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旭日悄然朝正上空“慢步”爬升着,室外的温度逐渐攀升上来,空气也开始变得浑浊起来。
七宝古镇的两条主街道上,大部分店家已陆续开张,宁静的水乡风情开始充斥起嘈杂。僻静的小街上,几家玉石加工小店也都已开门营业,街边零星的几个小摊也都各自忙碌着经营的各式小吃。
苏静和李萍仍坐在台阶上继续等待着。
但始终没有出现邋遢老者的身影,还有那张古旧的木桌。
小街上,渐渐迷漫开一阵阵粽叶煮过后仍未退散的清香味,还有糯米煮熟后的醇香味夹带着一丝火腿的肉香,引的人馋涎欲滴。
换作平时,李萍早已忍不住上前买只“嘉兴大肉粽”大口吃了起来。而此刻,心里却只有焦躁。
长时间的期盼使得一直耐得住性子的苏静也徒增起烦躁之色。
卖粽子的摊贩注意到了这二个坐在自己摊位对面似在等人的女孩,笑眯眯地推销起自己的生意来:“两位小姑娘,嘉兴肉粽、梨膏糖、海棠糕吃伐,全是现做的。”
李萍很是烦躁地冲着摊贩摇了摇手。
苏静朝摊贩看了看,是个40来岁的中年男人,包粽子的手法极为熟练,脑中突然闪过一道灵光,立马站起身来走向小摊。
摊贩老板见生意上门,顿时堆起满脸笑容,喜滋滋地问道:“小姑娘,吃点什么?”
苏静想了想:“来两块海棠糕。”
李萍依旧看着街道两端,听到苏静要买两块海棠糕,便道:“我可不吃哈,没胃口。”
摊贩老板已迅速包好海棠糕,听到李萍朝苏静这么一说,不禁有些迟疑地看着苏静。
苏静爽快地付了钱。
摊贩老板立即眉开眼笑地将包好的梨膏糖递到苏静的手里。
“老板,你是不是天天在这摆摊啊?”苏静接过海棠糕,看了看摊贩,很似顺口地问道。
“是啊,十几年了。”老板见做成生意,暂时也没其他顾客,手里包着粽子,边和苏静聊了起来。
苏静咬了口海棠糕,香甜之气顿时包裹着整个味蕾。但苏静根本没有心思去享受这出自家乡的风味小吃,继而又聊起家常道:“开的挺长时间了啊。老板,你一个人开的吗?”
李萍见不到老者的身影,便也来到小摊边上,听到苏静很有心情地与摊贩闲聊起来,似乎已忘记了老者之事,不禁大为疑惑起来。
“我和我老婆开的,今天她有点事,就我一个人。”摊贩老板显得是个质朴的老实人,对苏静这个陌生人的问题倒也不吝回答。
李萍不知苏静葫芦里卖的什么药,终于忍不住便要出口相问,话已到嘴边,却被苏静拉了拉衣角。
苏静“哦”了一声,伸手指了指两间玉石加工店中间那条很窄的夹缝角落,认真地问道:“老板,你有没有见过一个算命老伯,穿的破破烂烂的,摆了个小桌坐在那边的台阶上,昨天还在的。”苏静特别在“昨天还在的”五个字上加重了语气。
李萍这时才明白苏静买海棠糕的真正用意:买糕是假,打探是真,不由地有些佩服起苏静的“小聪明”。
摊贩老板顺着苏静指的方向瞟了一眼便收回目光,继续包着手里的粽子,边好奇地说道:“小姑娘,看你年纪轻轻的,也信算命这一套啊。”
苏静挤出尴尬得笑容,扯了个慌道:“我们只是觉得挺新鲜好玩。”
在现今的年代,尤其是在大城市,被除四旧的江湖算命早已绝迹,即便是有,也不会在大庭广众之下出来“行骗”,虽然不能不说其中不乏真有懂风水易经之人,但实在是凤毛麟角。不过,这倒让苏静的谎言显得不那么牵强。
但是,摊贩老板的眼神仍旧显得有些奇怪,苏静以为自己的谎言被看破,不由地垂下头去不敢去看摊贩老板。摊贩老板包着粽子,突然笑了几声道:“小姑娘,你是不是记错了?要饭的倒是见过不少,但是摆个小桌坐那算命的老头就从来没见过。现在政府整治市容,哪还会容许摆摊算命这档子事。早个二三十年,或许是有,可是那时我还没在这摆摊呢。”
“十几年都没见过?”苏静似在自语又似在询问摊贩老板。
摊贩老板放下手中包到一半的粽子,看着一脸呆滞的苏静,似有些生气道:“这个有什么好骗你的。小姑娘,你是不是热昏头了。”
“你才热昏头了。”李萍本已满腹焦躁,虽然摊贩老板并没有什么得罪之处,还耐心地回答了苏静的问题,但李萍听着不舒服,便露出直爽霸气的本性。
“怎么说话呢你。”经李萍这么一吼,摊贩老板真就来了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