上有桑树,高五丈余,童童如车盖,皆谓当出贵人,因号曰楼桑村。即今之涿州也。(涿州)
董江都读书处
董家里在景州城西南广川镇,相传为仲舒读书处。成亲王有诗云:“何人自有《春秋》对,下马应寻董学村。”即此。(景州)
直沽
直沽在静海县东北,丁字沽、小直沽俱大禹治水时疏导之处。(天津)
九河故道
余尝过南皮,访之土人,云九河故道渠岸形迹犹有存者,徒骇在西北,太史 在古皮城南,马颊在城西南,覆淘诙南,胡苏在西城下,简、洁俱在城西,钩 盘在西北,惟鬲津即今之天津。皆为当时注海之处。(南皮)
岱庙
岱庙余凡三至,在山东泰安府城中。南向进泰安门半里许,至遥参亭,即岱 庙前门。庙五门三阙,东西角楼五层,如天子宫室之制。进庙门,则老树参天, 古刻林立;东西两傍,有穹碑二座,一为宋宣和间立,一为大中祥符间立。迤北 而行,上丹陛九级,登峻极殿。殿壁皆画东岳帝君出巡回驾,仪仗奕奕有神。回 出殿门东,有汉柏五株,皆枯朽无叶。西有巨石如石浮图,而无一字,相传为汉 武帝时所立。殿正中甬道上,有名扶桑石者,不知何时置此。出二门转西,进延 禧门,有唐槐,枝叶凌霄,苍翠可爱。槐之南为右阙门,揽衣而上,北望三峰, 所谓南天门、日观峰者,俱在指顾间矣。(泰安)
泉林
泉林在山东泗水县,泗水出焉。高宗南巡,常幸于此。其地并无高山大林,水由平地流出,势甚汹涌,真是奇观。《论语》“子在川上”,相传即此地也。(泗水)
趵突泉
趵突泉在山东济南府西门外吕祖庙前,三窟突起,声如殷雷。相传此泉自王 屋山来,为泺水之源也。乾隆壬子六月,余入京,为游第一次。自后每过济南, 必往观焉。(历城)
南池
山东济宁州城下有南池,因《杜少陵集》有《与任城许主簿游南池》诗而得 名也。故今东偏小室中,塑一工部像,而以许主簿配之。城上有太白酒楼,前工 部尚书和公为巡漕御史时重建。嘉庆庚申四月,余由水路入京,泊南池,是时灵 石何兰士亦为巡漕御史,钱塘黄小松为运河司马,同在南池会饮者三日。小松出 示所藏金石图书,与州人李铁桥、山西刘镜古、吴江陆古愚同观,为一时佳会云。 (济宁)
艮岳
艮岳旧址在河南开封府城东北隅,约略计之,在今铁塔上方寺左右。初,宋 徽宗未有子嗣,听方士刘混康言,京城东北形势增高,当有多福多男之祥。政和 七年,遂命户部侍郎孟揆于上清宝砉之东筑为山林,象余杭之凤凰山,曰万岁 山,周十余里,命宦者梁师成专董其事。时有朱π者,构求天下奇花异木、太湖 灵璧以及珍禽异兽佳果文竹之类以进,号曰“花石纲”。专置应奉局于平江,每 岁所费以亿万计。调民夫发运,皆越海渡江,至于凿城穿山而至。时东南监司郡 守亦有应奉,又有不待诏旨但行进物至都通宦官以献者。后上亦知其扰,稍加禁 戢,独许朱π及蔡攸入贡。竭府库之积聚,萃天下之技艺,凡六载而成。飞楼杰 阁,瑶岛琼台,雄瑰伟丽,于斯极矣。宣和四年,上自为记,以此山在国之艮方, 故名艮岳。至靖康中,金人犯阙,城门不开,大雪盈尺,冻饿以死者无算。诏令 民任便斫伐为薪,以炊饮食。是日百姓入艮岳者以数万计,台榭宫室,为之一空。 则当日之所谓芳林园、玉津园、同乐园、宜春苑、凝碧池者,更无从踪迹矣。今 相国寺尚存湖石数峰,相传为当时旧物。毕秋帆尚书巡抚河南,尝筑嵩阳吟馆于 内署之西偏,亦有数石峙于窗前。每逢宴会,必在此间,余亲到也。(祥符)
吹台
