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重生之骄阳似我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292章:李阳的格局(求追更银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面对刘奎峰抛出来的问题,李阳是心思急转。

他清楚的知道面前的这位副省长的分量,主抓经济和发展改革工作,并分管财政和审计等多项省内财政大权。可以说在经济建设这一块,刘奎峰拥有的决定权相当的大。

大到什么程度?

不夸张的说,面前站着的这位裤腿上沾满了泥巴的小老头,现在做下的一个决定,甚至有可能影响未来五年甚至十年的经济发展,千万人未来的命运。

而当下的九七年是个什么阶段?

正是省内在经济体制改革进程中所处的关键年!

在原本的历史中,龙江省的经济体制改革其实是很曲折的,一方面作为中国的老工业基地,当下省内的重工产业占据比例相当之高。可以说,即便是现在南方率先开始了经济体制改革,走了市场经济的道路有差不多五年的时间,但是在经济发展总量上,龙江省作为老工业基地中的二哥,依然不输于南方发达省。

可是另一方面,正是因为龙江省的工业底子太厚国企占比太多,而且市场化浪潮进行的不够彻底,在南方沿海多省纷纷打破计划经济的桎梏,全面向市场经济转型的时候,东北这边的改革步伐落了后。

一步慢,步步慢。

从97年开始到08年的这十一年,在南方各省都已经完成了产业升级过程,开始享受市场经济带来的累累硕果时,东北三省却已经因为错过了最佳的产业升级转型时机,又被国企体制下所养成的,人浮于事的作风所拖累,彻底的沦为了共和国的经济吊车尾。

站在后来人的角度看当下,李阳不免觉得这里面有刘奎峰这样领导的责任。

但是这些话,他是肯定不会说的。

而且对于未来东北什么样,李阳也并不强求去转变什么。

他不是个特别博爱的人,对于自己的父母和街坊邻里,他会毫无保留的去帮扶。那是因为李阳欠了这些个体太多的情谊没有来得及偿还,就被命运的黑脚一脚踹回了这个光怪陆离的旧时代。

但是对于其他人,他并没有这种感情。

如果说在不妨碍自己利益的情况下,他倒是乐于为家乡人民做一些改变的。可面对刘奎峰这种上位者,在不知道自己那句话说错就会万劫不复的情况下,李阳绝对不会贸然的选择去跟这位省五号人物,堂堂主抓经济的副省长去讲什么大道理。

那不现实,也不明智。

“你这个小伙子,怎么不说话?刚才不是挺能说的吗?怎么,我问你的问题触及到了什么忌讳不成?”

见李阳低着头不说话,站在厂房门口看着远方广袤土地的刘奎峰嘿笑道:“还是说,你觉得有些话当着我的面不好说?”

“哦,没有。”

在刘奎峰的催促下,李阳赶紧抽回注意力,淡淡一笑后回答道:“刘副省长这话倒是把我给问住了,我就是一个搞企业的,平时想的都是怎么赚钱,怎么扩大生产规模,然后怎么能够赚更多的钱。您这一下子问我企业和企业之间的差距,我一时半会还真不知道从哪儿说起。

其实真要我说的话,森工建材厂其实也不错,发生今天的事情,在我看来其实只是管理和模式方面有些混乱造成的,你说他没有发挥出产业活力,我感觉也不客观。毕竟,他们那面不是也带动了很多的下岗职工再就业嘛。创造更多的工作岗位,这也是产业活力的一种。”

很显然,李阳这种模棱两可的回答,不是刘奎峰想要听到的。

他无奈的摇了摇头,用手指点了点李阳的鼻子尖:“你这个小子不老实。刚才我看你眼睛滴溜溜的转,肯定是肚子里有慢慢一下子的话要说。

怎么,你是害怕今天你和我说的话传出去,让森工那面听到,回头找你麻烦不成?那你大可放心,我跟你保证咱们今天的对话不会被转述出去,我就是今天在看到了森工建材厂的情况之后,心里面堵着一团窝火,想要听听各个方面的意见。

刚才赵副市长在森工建材厂发生火灾的仓库前面跟我说了一些,我感觉心里面舒服了点。但是又觉得这个心结没有完全解开,所以才到了你这里。在看过了你们的生产情况之后,我心里是真的非常高兴。”

再一次回身看了看工人们正在忙碌,生产线发出轰隆噪音,仿佛一个全力奔跑的钢铁巨人般着的生产车间,刘奎峰摊了摊手:“你看,你们没有森工建材厂那面优质的木材原料,原本最赚钱的木方出口生意做不了了,所以想到了利用技术来弥补这个缺陷,努力的寻找出路和方向。最终和东北林大达成了战略合作,引进了林大的人才和知识专利设备——这是把内功先给修好了啊。”

“而修好了内功之后呢?我听赵副市长给我介绍说,你这个企业老总又亲自的带着团队去了一趟沈洋,在那面参加了木材产品展销会,并且在展销会上大放异彩,首批就拿下了二百多万将近三百万的订单,为工厂打开了初步的销路,搞出了很大的动静。

甚至我前几天看报纸,都看到了你们绥远参加这个展销会的消息。这相当于什么?这相当于是内功修好了,又练就了一套剑法。我负责的就是经济建设工作,说实话省内像你们绥远这样规模的企业,很常见。占地这么点,草创班子,勉勉强强算是规模以上,我是瞧不上眼的。但是能够散发出这种活力的企业,省内并不多见。

所以我很想知道知道,你们是怎么做的,是怎么想的,这些想法做法里面,有没有值得提取,值得在我省的企业之间推广学习的东西。”

一口气和李阳说了许多,刘奎峰最后两手一摊。

“话我已经跟你说明白了,怎么,还得让我这个五十多岁的人管你叫声先生,你猜肯倾囊相授不成?”

“刘副省长言重了。”

刘奎峰把话说到这个份儿上,李阳赶紧做出惶恐的样子,连连摆手。

又一次思衬了一番,李阳抿了抿嘴唇,道:“其实刘副省长,森工建材厂走到今天这个地步我并不意外。”

“哦?”

见李阳终于肯松口,刘奎峰来了精神:“怎么说?”

“您既然已经知道了我们绥远和森工那面的恩恩怨怨,那我也就不瞒着噎着了。”

李阳狠了狠心,毅然道:“首先就是这个项目,本身就不是真真正正冲着为社会创造利益而去的。森工建材厂的成立里面有着太多草率的决定;没有进行过市场的调研,没有经过认真谨慎的思考。

只是觉得说有日本人的投资,有日本人给提供市场销路,这个项目就这么定下来了。您是知道的,谁有都不如咱自己有。当一个企业连最基本的市场都被别人控制的时候,你说这个企业本身能有什么出路?

现在和日本人合作,生产的东西能够销售的出去。可是万一哪天日方企业出了问题,或者说是在经营过程中有什么冲突不得不分道扬镳呢,那个时候这个项目何去何从?”

刘奎峰一愣,随即颇有感触的点了点头。

“确实,这个项目从根上来说,就已经歪了。虽然现在还没有明确的证据,但是这样的事情我见过不少。这里面值得调查的蝇营狗苟,怕是不会少。”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