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一氏族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章五二五 怎么可能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看了高福瑞一阵,宋治接受了这个解释。

对他而言,也不会有更好更能接受的解释了。

就陇右战事,宋治有了最终计议:“之前北胡大军刚退,北境边关还需要大量王极境高手坐镇,以防对方突杀回马枪、入境袭扰劫掠。

“眼下边关要塞都已修复得差不多,边军可以自行戍守关塞了,北胡也没有回头的迹象,所以那些王极境也可以撤回来,去陇右襄助贵妃剿灭叛贼。”

说到这,他深吸一口气,勉强按捺住怒火:“传令给贵妃,诸王极境高手到了之后,一个月之内,必须将魏崇山、魏无羡这对贼父子生擒活捉!”

宰相陈询、参知政事高福瑞一起领命。

赵宁扫了一眼高福瑞的面色,推算出了对方的打算。

经过五年磨练激励,国战结束时,大齐明面上的王极境高手,加在一起已有三十多人,跟北胡大致持平——北胡虽然战死了很多王极境,但并没有后继无人。

孝文山之役后,赵宁未能再大规模屠戮北胡高手,对方的王极境数量又逐渐提了上来。

皇朝这么多王极境高手,魏氏一族凤翔军一军又能有多少?

双方之间的差距有若云泥。

战事不如宋治预料的顺利,他不得不加派力量,但只要从北境长城返回的王极境们赶过去,优势就会是压倒性的。

事情议到这里的时候,已经过了午时,宋治心情不太好,便趁机让大臣们下去用饭,申时过了再回来继续,他也好缓缓心境。

每每这种情况,皇宫就会赐下饭食,大臣们不必回家来回折腾。

但一些修为高绝、地位不俗的大臣,也可以选择回府用饭,反正来回迅捷,而且皇宫里的饭食,并不是每个人都吃得惯。

赵宁回了郡王府。

他在朝堂上都是个摆设,宋治巴不得他做个孤臣,不跟任何大臣来往,当然没道理吃饭还在皇宫,跟百官们混在一起。

回了府,简单吃了饭,赵宁尚在喝茶漱口,黄远岱跟周鞅便进了门。

听赵宁大致讲完陇右之事,黄远岱呵呵笑了两声:“这下魏氏可麻烦了,他们拢共就那么几个王极境,一旦面对数倍高手,这仗可没法再打下去。”

赵宁不置可否:“我看高福瑞的意思,是不会派世家高手参战的。”

黄远岱长长的哦了一声:“那还可以打一打。”

大齐明面上的三十多个王极境高手,听起来很多,其实几个大世家就占了小半壁江山:赵氏、魏氏、杨氏。

乍看这很不可思议,但只要想想国战的情况,就知道这并没什么不合理之处。

赵氏、魏氏是排名前三的将门,本就高手多、底蕴足。

国战时期,三大将们各自参与的战场大势不失,没经受太大损失不说,还给了族中子弟成长机会。

像孙氏这种国战前势力不俗,有望取代赵氏的将门,国战兀一开始,就在山海关之战中损失惨重,连麾下部曲都折得差不多了,哪里有强盛可能?

其余世家,无论将门勋贵还是士人门第,经历的战事都很惨烈,死伤无数,很多英才没成长起来,便已饮恨疆场。

反观赵氏、杨氏子弟所在的河东战场,从始至终就没经历过惨败,魏氏虽然在陇右节节败退,但也不是一溃千里,最后还稳住了阵脚。

且三家还有赵宁、魏无羡、杨佳妮这种天才,自己境界提升起来后,指点族中子弟很方便,家族受益不小。

一场国战,绝大部分世家都惨遭削弱,唯独这三家不弱反强。

其它世家的王极境高手,加在一起也没这三家多。

“即便朝廷不用世家高手,帝室加上寒门,也有二十来个王极境,其中不乏王极境中期的强者,他们要是一股脑都去陇右,这一仗魏氏能怎么打?”

周鞅不认为魏氏还能继续奋战。

黄远岱瞥了周鞅一眼:

“要是魏氏被迅速镇压,世家们都会畏惧失声,这天下又会被陛下牢牢掌控。而陛下下一个要对付的对象,必定会是赵氏。

“届时咱们连自保都不可能,还怎么带着平民百姓反抗不公反抗压迫?”

周鞅闻声一怔,愕然的看向赵宁:“殿下准备暗中襄助魏氏?!”

这是最大的可能!

若有赵氏相助,魏氏就有机会守住陇山。

两家患难与共,赵宁有这个选择顺理成章!

面对周鞅如火的目光,赵宁摆了摆手,正色回应:

“天下谁人不知,我赵氏一族家风刚正、满门忠烈,是社稷柱石?赵氏怎么可能跟割据造反、祸乱一方的魏氏搅在一起?”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