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以往,李氏自然会咬着牙赶路,可现在倒不好勉强了。
道上歇了好几气儿,一家人才紧赶慢赶的到了镇上。好歹是赶在晌午散集之前了,也不算太晚。
到底是靠近几个大村庄的镇子,比起陈河沟来热闹了不是一星半点的。虽说不算是商铺林立,处处繁华,但也算得上吃喝玩乐一应俱全。单是街道两边摆着摊子跟担货郎来回穿插,就可以看出,这里的确是十里八村的经济中心了。
李氏不是第一次卖柴禾,早些时候还因为自个是个妇人,不好叫喊。可时候久了,家里几张嘴嗷嗷等着吃饭,她就算再面皮撂不下去也得叫喊了。所以到了老百姓赶集上来的镇东头,就寻了户人家的墙根处停下了小车。
崔玉帮着李氏把柴禾摆好,又从独轮车边上的横木上拆下两个苞米皮编的蒲团,这才抱了三妮下车。
“娘,让虎子跟三妮跟着你在这卖柴,我先带了东西去长春堂问问。不然晚了,怕人家坐堂的大夫出诊,小二再拿不下主意收不收这药材。”崔玉倒是想带着虎子一块,毕竟是个男孩子,见识多点没坏处。可一想到自个一会儿的打算,她觉得还是自己去保险。
李氏自然担心自家闺女一个人去不行,虽说大熙朝百姓家没有那么多讲究,对女子抛头露面管束的也不严。可到底是个没出嫁的女子,姿色也不算差,万一碰上不长眼的吃多了酒的混混,只怕会吃亏的。
“要不你等会儿,娘卖了柴禾就陪你一块过去。”
“娘,眼看就晌午了,日头过了头顶就要散集了,那时候只怕人家大夫也就该走了。”
李氏想了想,只能勉强的应下了,然后说让虎子陪着她一起去,好有个照应。只是崔玉提起三妮需要人照看着的时候,李氏也没了法子。
集上人多,万一要是在她跟人讲价时候,不留神拍花子出来了,那就麻烦了。
崔玉挎着篮子直奔镇中心大槐树底下的长春堂,也就是王大爷提过的那个童叟无欺的药铺。
说起来,也不愧是落霞镇最大的药铺,两大间左右打通的铺子,铺面干净宽敞,里外都是几代药铺传承的底蕴气息。门面里正对着的就是占满大半个墙壁的药柜子。右手边上,是大夫看诊的地当,左手边则是售卖药酒的柜子。
柜台里有伙计正手脚麻利的按着方子抓药,而边上则候着几个等着付钱的病人。
崔玉进了门,就有手头上刚忙完的伙计上来引道儿。
“请问您这是来抓药还是看病?”虽说崔玉穿着不显眼,一身旧衣裙都磨的快瞧不出颜色花样了,可开口的伙计却并无半点不耐。
可见这里也常接待四下来的农家人,应该不是门缝里看人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