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人谁不知道四皇子是个刻板守礼的,她既然成了侧妃这辈子都没有前进的余地了。她心里很明白甄皇贵妃是见不得她和六皇子暗生情愫,宫里谁人不知六皇子极有可能是下一任皇帝,那么势力拉拢就必不可少,而她自己不过是个五品官的女儿,再加父亲几十年窝在工部毫无建树,怎么都不可能成为六皇子的助力。
在宫中的时间越长她就越明白荣国府的继承人是她的大伯,当初进宫若不是打得荣国府的旗号她怎么可能被分到太子东宫,当年和她一同进宫的朝中重臣之女,或是封了妃或是做了皇子正妃,还有的被赐婚做了正室嫡妻,只有她们一些官阶不够的才会选为女史。
可她不甘心又能怎么样,现在她只能庆幸自己是侧妃,她来了不过几天就知道四皇子是绝对不允许以下犯上的,想到那恃宠而骄的侍妾给她下马威,结果第二天就消失不见了她只有恐惧得份,所以在听到周瑞家的带话竟轻松了许多。
“什么也不能做,什么都不要做。”贾元春重复了一遍贾母的吩咐,觉得身上的包袱都缩水了不少,连日来的压抑也散了不少,“到底是老太太,想得就是深远。”她还记得离宫前夕甄皇贵妃的教导,说白了就是让她做眼线耳目,但是她初来乍到能做什么,就是能做日后风光的也不会是她。
侧妃说得好听不过是甄皇贵妃的一句话而已,说好听点是被赐进府中的,其实就是在四皇子请安的时候被赏的。而四皇子带她回来后便把她安置在了琉璃院,因为没有圆房还被院子里住得侍妾来了个下马威。
好在四皇子府是不允许以下犯上的,那个恃宠而骄的侍妾当天就消失了,如今都第二天了四皇子还没有踏进过她的琉璃院,更别说把名字添进皇家玉蝶了,好在等来了老太太的口信,想来四皇子看在荣国府的面子上会宽待她的,否则这人进不进的来还是两说。
周瑞家的看贾元春明悟的表情,接着说道:“老太太说当务之急是在四皇子府站住脚跟,其他的留着日后图谋。”此次来的人本该是大老爷跟前的人,不知道怎么被王夫人知道了万般祈求之下这才换成周瑞家的。
而周瑞家的一进皇子府就被吓着了,荣国府再怎么富丽堂皇也比不上皇家的庄严肃穆,她一路上光顾着稳定心绪了,如今看到大姑娘和抱琴两个人这才算放下心来。
还能图谋什么呀,图谋不图谋的她只能做个侧妃了。贾元春虽然一再安慰避免了老死宫中,或者被放出宫的结局,可这心里还是涩涩的,若是跟了六皇子以她的才智心计怎么都能拼一拼,可是在四皇子府她还真不敢放肆,至少目前不敢。
“这是府里给侧妃备的。”周瑞家的看贾元春没有她刚进来时的紧绷感了,自个也轻松了不少,忙着从腰间解下做工精致的荷包双手奉上,“府里本想着给侧妃送几个得用的人,只是老太太说内务府的人手不宜动,这些是让侧妃日后收用些用得上的人。”
“劳烦老太太和太太费心了。”贾元春看着上面绣着桂花,比一般大了些的荷包,示意抱琴接过来“老太太说得甚是,蒙娘娘垂怜人手都配足了,确实不好冒然送人进来。”
再规矩的地方都避免不了有那些个狗眼看人低的,她这样直接从皇宫中被带出来的根本就带不了多少东西,嫁妆什么的更别想了。倒是婆子丫鬟甄皇贵妃都给配齐了,还添了一些布料衣裳和首饰,银钱却是她在宫里攒下的,可是三年又能攒多少,这个世界上也只有家里人能这么念着她了。
“家里的人都好吗?”贾元春的心里热乎乎的,也有了叙旧的心情,“说来宝玉也进学了,不知道学的怎样?”
