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必讶异,
更无须欢喜--
在转瞬间消灭了踪影。
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
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
你记得也好,
最好你忘掉,
在这交会时互放的光亮!
只是,他在朗诵时,眼睛一直看着一个方向,凌秋看着那个男生望过来,又看看自己周围的女生,不知道这位大才子是向哪一位告白。
凌秋听过这首小诗,据说是徐志摩为林徽因而作的,他把自己和林徽因在英伦的邂逅比喻成在暗夜的海上偶然交汇的两点,后来因为徐志摩已经有妻子张幼仪,所以林徽因理智的拒绝了徐志摩的求爱,徐志摩就把这份爱埋藏心底,直到林徽因死去,她都是他的人间四月。
这个男生是想暗示他喜欢的女生就是自己的林徽因,是他永远的人间四月天。
只是,凌秋对这位浪漫的大诗人的爱情实在不敢苟同。因为封建的父母包办婚姻娶了张幼仪,最后非要离婚也就算了,这还可以说是冲破封建婚姻的枷锁。
后来,又与和有夫之妇陆小曼的爱情又闹得满城风雨,两人受尽坎坷最终在一起,但没当过家,只追求飘渺的浪漫两人哪知柴米油盐的艰辛,事业的不顺,生活的压力,在现实面前,徐志摩彷徨了,而陆小曼沉沦了,她用鸦片来麻醉自己。
就连陆小曼自己都这样说过:徐志摩是浪漫主义诗人,他所憧憬的是虚无飘渺的爱情,最好永远处于可望而不可即的境地,一旦与心爱的女人结婚,幻想破灭了,热情也就没有了,生活变得像白开水,淡而无味。
凌秋对此感叹,当初徐志摩和陆小曼爱得轰轰烈烈,不顾世俗和封建执意要在一起,等到如愿以偿的时候,却又······唉 ̄ ̄诗人的世界和情怀她不懂。
这是不是某些男人的通病,越是神秘、遥不可及,就越想得到,但一旦得到,神秘的面纱揭开,又失去的兴趣,得到了得到了却又不珍惜。
只是站在张幼仪的角度,她为徐志摩抚养两个孩子,侍奉他的父母,不但得不到丈夫的爱还受到丈夫的冷淡,甚至直言不讳的提出离婚。他有没有想过这样对一个女人是怎样的伤害?说白了,这个所谓的大诗人真的有些自私和叛逆,只想到自己的快乐和浪漫,不顾别人的痛苦,唉 ̄ ̄也许男人就是这样吧,对自己所爱会百般在意,但不爱的就不顾她死活。
在凌秋神游天外的时候,顾白已经朗诵完了,此时全场寂静,不知道这位有着英华高中第一诗人身份的顾白喜欢的到底是谁。
有的男生别憋不住了,好奇道:“顾白,你就说吧,你喜欢的女孩到底是谁?整这文绉绉的干嘛?”
不只是不是错觉,凌秋总觉得顾白看的是自己,她对上顾白的眼神,带着几分莫名和询问,但顾白只是对凌秋微微一笑。
“说呀,到底是谁啊?”有人催促。
顾白依旧淡淡笑着,“她已经知道了,这就足够了。”
有人嘘声四起,但许多女生却感动无比,觉得很浪漫,凌秋对此无观点,只是该吃的吃,该喝的喝。
此次的告白毕业宴到最后,被男生告白的最多的是班上的学习委员沈思思,这女孩长得甜美,学习好,算得上是每个男孩青春岁月中的“沈佳宜”的代表形象。
而我们的女主角因为和同学相处的时间少,而且和不熟的人一般保持一副高冷的形象,又因为近两年的绯闻和官司缠身,人气还真不高,但当然,也有几个是凌秋的粉丝,向她告白了。
只是,不知是凌秋的气场强,还因为真实年龄本就比他们年长所以和其他同龄的女孩不一样,那些男生们都是以粉丝身份表示会支持凌秋,根本不敢提出和凌秋交往。
本书由首发,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