吹台,汉梁孝王筑,在开封城东南二里许,即师旷繁台。梁孝王增筑之,一 曰平台,环然高耸,郁然深秀,阮嗣宗诗所谓“驾言发魏都,南向望吹台。箫管 有遗音,梁王安在哉”是也。乾隆五十三年三月,余在毕秋帆尚书幕下,尝偕方 子云、洪稚存、徐朗斋、凌仲子辈登此台,惟一望平畴,黄沙扑面而已。上有禹 王庙,故土人又谓之禹王台。又有三贤祠,祀李白、杜甫、高萌人。今又增李 崆峒、何大复,为五贤矣。(祥符)
相国寺
在开封府城内,齐天保六年始建,名建国寺。唐睿宗时改为相国寺,明成化 间更名崇法寺。崇祯十五年,贼李创以黄水灌城,遂湮没。本朝顺治十六年,巡 抚贾公汉复捐俸重建,今仍曰相国寺。百物充盈,游人毕集,为汴梁城胜地。
梁王城
在今开封府城西北二里,即战国时梁惠王故城。唐高常侍诗所谓“古城苍莽绕荆棘,驻马凄凉愁杀人”是也。
汴故宫
在开封府城内正北,本宋之大内,金人广之,明洪武十二年,即故址建周王府,今之贡院是也。当时之所谓太乙宫、景灵宫、玉清昭应宫者,皆不可问矣。
夷门
在府城安远门内,亦曰夷山,即汴城东门也,为魏侯嬴故迹。乾隆五十三年 八月十日南归,有《出夷门诗》二首,刻稿中。
梅花堂拱奎堂
梅花、拱奎二堂,俱在开封府治内。先世翰林侍读学士藻及文肃公勰,先后知开封时所筑,今废。(以上皆祥符)
黄鹤楼
黄鹤楼在湖北武昌府城外,临江,以唐崔颢诗得名。其楼高七丈,飞檐画栋, 八面玲珑。登楼一望,帆樯千树,烟火万家,真大观也。乾隆己酉八月十日,余 在毕秋帆尚书武昌节署,将回江南,方子云、洪稚存、徐朗斋诸君设饯于楼上, 吹笛赋诗,月出而罢。余亦书两绝云:“倚楼横笛未成音,云影飞来似有心。黄 鹤不归云不去,一诗传诵到如今。”“晴川阁上月初环,鹦鹉洲边对别颜。惟有 大江流日夜,不知何处是乡关。”(武昌)
赤壁
赤壁在黄州府城西门外。乾隆五十四年四月十七日夜过此,是时月色甚明, 因泊舟城下,赋诗云:“东山初上月,江水自中流。赤壁固无恙,雪堂犹在否? 孤舟留枕席,人世总浮游。两赋传千古,光芒射斗牛。”志所称东坡竹楼、横江 馆、寒碧堂、快哉、临皋亭诸胜,俱付之引领而已。(黄州)
庐山
余自幼梦游庐山,未得一至。道书所谓第十八洞天者,有香炉峰、五老峰、 康王谷、白鹿洞、石梁瀑布之胜。余过九江,舟中望之,若隔天表,尝有诗云: “朝发浔阳江,遥望香炉峰。百里连青苍,千岩势宠だ。境幽罕人迹,云迷讶天 通。奔悦未能往,亦足开我胸。”其二云:“尝读《石门》诗,渺若登灵阙。想 见诸道人,拂衣步空碧。此事千余年,应与仙云绝。惟有鲍参军,凌风几探阅。” (南康)
马当山
彭泽县东北有马当山,横枕大江。唐王子安舟过其下,遇神人助,以顺风一夕而至洪都者,即此。(彭泽)
石钟山
石钟山在湖口县城外,临江。乾隆己酉八月十六日,余从楚北回吴,偶泊舟 北门外杨港,遂由西门乘一小舟游石钟,土人谓之上钟崖、下钟崖者也。初见巨 石无数,如楼阁然,汨没中流,而又有如牛马、如虎豹者,盘踞于楼阁之下。又 有一石人,高三丈许,作弯弓引箭之势,上题“英雄石”三字。时东北风甚急, 仰见石壁,一削千仞,而怒涛搏击石罅,其声果如洪钟。正骇愕间,忽见红墙古 庙,隐隐有人,舟师指曰:“此观音崖也。”乃摄衣而上,登一小阁,阁之左崖 有“凌波仙掌”四大字。旁有石穴,深不可测,曰黄龙洞。凭阁而望,但见风帆 乱飞,半入九江,半入鄱阳湖也。余急登舟,更欲游所谓下钟崖者,舟人且棹且 唱,其歌云:“荒城正对白沙洲,但听江声日夜流。人家富贵无三代,每有清官 不到头。”其声宛转,亦可以见风土人情之一斑耳。顷之,回过城西门,系舟普 陀庵下。