“老太太老爷和太太都好得很,宝二爷聪明灵秀,诗词歌赋手到擒来,是有大造化的。”周瑞家的看贾元春露出高兴的神色,急忙把二老爷清客夸过贾宝玉的话学了一遍,同时还点出了老太太欲和姑老爷家结亲的想法,同时告知太太的想法。
“林姑父吗?”贾元春怔了一下,若不是周瑞家的提及,她都快忘了她还有个素未谋面的姑姑,没有完全忘记是因着母亲儿时对姑姑的不忿,这么一说原来她的姑姑已经仙去了,而且只留了个女儿目前养在老太太跟前。
“姑老爷原为兰台寺大夫今任扬州巡盐御史,老太太觉得订下林姑娘可以得到姑老爷的助力,可是太太……”周瑞家的组织了一下措辞,“那林姑娘确实体弱,亲口所言会吃饭时便会吃药,如今在府里不过十来天便吃了不少的汤药。”
原来林姑父就是六皇子口中那个不接受拉拢的扬州巡盐御史吗?她跟在甄皇贵妃跟前多多少少知道些江南的事情,江南可是甄家的大本营,而从他们母子间的对话中推断出六皇子对扬州巡盐御史的不满。
“太太思虑甚是,当家主母哪能伤风悲秋的,再说宝玉现在才七岁多点还小着呢,好好读书奔个前程才是最要紧的。”她能指望的便是宝玉的出息,只要宝玉能在朝堂上占领一席之地,她在四皇子府才有好日子。
目前林家这亲是不能结的,若林姑父冥顽不灵,六皇子登基后肯定是要清算的,思及此,贾元春便隐晦的提醒道:“六皇子出自江南甄家,也不知道同林姑父的关系如何,毕竟老太太说过甄贾可是老姻亲了。”
周瑞家的能在面慈心狠的王夫人手底下讨生活,察言观色那是基础本领,她看出贾元春眉目间的不愿,也能听出话里的玄机,于是点头应下,“这段时间太太一直惦记这姨太太家,姨太太拉扯着一双儿女很是不易。”
贾元春知道周瑞家的说的嫁入皇商薛家的姨妈,只是,“皇商的名号听着好听,士农工商才是实打实的,若太太惦记接来小住即可,将来宝玉若有了功名结了贵女的亲,也可给表妹找个好人家。”她是真不知道太太在想什么了,林表妹好歹是二品大员之女,勋贵之家娶个商女是想给人留笑柄的吧。
“老奴一定将侧妃的话传到。”看来大姑娘是哪个都不愿意了,周瑞家的暗自记下心想着回去要面对的暴风雨苦了脸。主子恼了遭殃的可是他们这些下人,毕竟大姑娘可是皇子侧妃,说起来荣府众人都要行礼的。
“姑娘,时辰到了。”抱琴深知四皇子府制度森严,看到桌上的沙漏小声提醒道。
“这么快吗?”贾元春失落了一下,难得听到家里人的事情,这么快就结束了,不觉小小的叹了一口气,“本想着知道点府里的事情就好了,岂知听了后心里更难过了。”
“侧妃宽心,日子还长着呢。”周瑞家的站起来告退,“老奴这便回去了,侧妃好好保重才是。”
“也好,来日方长,抱琴你去送送嬷嬷吧。”贾元春看二人离开表情瞬间放空,老太太您不是说过我和宝玉都有大造化的吗,有着元月初一这么好的寓意却偏偏配给了四皇子,四皇子已经有了两个嫡子一个庶子一个庶女的,她就是再生个孩子又能怎么样。
表情放空沉浸在自己世界的贾元春没有注意到自己房间的响动,而弄出响动的人则是长舒了一口气直奔四皇子书房。
“殿下,这是侧妃同荣府下人的谈话。”原来藏匿偷听的是四皇子的暗卫,专门负责护卫皇子府与打探情报,而四皇子府中的暗卫全部用丁开头,自丁一依次排序至丁十九,此次负责盯着贾元春的是丁三。
“虽然是个明白人,但是心太大。”四皇子徒禛因着废太子一直低调行事,当然低调不代表两耳不闻窗外事,不管谁做皇帝他都要全身而退才行。
虽然是个皇子就会对皇位感兴趣,但他是对父皇的薄情是不抱任何希望,他也不想成为夺嫡的牺牲品。瞧瞧宠了几十年的太子还不是说废就废,就算父皇隔三差五的探望也掩盖不了骨子里的薄情。
训斥大皇兄捧起了六皇弟,更是让他对父皇的薄情有了更一步的认识,可惜权术可以玩弄,但人心是不可愚弄的,瞧瞧六皇弟的动作,是不甘心做挡箭牌了,他现在只要等着就可以了,在年老的皇帝跟前显示自个年轻气盛,那下场是绝对好不了的。
“倒是没想到林如海拒绝了六皇帝,本殿还以为送女上京是给六皇子表态。”徒禛也曾下过江南,知道林如海是坚定的保皇党,所以他并没有在意。因此当他听到林如海之女上京的消息才会认为此人是在表态,没想到真的是因为想让女儿受教养,只是这教养问题,徒禛好笑,那荣国府还有教养可言吗?
“林如海那里需要属下做什么?”
