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灵气复苏的旁门祖师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七百四十一章 南洋变局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岛国学者的公允评价得到了泛东亚文化圈的一致认可, 从郑氏拿出的圣旨、册书、印鉴、赐服、仪仗等等文物来看,也可以证明郑氏确实是几百年前的明郑东宁王国郑氏后人,而且是在郑家投降后金之前就从东番岛迁移到南洋的一支宗室。

原来的吴氏庄园现在的郑氏卫城,也确实是得到过学术界公认的典型大明时期经典卫所城池建筑,还被很多建筑学和考古学等专业引为范例,比夏国境内那些或毁于战乱或被拆毁,还有那些即使留下来也被后金乱改一气的明式建筑都要更加正宗。

现在才知道,人家真的是得到大明末帝永历皇帝和鲁王监国先后册封的郑氏正统继承人,还收拢了一大批前明遗民,怪不得能有这么原汁原味的大明卫所建筑。

当然这些只是网络上一些热议,但接下来初步得到认可的郑氏的举动,却让他们从之前的一般社会新闻板块,转为登上了世界各国一贯发布国际政治与军事等重大新闻的时事要闻。

刚刚正名的郑氏宣布,三里坤南部也就是岛中北部的三个地方武装为非法武装势力,其居民长期忍受上层头目的剥削压迫,不得已向三里坤求助,决定加入三里坤成为郑氏旗下一员,郑氏将展开行动解救自己的领民。

这里面就有说法了,求助的人说想加入的是三里坤郑氏,而不是勃泥王国,不过一时间也没引起什么关注,毕竟只是所谓的难民的发言,不懂这些也正常。

所谓地方武装势力,说好听一点叫做临时独立政府,说不好听的就是割据一地的草头王,这种势力在掸国等混乱地区还有更为混乱的黑大陆部分地区最为常见。

而勃泥洲岛上因为历史遗留问题,曾经有着数百上千的土著部落存在,现在还有原始部落保留,再加上岛中部和南部的山区、雨林与沼泽地带是人迹罕至的禁地,普通人根本难以在其中生存,因此这些危险区域之间的一块块相对不那么危险的地方,就成为了土著、黑户和犯罪分子等存在的避风港,逐渐形成一块块聚集地。

经过近百年的发展,如今这混乱地带经过周边国家粗略的统计,已经有着将近十万的人口。

这些人口分成大大小小近百个组织,其中人数多的有上万,人数少的几十个人的势力也是有的。他们在这片混乱区域互相争斗,有火拼兼并,也有大势力散伙分出好几支新势力,还有一些国际上的雇佣兵或者其他灰色、黑色组织的手伸入其中。

可以说是复杂程度是让当初联合国来的统计人员都觉得头疼的问题,当初那些人前来了解岛上混乱地带的情况,也只是粗略的进行统计了一番,根本都没敢深入。

而距离那时已经过去十几年,现在的混乱地带跟之前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变。

那三家被突然宣战的武装势力自然都十分气氛,同时也不甘失败,纷纷发表言论指责郑家入侵,并不承认有压迫民众的说法。

不过这三家武装势力都不是什么正经人,有些类似掸国和夏国等邻居之间的三角地区那些地方势力,往往一个村庄都是被那些人占据的老巢,他们最常见的生计就是泛读和进行其它的犯罪行动。

再加上他们这样的草台班子本来也不是什么受到国际认可的国家、地区政权,所以在一些苦主现身说法在媒体上一番哭诉之后,郑氏的行为顿时获得了世界各国在民众层面的大部分舆论支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