循迳而上,登怀苏亭,亭中有碑刻东坡《石钟山记》。亭右即为大江, 丹崖林立,嵌空玲珑,俯听钟声,宛在足底。亭左右皆石壁,莫能名状,石上题 名甚多,其王文成一题,在白云洞之上,文云:“正德庚辰三月丁未,都御史阳 明王守仁献俘,自南都还登此。参政徐达同行。”凡四行。其旁又有五言诗一首, 不复记忆,似即纪擒宸濠以后事也,读毕而下,复乘舟循石壁行,其洞壑之奇, 不亚上钟崖。而两壁如剪,夹一小阁,则奇险更甚于观音崖也。是时日色已晚, 风亦稍定,始命舟回,已上灯矣。余生平所历佳山水,若江宁之燕子矶,镇江之 金、焦两山,和州之天门,彭泽之小姑,黄州之道士γ,严州之钓台,绍兴之绕 门山与吼山,皆不足奇,得此而叹观止矣。(湖口)
浔阳江
九江府治后城上有庾楼,庾亮刺江州时所建,楼下即浔阳江也。城西半里许 有琵琶亭,以白香山诗得名。前榷使姜公开阳所建。乾隆五十四年四月十四日垂 晚,余尝停桡亭下。时江波漾月,柳影翻风,南望庐山,青苍不断。江上时有小 舟载妇人弹琵琶,真江行绝景也。友人周竹珊诗云:“琵琶一样听来惯,听到浔 阳便有情。”(德化)
枭矶
枭矶在安徽芜湖县西七里大江中,高十余丈,周围十亩有奇。上有灵泽夫 人庙,相传为三国吴大帝妹孙夫人殉蜀主,以黄武三年薨于此。余友王仲瞿孝廉 尝作《翳身端锓蛉嗣肀》,典雅可传。余为刻石庙中,可补裴松之注《三国志》 之阙。(芜湖)
太白楼
太白楼在太平府城西南采石山,亦名谪仙楼。楼上下墙壁间题诗几遍,有萧 尺木画壁,甚妙。咸以为画胜于诗,近亦刷去不存。(当涂)
识舟亭
亭在芜湖鹤儿山顶,俯瞰大江,帆樯四列。相传为谢宣城“天际识归舟”处也。壁间有前明方逢时、王思任题诗石刻。(芜湖)
滴翠轩
滴翠轩在芜湖赭山广济院塔旁,宋黄山谷读书处,旧名桧轩,为鸠江名胜。(芜湖)
乌江
乌江在和州东南,距江口三里许。有土山甚峻,丛木郁然。山下有项王庙, 遗像在焉,两侧以亚父范增、司马龙苴配享。后殿塑夫人像,是为虞姬也。又有 项王墓在庙后,据《史记》,葬项王谷城,安得复有墓在此乎?想前人附会耳。 读汪佃碑记,知旧时有唐李少温篆额,今不存。又一碑刻王画像半身,石光莹然 若镜,余有诗云:“不渡江东忍自亡,天心人事本难量。英雄已足称千古,香火 还留祭一方。丛木秋风余杀气,鬼磷墓雨落星光。我来鲷髓寒塘晚,惟听江流 悲未央。”(和州)
天门山
天门山在和州东南,与太平府之博望山东西对峙,中隔一江,今人谓之东梁 山、西梁山。乾隆五十四年三月廿九日,余泊舟山下,因登岸。携一仆造其绝顶, 山形秀削,石路盘纡,俯瞰大江,声喧足底,即李青莲诗所谓“天门中断楚江开” 是也。山下设游击一员,以备守御。距芜湖关不过四十里耳。(和州)
濡须
濡须山在巢县东南,濡须水所经也。《方舆胜览》云:“濡须山谓之东关, 七宝山谓之西关。”胡三省《通鉴注》:“东关即濡须口,亦谓之栅江口,当三 面之险,相传为夏禹所筑。”按东关之名,见于《三国志 魏书》、《陈书》及 《水经注》、《唐书 地理志》云巢县东南四十里有故东关是也。其地高峻险狭, 实守厄之所。余于乾隆五十二年十月六日,扁舟过此。又行数里,过踟蹰山, 《春秋》昭五年“楚子观兵坻箕山”,即此。乃披衣而起,回望濡须、龙洞诸山, 已在微茫烟霭之间。秋林堕叶,半红半黄,落日暮云,忽青忽紫,宛如一幅徐崇 嗣没骨法也。(巢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