“看看林如海怎么做吧。”徒禛将手中的纸张浸在水盆里,笑了笑,“订亲与否便是他的态度了,希望他的脑子还清醒着。”
☆、第十二回终于进学
周瑞家的从四皇子府中出来,急匆匆的赶回荣国府,直奔贾母住的地方,将贾元春所说的话如实回禀了老太太和二太太。
贾母听完后没有言语,只是细细思量了一番。黛玉年幼女婿又已过不惑,虽然信中对两个玉儿的婚事只字未提,但她一直以为女婿送了女儿上京是表明支持六皇子的,可现在听元春的意思女婿的态度却是暧昧不明,一旦六皇子登基以后的事情还真说不准。
“老太太,宝玉虚岁不过九岁,说订亲的事情是早了点。”王夫人看贾母不言不语,忍不住说道:“现在元春贵为皇子侧妃,以后说不得就是亲王侧妃,给宝玉找个京中的贵女也不是不可能的。”王夫人很清楚自己虽然掌着荣国府的家,但名不正言不顺,宝玉的造化还在以后,现在的宝玉在外人的眼中不过是个五品官的儿子而已。
贾母闻言没有说话,她知道二儿媳不喜欢外孙女,可这缘由却实在让她猜不透,不过二儿媳的话也有道理,女婿是二品大员不假,就一点不好,单支独脉的对宝玉的帮助实在有限,黛玉也没个兄弟帮衬实在势弱,只是想到林家的百年积累心中总有些不舍。
“那就按侧妃说的,再等等吧。”贾母也想等等林如海的明确答复,现在还是先让两个玉儿好好处着,好歹是条退路。
“侧妃不是说要宝玉好好读书吗,儿媳想着是不是将宝玉挪到外院去。”王夫人的女儿儿子医生下来就被抱到了老太太跟前,想培养感情都找不着时间,听着女儿要宝玉读书的话恨不得让儿子离贾母和贾敏的女儿远远的。
“外院都是小子,粗心大意的哪能好好照顾宝玉。”贾母一听就知道二儿媳打得什么主意,宝玉都进学一两年了也不见二儿媳说外院的事情,怎么她的黛玉一来就想着把宝玉搬离了。
贾母明白元春让宝玉读书上进的意思,四皇子的正妃郭氏是帝师郭恒的嫡亲孙女,地位无可动摇,侧妃石氏是太子妃的庶妹,自太子被废后便沉寂了下来,其他的妾侍之流不过是些小人物。贾元春出自荣国公府也不差,差得就是二房的势力了,宝玉是元春的嫡亲兄弟,读书上进了才能助元春在四皇子府站稳脚跟。
“宝玉身边可是有不少丫鬟伺候,带些贴心的到外院便是。再说老爷身边有不少清客,宝玉若有难处还能得到一二指点,老爷也能看到宝玉的学问精进,一举两得。”王夫人据理力争,她不想让宝玉跟林黛玉亲厚,更想让宝玉和贾母隔开,只要儿子搬离此处,她便能趁着儿子还小好好培养感情,将来才不至于离心。
自古以来婆媳相争的就是儿子孙子的敬爱,王夫人不得贾政喜爱自然不会丢掉儿子的敬爱,只有儿子才是日后的依靠,因此只要有机会她便想着将儿子同贾母隔离。再加上现在贾母院中的林黛玉,她更要让儿子同自己好好亲近,将来若真的拧不过贾母迎了林黛玉进门,她也不希望儿子只听贾母和林黛玉的。
若说王夫人为何不喜林黛玉,根源在贾敏那里。想想贾敏若不是才貌双全,岂能和有探花美名的林如海琴瑟和鸣几十载。再想想王家奉行的女子无才便是德,做姑娘时两相对比可不就是相看两厌,不喜黛玉也是人之常情。
贾母听着王夫人的一大堆理由不满起来,说得冠冕堂皇还不是想要隔开两个玉儿,不耐烦的说道:“行了,行了,宝玉读书的事情你就不用管了,宝玉身子弱身边有着丫鬟才能照顾好,留在这里我还能害了自己的孙子不成。”
王夫人本想再争一争,却看到贾母已然沉下来的脸色,不禁瑟缩了一下,做姑娘时可听母亲说过婆婆的厉害,君不见这府中除了贾赦贾政贾敏再无子嗣,只好偃旗息鼓祸水东引。“环哥儿和琮哥儿差不多大小,儿媳已经让环哥儿进学了,可这琮哥儿怎么办?”
