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红楼清宫梦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十七章 惹祸事宁国府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黛玉的神情有那么一瞬间的惊讶与感动,但那只是云淡风轻的一抹雨后阳光。子鸾虽未侍候过黛玉,但眼前的小姐依然令她感觉到了一种脱胎换骨的变化。究竟是哪里变了,她也说不清楚,但小姐眼眉间凝聚的那股子坚毅与果敢,却是太太在时从未有过的。

黛玉轻抿了一口,温度恰好合适,茶叶的味道也正是最淳厚的时候。

“说了半日,你还是没说到正题呢。”黛玉端了茶杯,漫不经心地用杯盖掩着,轻轻地吹着茶叶沫子。

子鸾又轻叹了一声,缓缓续道:“古人说‘福无双至,祸不单行’,十三阿哥的无心之举,偏巧又被大阿哥亲近的一个侍卫瞅见了。十三阿哥原本也是一番好意,没成想当天夜里十八阿哥就一命呜呼了。皇上震怒,当场便要将值守的太医,还有宫女太监,全部凌迟处死。老来丧子,这对于以仁孝治天下的皇上来说,真正可算是伤心欲绝,痛苦万分。”

“但是,作为兄长的阿哥们,尤其是太子爷的冷漠与无动与衷,令亲手培养他长大的皇上,感到特别的伤心与绝望。于是,皇上当场叱骂了太子还有诸阿哥。事情若只是到此为止,那也许就不会有废太子的诏告天下了。”子鸾的声音愈加低沉,忽然她抬头看了一眼门外,屈身向门前礼道:“见过四爷。”

黛玉正仔细聆听着子鸾的谈话,见她如此举动,下意识侧过脸来看了过去。

门首所立之人不是四阿哥又是谁呢,他那清瘦的脸庞上,除了炯炯有神的眼眸,两颊早已凹了下去,身上的天青色马褂外罩一件镶白色金边的对襟坎肩。

他疲惫不堪的眼神,带了些许的期翼,但与黛玉对视的那一瞬间,他又恢复了平常的冷若冰霜。干咳了一声,他摆摆手示意子鸾可以出去了。待子鸾跪安退出了黛玉的视野,屋子里的气氛顿时又变得凝重了起来。

“我刚从宫里回来,子鸾原是皇祖祖的人,你们谈得还好吧?”胤禛的目光开始游移,说出的话也有些语无伦次。

“嗯,还好。”黛玉原本有一肚子的话想问,但在这种氛围下她又有些不想多言了。言多必失,这是黛玉对自己的唯一告诫。

四阿哥看了看低垂着眼睫的黛玉,一种想上前安抚一下她的冲动,在分分秒秒的冷淡中终是压了下去。既然已然赞成了误会,那就随着时间的流逝慢慢改变罢!胤禛转身走至黛玉旁边的位子坐下。

“我早说过林姑娘是个聪明人,对待聪明的人自然要开门见山的好。我刚被皇阿玛放回来,可十三弟和太……二哥却依然被拘禁于内廷。十三弟是受了大哥的拖累……”,黛玉突然打断了他的话语,冷静地说道:“四爷不必说这些与民女无关的事情,况且事情的原委子鸾先前已说过了。”

四阿哥怔忡了一下,心底像被扎了一根针似的隐痛起来。难道黛玉对自己的成见就这么深吗?这是从何时何地种下的孽根呢?

他苦笑了一下,接着说道:“好,我现在就讲与你相关的事项,你听清楚了。这些时日以来,皇阿玛每日都要收到大量的参奏二哥的折子,内容无怪乎簪越礼制、收受贿赂、纵容家奴,匿藏贡品等劣迹。在这些折子当中,有一件事却与你外祖母家有关。”

黛玉端握茶杯的手不禁抖动了一下,茶水顺着杯颈流进了她的衣袖。她轻蹙眉尖想了想,宁荣二府这些年仗着贾母曾是康熙的乳母,一直颇得圣宠。即便是指婚于四爷的表姐元春,那也多亏康熙的有意照顾。自己虽呆在贾府的时日不长,但耳闻目染的也听说过些,宁府那边的珍大哥,与原太子的交情就颇深。难道是他出了什么状况?

胤禛见黛玉只是默默地听着,并不搭言,只好接着又道:“太子曾将茜香国进贡的美女私自留下,除了自己享用以外,还将其中数人赏赐给了亲近之臣下。折子上指名点姓地提到了贵府的贾珍,三品威烈将军,宁国公之后。”

黛玉手中的杯子“咣当”一声落在地下,摔成几瓣。她怔忡地看了看地下的碎瓷片,又抬眼看着正目不转睛盯着自己的四阿哥,不敢相信地问道:“此折已呈送到了皇上跟前?”

胤禛点了点头,终不忍心见她如此模样,赶紧又补充道:“此事皇阿玛已做了批示,,‘太子不法祖德,不遵祖训,惟肆恶虐众,暴戾淫乱。因被牵涉众人甚多,举国不得安,所以中止。朕不处置,尔等必自处之,否则正法。”。

黛玉背过身去,掩袖而泣道:“既犯下如此祸事,四爷独善吾身,岂非令民女难见外祖之面。请送我回去罢!”

胤禛气道:“我道你是个明白人,如何也犯起糊涂来了!你一介弱女,此刻回去有何益处?况且此事尚未定论,且看你那表兄如此自处,再下决定亦不迟罢!”

此言一出,黛玉终恢复了平静之色,她拂袖起身来,哽咽着答道:“四爷想必早已心中有数,既如此,民女静候四爷佳音就是。”说着,正经向四阿哥行了一个大礼。

胤禛的脸色也渐缓,他看着悲伤怯弱的黛玉,真想让她靠在自己的肩头,痛快地大哭一场。然而黛玉拒人于千里之外的态度,又令他汹涌澎湃的情感只能深深地压抑在心底。“你,好生歇着罢,有什么需要尽管告诉子鸾。”他不敢再看黛玉的泪水,低首向门外走去。

“你放心,这里是我的一处别院,并无他人打扰,你在这里的消息我已封锁,只遣人告诉了老太太。”手扶在门上,他沉声说完转身走了出去。

剩下黛玉一人,呆呆地坐在位上,看着窗外的两只翠鸟,一上一下地翻飞翱翔,时不时凑近颈项互啄一下对方的羽毛,那份惬意又岂是身处井底的人儿所能体会的?

题外话:脂胭的文是慢热型,呵呵,大家可要耐着性子往下看。不过,有什么想法,建议,欢迎亲们在留言栏里注明,脂胭会斟酌考虑的。

本书由首发,请勿转载!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