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老朝雷国栋轻哼一声,而后转而望向顾琉璃对刚走过来的李长华道:“你刚说的就是这丫头?嗯,眼神清明,倒是个不错的丫头!”
“可不是么?”李老爷子走上前,指着谢老道:“琉璃丫头,这就是我的那位老友,赶紧将你那玉葫芦拿给他瞧瞧。”
顾琉璃望向雷国栋,雷国栋赶紧将手中的玉葫芦递给谢老。
谢老小心翼翼的拿着玉葫芦把玩了一番,眼睛越来越亮,看着玉葫芦接近狂热,赶紧从身上拿出一张棉布将玉葫芦圆形空间内的泥土弄出来,拿着高倍放大镜仔细观察一番,方才对身边的李老爷子道:“老伙计啊,你眼光可不如这丫头,这玉葫芦,又岂值五百万?”
周围的人都关注着谢老,这会一听谢老的话,再一次哗的一阵叹息。
李老爷子亦是诧异:“这玉葫芦有来历的?”
“这可是沛陵东翁的作品啊!”谢老语气很是轻快,爱玉成痴的他自然为能鉴定出这么一块古玉而由衷的自豪。
“沛陵东翁?是南宋的那个受到过宋徽宗赞誉,被评为天下第一刀的雕刻大师陆铭?”李老爷子眼睛一亮。
而陆铭的名号一出,周围顿时议论纷纷。
“是陆铭的作品,五百万倒是公道!”
不过也有人提出了质疑:“谢老,您如何能判断这便是陆铭的作品?据我所知,沛陵东翁较为擅长寿山石印章雕刻,他是我们南平城人(云安古称),现省博物馆与民间收藏者手中的藏品也大多是寿山石作品,那些作品与这玉雕的雕刻风格也大为不同。”
谢老哈哈大笑一声:“问的好,你看看!”谢老将高倍放大镜对着玉葫芦圆形洞内,示意刚刚那位出声的中年人看。
“沛陵赠秀长,绍兴十八年。”那中年人顿时有了发现,激动的叫出声来。
“南宋中兴四杰之一的杨万里,小字秀长,其五岁能诗,十岁便有神童之名,绍兴十八年高中进士,而杨万里的传记中也提到过,秀长与沛陵相识于微末之时这玉葫芦应是沛陵东翁早期作品,绍兴十八年,便是是杨万里即将殿试之前所刻,鱼跃龙门,意在秀长殿试高中,那时沛陵还未发迹,所以玉质不佳,至于这玉葫芦中开了一个洞,那是因为沛陵东翁本身便是想做一个玉葫芦笔洗,估计后来杨万里为了能随身携带,而改制成了一个玉坠!”谢老分析的详细,众人听了过后恍然大悟,对谢老的博学十分的佩服。
就连顾琉璃对这个老人也是由衷的叹服,她也是因为有眼睛这个外挂才知道这玉葫芦的来历,可是这谢老,却能引经据典,将这玉葫芦的来历说的分毫不差,让人心服口服。
而原先顾琉璃对自己的眼睛很是自信,自信自己可以凭借这双辨别古董的眼睛能在古完界混得风生水起,可是现在却意识到需要学得东西还有很多,而顾琉璃不知道的是这一次的醒悟,让她以后少走了很多的弯路。
“老头子的眼力,我李长华是自愧不如的!”李老爷子对自己老友的本事也是信服的。
“雷老板,这玉葫芦你还要不要,要不请您忍痛割爱给我于某人?这五百我出了!”
知道了这玉葫芦的来历,人群中立即蠢蠢欲动起来,这玉葫芦如今的价值,那可真可以说是有价无市啊。
雷国栋的脸顿时青一阵白一阵,那个出声叫价的人,可不就是自己的死对头么,他这是明晃晃的嘲笑自己方才的无知啊,雷国栋现在也是肠子都悔青了。
“七百万,还有谁要跟我抢!”雷国栋狠狠的瞪了一眼自己的对头,咬牙加了两百万。
而后转向顾琉璃表情不复方才的倨傲:“这位,呃……”
“我姓顾!”
“顾小姐,方才是我不地道,不过这玉葫芦我是真的急需要,我出七百万,怎么样?”雷国栋很多年没有像如今这么低声下气了,一席话下来,已经摸了几次额头上那不存在的汗了。
而后望向谢老道:“谢世叔,看在玲玲的面上,您老就帮我说说话吧!”
谢老叹息一声道:“琉璃丫头,给老头我个面子,将这玉葫芦卖给他吧!这玉葫芦或许能……”
接下来顾琉璃雷国栋跟李长华谢老一行四人来到雷国栋安排的vip贵宾室,而后听雷国新与谢老爷子说起了一些事情的缘由。
“什么?法器?”顾琉璃第一次听到这个词。
本书由首发,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