“老大家的确实不象话,但是你又能好到哪里呢。环哥儿才进学多久,就得给你抄佛经,你倒是好意思说老大家的。”真当自个老了就什么都不知道了,贾母轻飘飘的揭露了王夫人对贾环做的事情,意在警告王夫人的手伸得长可以,太明目张胆了那就不行。
“儿媳,这,儿媳也不好拒了环哥儿的孝心不是。”王夫人顿时觉得冷汗浸湿了后背,也不敢再提宝玉的事情了,“儿媳那里还有些事,这便告退了。”
“既然你管着府里,那琮哥儿进学的事情便交给你了。”贾母摆摆手,“行了,下去吧,人老了精神就跟不上了。”
王夫人深切的感受到了老姜弥辣,把自己的小心思都收拾了起来,又是那个吃斋念佛慈眉善目素有美名的王善人。
至于被牵扯进来的贾琮得知自己可以进学了,他本人还没怎么样,倒是院子里的丫鬟都兴奋起来了,一个个都开始倒腾进学要用的东西,不过令丫鬟们沮丧的是没倒腾出多少有用的东西。
贾琮想着能进学是件好事,在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古代,有个功名才能咋这个世界立足,不过他只记得贾宝玉最后当和尚了,是看破红尘了还是为逃避罪责他不得而知,若是后者他作为袭爵的大房庶子怕是不会有什么好下场,王熙凤的破席裹尸说不得就是大房下场的缩影,总觉得未来堪忧啊。
“三爷,衣服旧了不说还有些都破了。”清月将柜子里的东西全部翻了出来,这才发现在邢夫人的克扣下,倚兰院没有添置过任何东西,就连原有的衣料都不能用了。
“文房四宝倒是有,不过是姨娘留下的旧东西,能不能用还是两说。”清荷隐约记得姨娘识字,得宠的时候老爷为讨姨娘欢心赏了几套文房四宝。
“还得做个书袋。”吴嬷嬷无疑是倚兰院中最高兴的人,她虽有夫君留下的书本字帖,但是才学有限,启蒙还可以,想科举就得接受系统的教育。
“最大的问题是三爷怎么去学里。”春桃叹了口气,“也不知道太太会不会匀个轿子出来,总不能让三爷走着去吧。”
“春杏身强体壮的,干脆由春杏背着三爷去学里好了,还省得看大太太的脸色了,花钱好比割肉呐。”清荷是丫鬟中最小的,其他人也纵着她,因此心直口快的程度比其他人加起来都深。
“是”春杏因着身材容貌总是沉默寡言,是几个人中最不善言辞的。
坐轿子,背着。贾琮黑线了一下,将未来可能遭遇的下场抛在了脑后,反正还有十来年够他谋划了,还是先解决眼下的事情要紧。他可是记得倚兰院离侧门也不远,而义学距贾府不过一里五百米,每天走一走刚好锻炼身体了。坐轿子什么的还是免了吧,怪不得书生都是用手无缚鸡之力形容的,这么懒下去骨头都软了,于是开口打断了几个人的讨论。
“我走着去便好,还能锻炼身体,就算累了不还有安乐和喜乐。”贾琮没有在意那些破旧的衣料服饰,末世里衣不蔽体还见得少吗,有条件了享受享受,没条件了他也不挑剔,从中找了几件看得过眼的衣服和几块布料。
“说得也是,奴婢差点忘了他们两个。”清荷不好意思的笑笑,外面的事情还有小厮打理,是她钻了牛角尖了。
“所以说你们只要管好倚兰院就行了。”贾琮想到吴嬷嬷被克扣的月钱,替宋世伦留了些布料,总不能自个衣着光鲜,书童破衣烂衫,这反差可不是什么好事,于是指了指他找出来的衣料,“那些布料还能做几件换洗的衣服,奶娘也拿块布料好了,剩下的拼个两个书袋,我和世伦一人一个。”
“谢过三爷。”吴嬷嬷来到倚兰院也是无可奈何之举,她只盼着儿子能出人头地接她出府,因此对贾琮说上心却并不尽心,如今看着贾琮小小年纪别有一番风度,想着将来儿子说不得还要仗着贾琮荣国府大房三爷的名号,于是便添了几分心。
“三爷别忘了谢过老太太和二太太才好。”采青的心从来就不再贾赦身上,当她知道自己和妹妹被老太太给了贾赦时是百分不愿,贾赦算什么,她们两个真正在意的是在正房住着的,将来袭爵的贾琏。
真是烦死了,府里的人都是些什么玩意,整天就想着攀高枝抱大腿,脚踏实地的挣个自由身做个正室不好吗。他可是知道古代的妾可通买卖,真不知道这些人为毛要削尖了脑袋争着给人做小,他可是庆幸自己有几个自立自强的丫鬟。尤其是他进学不过是因着后宅争斗的结果,难道他要感谢这些人的勾心斗角吗,还不知道邢夫人得知又该出什么幺蛾子。
其实这样的大户人家一般不会发卖姨娘通房的,除若是谋害人命,私通外人,也是一条白绫了解。说到底就是个面子问题,因此得宠的姨娘通房那是风光无限的,所以大户人家的丫鬟怎么可能到外面过穷日子。
“那你和采兰代爷去叩头好了。”贾琮真是腻歪了这些勾心斗角的事,从末世而来的他是不可能轻易交付信任的,更不要说这些总有一款适合背叛的外人。看着面露期盼的姐妹二人也是不耐烦的很。想着要是你们有门路离开最好,省得他又得想法子毁尸灭迹,麻烦的事情他一点都不想做。
