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南明日不落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204 太子殿下的日常(一)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永历十六年(1662)的冬天,白明修在江南过了。这一年他去了澳洲、又返回到了广州,发动了西南战争,又海路进占了江南,似乎做了许多的事情。十一月份的时候,白明修从南京回到上海,而早在之前,理政院就已经全面搬迁到了上海市。

虽然广州府方面对于朝廷的搬迁还是有些不舍和失落,但毕竟就连广州人自己都知道,广州从来都没有作为都城的资历,地处岭南的广州虽然经济越发繁荣了,但是地缘位置还是太南,不适宜成为一国之都。明人都知道,在太子收复南京之后,南京应该成为新的行政首都,倒是白明修并未给予南京真正的首都身份,而是称之为旧都,由江宁改回应天府。

说起来,由于永历仍身在熙天府,所以熙天府也算得上是某种程度上的首都。只不过现在明人都务实地只知太子监国,不知有皇帝陛下,几乎下意识地都忽略了永历的存在。毕竟从永历登基开始,这位皇帝总是在不听地落跑和失败,并未有什么真正建树。而年仅十五岁的太子却不同,不仅整合各路抗清力量,收服李定国、郑成功等藩王,而且连战连胜,获取了南明今日之局面,是无可争议的雄主。

白明修留驻上海主要考虑的还不是政治上的事情,想的主要还是利用上海的优势,进一步发展江南的经济和贸易。理政院也自然开创了一番全新的局面,不仅是在广东带来了一批新培养的官员,而且白明修还补充了一大批来自系统招募的行政人才。

广东那边许多事情已经有了雏形,加上从理政院手中完全接替行政职能的省政府,从治政到发展经济已经有模有样。广东在这几个月里,已经是以五小工业为基础,开始兴建起一大批公有私有的轻重工业,成果算是相当喜人。为了让江南工业也发展起来,广东各国有企业的一批员工,又借调到了上海这边来,进行援建。

这一套完全就是历史上新中国的“全国一盘棋”和“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做法,白明修用得很是娴熟,也得益于他手中一批能力优秀的人才所支持。

白明修的案头上现在已经是累积成山的各种公文,这里面许多东西其实并不需要他亲自处理,只不过是一番汇报,白明修如果有什么意见,会做一些批示,跟原本明朝内阁的批红是差不多的做法。

在理政院的行政体系之下,内阁的权力还是非常大的,基本上真正在处理政务的都是唐北庐带领的内阁官员们。白明修作为太子监国,并不太会超越内阁直接武断修改什么政务,他更多是在军事上,或者一些经济大事上做一些要求。

白明修手中捏着一张信纸,这封是来自他的便宜老爹永历的回信。白明修基本上每过一段时间,就会非常“谦恭”地向正牌皇帝陛下写一封信,介绍一下他近期来取得了哪些成就,顺便再虚伪地表达一番想念父皇母后。永历的回信也是差不多的节奏,夸赞一下吾儿能干,大明中兴尽是吾儿之功,然后再写一些什么王皇后因为思念儿子而清减消瘦的话语。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