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徐民路和诸光路交汇处的徐泾东站一片肃然。
本应人潮涌动,熙熙攘攘的购票大厅弥漫着一股死亡的气息。
但奇怪的是,却并没有与死亡经常联系在一起的血腥味。
这也让一派凝重的气氛稍稍得以缓和。
一字排开的自动购票机,停止运行的安检传送器,空荡无人的服务中心窗口,还有一具冰冷的尸体!
一切都为购票大厅更增添了一股冰冷的气息。
“地铁是一个城市的窗口和象征,也是申城重要的交通命脉。一定要在最短的时间内破案,恢复正常运营,同时也要保证其他线路的安全与稳定。”
有些谢顶的中年男人表情严肃,站在大厅的中央义正言辞地说着。身边围着一圈身穿制服和少数几个穿西装的静静地听着,个个铁青着脸。
“请崔副市长放心,我们一定尽最大努力在最短的时间内破案!”一名身穿制服的中年人郑重地说完,向“崔副市长”敬了个礼。
副市长点了点头,拍了拍中年人的肩膀:“老汪,这里就交给你们了,我得立即赶回去向书记和市长汇报这里的初步情况。”说完,又低声嘱咐了几句身穿制服的中年人,随后朝在场的众人示意了一下,便走出了购票大厅,几个穿西装的一起跟了上去坐着市政府牌照的车子离开了车站。
“汪局,市里对这起案件非常重视啊。”不知谁在一旁嘟囔了一句。
方才对着崔副市长敬礼的中年警官便是市公安局局长汪道明。从业已经将近30年,下属说的这句话,自己岂能不知其中事态的严重性,遂不禁点了点头:“现在网络通信发达,各种传言已经散布到网上,市里如此重视此事,也是理所当然。”
说着,扫视了一圈身边的刑侦破案骨干和各部门主要负责人,沉声问道:“现场勘查有什么结果没有?”
一名身穿制服的年轻女孩战战兢兢地探了探身,手里捧着一本笔记本,看样子应该是参加工作没多久负责记录的书记员。
“汪局,据初步勘察。死者:徐晓飞,男,23岁,汉族,上海徐汇区人,系轨道交通工作人员,工作时间2年零9个月。死亡时间据法医初步判断大致在今日凌晨00:0002:00之间。全身没有一处伤痕,也没有任何搏斗痕迹和血迹,死亡原因暂时不明,需等法医进一步解剖尸体后才能证实。”
“就是说,现在一点头绪都还没有!”汪道明听完报告,紧皱起眉头,显得压力很大又有些微怒道。
在场的众人一起默然。
“汪局,现场没有搏斗痕迹,也没有血迹和其他可疑迹象,确实有点...有点奇怪,会不会...会不会是自杀或猝死?”市刑侦某队大队长马队长忍不住站住身来,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只不过有些支吾着不敢肯定自己的判断。
汪道明经手过的案件,大大小小、形形色色无数,但今日的案件确实有些蹊跷。不过,直觉告诉他表面看上去越普通的案件越是不同寻常。但从目前的现场情况来看,确实如马队长所说的这两种可能,也不好当场严厉反驳。遂思索了片刻,转头向身边的一个中年男人说道:“方处长,立即让特别行动科接手此案,其他部门务必全力配合,不得迁延,所有人的手机必须保持二十四小时通畅,每两个小时向我汇报一次案件进展!”
话虽是对着方处长说的,但明眼人都知道这是对在场的所有市公安局部门负责人说的。
方处长频频点头,娓娓是诺道:“是,是,汪局,我这就去办。”说着,便掏出手机走上出口,拨打起电话。
其他部门虽心有不甘和不服,但即是局里最大的领导指示,也无法再争辩下去,只得默然地站在一旁。
二十分钟后,两辆市局牌照的警车闪着红蓝色警灯,停在了警戒线外。
警车中鱼贯走出五人。走在最前面的是队长叶斌。年仅29岁,浓眉大眼,棱角分明的国字脸,皮肤略微有些黝黑,多起破案的经历加上刻苦专研业务的含辛,使得叶斌看起来比实际年龄更成熟老成。魁梧坚实的身形,徒然增添了几分阳刚和正义之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