“采青遵命。”采青欢喜的拉着采兰离开了贾琮的屋子,想着自己怎么求老太太让她们姐妹回正房,却没注意采兰的若有所思,依旧兴高采烈的说道:“妹妹,我们走走门路说不定就能回正房了,再努力努力说不定还能做个小主子呢。”
“姐姐,难道你没有注意三爷的用词吗?”采兰听得真真的,贾琮对着那些丫鬟可是用我字的,偏对着姐姐自称了爷。可是采兰却没有注意到那些丫鬟都是自称奴婢的,可是采青却是自称名字,自然会惹得贾琮不爽。
“那又怎么样,我们初来乍到,自然是想给我们下马威了。”采青并不在意,“我只希望趁着这次机会能调回主院,你看看那倚兰院破败的样子比下人住得地方还不如,我们留在那里能有什么好前程。”
而屋里的人看到从来到倚兰院就嫌这嫌那的人终于滚了,面上也是如释重负,老太太跟前的人她们也不想得罪,能不起冲突自己离开她们还巴不得,若是回来了就说明这两人是弃子了,她们也就不用客气了。
“我们似乎忘了最重要的是三爷的月钱。”春桃一拍脑门,终于想到有什么事情忘记了,没有月钱可怎么结交同窗。
众人闻言面面相觑,顿时鸦雀无声,齐齐看向贾琮,一分钱难倒英雄汉,三爷手中无钱得让人笑话成什么样子。
“我已然进学,太太不会太过分的。”贾琮看着众人担忧的样子笑了笑,只要能出府他就能弄来钱,所以他对宅斗唯一满意的结果就是这个,终于可以了解外面的世界了,整天窝在四四方方的小院子他的手实在是痒痒得很。
☆、第十三回初进义学
当贾琮可以全副武装进学已是三天后了,而这三天里采青和采兰因着代贾琮叩头的缘故,被老太太直接赏到了倚兰院。
也是两姐妹没有看清楚自个的身份,老太他再怎么不喜邢夫人,也不会因为两个可有可无的丫鬟斥责邢夫人,好歹贾琮是个主子,难不成区区丫鬟还要挑主子不成。
“瞧她们那心不甘情不愿的劲,当我们喜欢她们两个吗,整天做出大小姐的派头给谁看啊。”清荷不屑的撇撇嘴,提高了嗓音指桑骂槐的说道:“做丫鬟最要紧的就是认清自己的本分,别整天想些求不到的东西。”
“你说什么,你有胆再说一遍。”采青拉高的嗓音冲着清荷嚷了起来,“就算我们离不开这个破地方,那也是老太太的人。”
“是被放弃的人吧,要不然能到我们这破地方。”清月重重的咬着破字的音,这里再不好也是她们这些人的栖身之所,别的地方倒是好谁要吃里爬外的丫鬟,这两个人若是再不认清形势早晚也落得春露春雨的下场。
“姐姐,别说了,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采兰一想到老太太的话就一阵悲凉,在邢夫人的眼皮底下本就不好生活,如今到了被邢夫人苛待的倚兰院还能有什么好日子,若是回了正房还好,以前邢夫人还顾忌着她们两个是老太太赏给贾赦,如今在倚兰院还不给了邢夫人正大光明的理由,唯一能庆幸的是二人的卖身契在老太太手中,任何人都不能随意发卖她们。
采青也不是真蠢,她只是气不过而已。老太太那里她不敢有怨言,在倚兰院她又有什么可怕的,若不厉害点早晚让人欺到头上。所以采兰这么一说她也就顺着台阶下来了,面上依旧是气哼哼不平的模样。
采兰看采青依旧有些别扭的模样,心中明白姐姐的心思,于是歉意的朝着清月笑了笑,“月姐姐见谅,姐姐这几日还没转过弯来,过见天就好了。”
“就算转不过弯,活还是要干的。”春桃从贾琮的屋子了出来后吩咐道:“三爷要去学里了,你们两个跟着我熟悉熟悉春雨和春露的活计吧。”春雨管衣春露管住,这两个人是怎么样的人剧从这活计开始吧。
“就听春桃姐姐的。”采兰拉着采青行了个礼,她们现在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贾琮在屋里听着外面的吵闹,不受任何影响的用完了早饭,倚兰院的人不需要多聪明但是一定要识时务,听这两姐妹的话却是聪明有余,时务还是有些认不清,不过他并没有放在心上,目前他想保全的只有自己,顺带让那几个为他着想的人过上想过的生活。
“奶娘,院子就交给你了。”贾琮看了一眼等在旁边的宋世伦,宋世伦今年七岁,个子比贾琮高了一大截,被吴嬷嬷养得颇有大家公子的风范,同以前的贾琮一个天上一个地下,所以说忠诚什么的都是有限的,不过现在不是计较的这个时候,移开眼神看着吴嬷嬷,接着说道:“世伦就交给我了,奶娘尽管放心。”
“放心,放心,奶娘有什么不放心的。”吴嬷嬷整理好了两人要用的文房四宝,笑眯眯的摸了摸儿子的头,“跟着三爷好好用功,别给三爷惹事知道了吗?”
“知道了,娘。”宋世伦背好自己的书袋,顺手将贾琮的书袋也抱了起来,娘说过做书童就要有书童的样子,他都记着。
贾琮很满意宋世伦的上道,不过他走路锻炼这条被腰斩了,也不知道那邢夫人哪根筋搭错了,真给他匀了顶轿子,当然轿夫是没有的,他真该庆幸自己还有两个小厮,虽然其中一个智商有问题,好在不影响体力。
“走吧,得去给太太们请安了。”在末世的十来年,对长辈的界限模糊了不少,就像他觉得什么老太太、大太太、二太太,就是一群年龄比他大,求得太多还求之不得,做得太少的后宅怨妇,不斗个嘴耍个花招似乎就对不起自个的身份。
说是请安不过就是在屋外问个好,至于磕头还是免了吧,反正被磕的人也看不见,看见的也没必要说,告主子的状可是要打板子的。
“三爷,奴婢备好了晌午的吃食,已经交给安乐了。”春桃出来就是为了把准备好的食盒交给安乐带着,看到贾琮出来急忙行礼道。
“各自去忙吧,守好门户。”贾琮懒得看那两个心比天高的丫鬟,府里这样的丫鬟太多了,看习惯了无视就好,若是吃里爬外他也不介意清理,只要相安无事就好。
马马虎虎的给邢夫人和老太太请了安,便坐着轿子晃晃悠悠的出了荣国府,那名义上的便宜爹可是从来没有人去请安的,醉生梦死的被打扰了。遭殃的还不是请安的人。
于是贾琮便心安理得的省略了贾赦,耳边听着轿子外此起彼伏的叫嚷声,掀了轿帘去看却是空无一人,然后就囧了,他忘了自己的五感敏锐了,这些小贩怎么也不敢在荣国府跟前叫卖啊,控制着自己的异能回归正常人的状态。
“三爷,到了。”安乐放下轿子打开轿帘,伸手扶着贾琮出来。一里五百米不过七八分钟的时间,况且贾琮是个小孩子能有多重,他和喜乐两个人很轻松的就到了义学。
贾琮下来轿子发现二人直接把他抬到义学里面了,正对着教室门口,“你们两个玩去吧,只下学了准时来接便是。”
“小的记着了。”安乐以前都是跟着别人偷偷出府的,现在能光明正大的逛街他可是高兴的很,眼疾手快的拉住一脸好奇想往里冲的喜乐告退了。
贾琮则带着宋世伦进了教室,很显然他来得早了,整个屋子里就讲桌上一须发皆白的老头和老头眼皮子底下一脸痛苦的青少年,两人看到他的时候则是一脸的惊讶。
“贾琮见过先生,见过师兄。”贾琮仔细回想看过的古装剧,应该是这样没错吧。
“是琮哥儿啊!”贾代儒对两府的小辈虽说记得不大全,但是身份高一点的他可是都记得清楚,免得自己体罚得罪人,指了指靠里墙的桌子,“你就坐那里吧。”
敢情是自古以来都没人喜欢第一排的座位,不过贾琮倒是挺喜欢的,不是有句话叫灯下黑吗,越是眼皮子底下的越照看不来,瞧瞧那龇牙咧嘴的中二少年就是个典型代表,那样子就是止手痒的最佳道具。
“我是贾瑞。”贾瑞被贾琮看得毛毛的,不觉做了个自我介绍,“先生是我祖父。”
原来是爷孙两个,怪不得被管得死死的。贾琮笑了笑便拉着宋世伦坐好,放好文房四宝并描红字帖一本,动作间就进来不少的学生,教室也热闹了起来。
“琮三叔。”
这一声称呼差点让贾琮趴下,半天才扒拉出眼前面瘫豆丁的记忆,原来此子是二房贾珠的遗腹子,算起年龄来还比他大了半死,不由感叹一声古代人的辈分完全不能看脸。
“是兰儿啊。”院子里的丫头时常会说些其他人的八卦,他捡着有用的记了几耳朵,这不马上就派上用场了,不过作为王夫人的嫡长孙过得也太小白菜了吧,连宝玉的一根手指头都比不上,隔代亲在贾兰身上根本就没有体现。
“这是贾菌,侄儿的好友。”贾兰在义学里两耳不闻窗外事,只顾埋头苦读,能有这么个伴还是托同桌的福。
“琮三叔好。”贾菌是个暴脾气,和旁人说不上几句话就会吵起来,也只有贾兰能由着他的性子,一来二去的两个人便做了朋友,不过他还是第一次听说朋友还有个琮三叔,不觉起了好奇心,“侄儿以前没见过您,您是……”
“我第一次来,这不是刚到年龄嘛。”贾琮摊摊手,他能说邢夫人根本就把他忘掉了吗,贾环和他相差无几不照样入学了,就是后果惨烈了点,小小年纪就得抄佛经,那东西他就是再过几百年都不信的。
“琮三叔你可真有意思。”贾菌噗哧笑出声来,做长辈的小孩子哪个不喜欢摆谱端架子,这个琮三叔倒是满不在乎。
“没事的话给我说说学里的人吧。”贾琮看着快要满员的教室,终于在里面发现了贾宝玉和贾环,不过其他的人却是没有一点记忆。
“那侄儿就给琮三叔说说吧。”贾兰主动接过了说明的活计,毕竟他们才是真正的叔侄,贾菌说起来总是拘束了点。
原来贾家的义学并不只有贾家的子弟,只要沾亲带故的都能来上学,家贫的也不用交束修,自有家族中有官职的捐钱。不过听了贾代儒的课,贾琮觉得这比催眠曲都管用,这绝对是毁人不倦的典型代表,他老人家的眼中只有眼皮子底下的孙子贾瑞。
因此学里混日子的人多,真正学习的人少,上课和下课基本没有什么区别,学生小团体或多或少的会发生摩擦,纸团乱飞墨汁飞溅,贾代儒也没精力去一一管教。要说好好学习的也不是没有,比如他的书童和身后的贾兰,贾环也挺认真,可惜精神不济,佛经抄多的后遗症。
他也趁着休息的时间把义学的地形摸了一遍,这是末世后遗症之一,总要确定这个地方安全与否。没想到贾代儒不在书房休息,倒是方便他翻找史书了,而他最大的收获便是手中的几本史书,以及当朝的开国志和京城发行的京包,还有一些民间的小报,这些足够他了解自己所在红楼的世界架构了。
所以当他结束了这乱糟糟的求学一天后,便迫不及待的翻出史书和京报看了起来,然后傻眼了。他竟忘了古代是没有标点符号的,看书得自个断句,可他还不得不看,于是接下来的日子便是痛苦的求知时间。
☆、第十四回换钱偶遇
贾琮用了整整一个月才明白了这个世界的架构。原来明末时的闯王高迎祥被捕处死后,接了闯王名头的不是李自成,而是高迎祥的左右手之一的屠九。屠九成功推翻明朝之后又趁机将野心勃勃的满人打得龟缩起来,建国之后因其姓名不雅改屠为徒,改九为久意为国家长久并立国号顺。
所谓的四王八公不过是屠九手下的暴发户,真正的世家多是明朝遗老,对明朝近乎执着的坚持着,大顺的皇帝都力邀世家出仕,直到近些年来明朝遗老陆陆续续仙去,后人在当今圣上的邀请下走上了朝堂。
不过世家能长久存在的缘由,贾琮在史书上也得出了几点。首先就是要忠君,改朝换代的时候坚持一下风骨,别急着投诚,但是皇帝诚心相邀了就要一心保皇;第二就是不掺合皇位更迭,掺合皇权更迭的没有几个人有好下场;第三,世家在民间可以有声望,但是绝对不能超过皇帝,否则就是夺命利器,影响了皇权是个皇帝都会下力气铲除。
怪不得古话说没有千年的王朝,只有千年的世家,不过现在千年的世家也只剩下儒家大统的孔家和天师道张家了,其他世家能保持两个王朝已经算是奇迹了。而这些前朝遗留下的世家是非常不屑同四王八公来往的,当然这也是帝王的制衡之术,若世家和新贵联合起来对皇权的威胁可就大了。
当然联姻的也不是没有,林黛玉所在的林家正是姑苏世家之一林家,是兴起于明朝中期的世家,只可惜朝代的更迭让姑苏林家分崩离析,入仕的也只有林如海这一脉了。而大房的贾赦的原配郑氏据说是西周郑桓公的一支,因躲避战乱改姓为郑,也是为了纪念祖上。
至于本朝的架构贾琮在京报上也推断出了大概,在制度上基本和沿袭了明朝,不过太子东宫虽有辅臣却没有了小朝廷,三公三孤也减少了一半,设太傅一位少傅两人,明明白白的实在遏制太子的权力。
而这个时间放在前世那就是九龙夺嫡,当朝的皇帝徒锦正好有九个皇子。不过有夺嫡能力的只有六个,其他三个不过垂髫之年,是完全没有可能的,毕竟徒锦已过天命。
大皇子徒祎因着太子被废占了长字,兵权便被收一多半,太子的权力就算没有被限制,结党营私也是必然的,更何况辅臣减少,不过已经被废了近两年。三皇子本管着吏部,为太子拉拢了不少官员,事败后赋闲在家,准确的说三个人已经被圈起来了。
四皇子徒禛虽然跟着太子办事,但为人严谨刻板,铁面无私,并不掺合太子势力的建立之事。不过因着太子之事,皇帝到底有些不放心的,于是将四皇子从户部调到了刑部,刑部可是最得罪人的。
五皇子徒褀和忠顺王一个调调,连外家都放弃为他奔波了,所以皇帝便放心的把工部交给了他,六皇子是风头无限的甄皇贵妃之子,取名祚便可看出皇帝的心,也是众皇子中唯一一个敢明目张胆顶撞皇帝的。
七皇子徒裬,生而带疾,行走不便。八皇子的生母是个宫女,身份不够,九皇子今年不过六岁更不要提了,而当今怕皇子们同他争权夺利,没有给任何皇子封号。
值得庆幸的是皇帝不必担心自个的兄弟会捅刀子,当年激烈的皇位之争后只剩下徒钰这个和他相差二十岁的弟弟,现在三十有五封号忠顺亲王,在其王妃早逝后再不曾续弦,目前有两个嫡子承欢膝下。
“有人的地方就有争斗,宅斗宫斗家长里短,父子兄弟反目成仇,姐妹妯娌争权夺利,婆媳过招七十回,总有一款适合你。”贾琮抽个空将顺手牵出来的书报放回去后,便做了份势力划分表,首先能肯定的是四皇子一定会是下一个皇帝,就算没有贾元春这个提示,按四皇子行事也是人生赢家。
“可这些离我太远了,我现在缺的是……”
“三爷,三爷,太太明明说待三爷进学了便返还月钱的,结果只给了这个月的,”
贾琮看着清荷气呼呼的样子,长长的叹了一口气,没错,他现在最缺的是钱。
“好了,我来想办法吧,不知道姨娘有没有藏宝箱什么的。”贾琮摆摆手示意清荷下去,这么说不过是想到空间里还有一些用不着的,在古代算是稀罕物的东西,趁着半个月三天的休息日赶紧找些能换钱的东西,解了燃眉之急。
贾琮是以火为主空间为辅,所以他的空间属于末世中的死空间,即不能放活物也不能扩增,还好逃命的时候他可以在里面躲避半个小时。而以空间异能为主的人也只是空间体积比较客观,同时可以压缩空气为利刃,或者压缩空间做瞬间移动,也是逃命的不二法宝。
至于中自成世界的空间,他在末世十几年从没见过,或许有,但是这样的空间谁不藏着掖着,亮出来那就是找死的节奏。
而他一千立方米的空间,是高两米,长二十五米,宽二十米。他把空间划分出五个地方,分别放置生食、熟食、零食、服装、工具,其中的工具是最杂乱的,比如兵器:刀枪弓弩,比如日常用品:卫生纸、洗面奶、手电筒,各类书籍,笔电优盘等等。
你说手电筒,笔电优盘没用,怎么会没用,那可是他特别拼装的太阳能娱乐产品,末世整天听着丧尸嚯嚯叫也是很单调的,而书籍被归为杂物也是很正常的,都在忙着填饱肚皮,谁有闲心阅读认字学习知识。
“我竟然把方便面放在杂物这边了。”贾琮看着两个箱子上分别印着的酸辣味和红烧味,急不可耐的打开酸辣味的然后愣住了。
黄灿灿的一箱金砖差点闪瞎他的眼睛,下意识的打开红烧的,觉得钛合金的都不够闪了,还是一箱子的黄金,不过是黄金制品,金手镯、金项链,金戒指,金耳环琳琅满目。
第2节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