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听闻恩师近年来一直于家中苦心文章,这次来武昌,不何可是有何教训?”
李子渊这才算是问到正题上,他可不相信他这个老师是和师母一同游山玩水的。已经年过四十的他,又岂不知道个中关键?
“为师原本思及这年岁已高,便闭门于家中,怎奈延平招为师入府,求助于为师,时局如此,为师纵是有归隐之心,可又岂能独身啊。”
先是感叹一番,然后钱谦益才开始引入正题。
“话要说回来,你这里,为师可早就想过来了。”
钱谦益望了一眼李子渊,然后说道。
“自古以来,当统帅的也有不少书生出身的。远如诸葛孔明,近的如延平,都是羽扇纶巾之辈。再有便就是临川你了,而延平尚有家世相助,而临川你却是只手打拼方才有今日。为师教了一学生,出息了你这个人才,心里有多高兴呀!这次延平三番五次邀请为师,念及这天下的局势,为大明江山计,亦为临川之将来,为师方才来答应他来武昌。”
“老师可是意游说学生遵从延平军命,为其助手,共御江北朱成仁?”
李子渊笑问道。
见其如此直截了当,钱谦益并未开口,凝视他片刻,方才说道。
“若是为师如此劝你,你是否会听从为师之劝?”
钱谦益倒是没有摆什么谱,大抵上从郑成功那里,他很清楚,他这个老师,不过也就是名,万万不能妄自尊大了。
“不知道,老师以为,当下之局,若是淮王与延平王之间发生冲突,最后会是谁负谁胜?”
李子渊并没有回答钱谦益的问题,而是踢给他另一个问题。
“两败俱伤,绝无胜者。”
老师的回答让李子渊点头笑道。
“以学生看来,真正的胜家,唯有清虏鞑子,淮王与延平王皆是我大明之中流砥柱,若他们互相残杀,能得利者不正是鞑子吗?”
认真的听着李子渊的话,钱谦益点头赞同道。
“临川所言甚此,仅凭此,你便比他们二人更识大体。”
“所以,非是学生不愿听从恩师之劝,而是为天下苍生、为我大明,临川此次绝不能听延平王之命,进发江北,行自相残杀之举。”
李子渊如此直截了当的拒绝,可以说把钱谦益所有的话都堵在了嘴里。
“老师,其实以淮王与延平王两者的实力,两人可谓是五五之数,非是有外力相助,他们绝不至于自相残杀,从而有负天下苍生,若是无学生相助,纵是延平王欲北犯,亦会三思而行,可若是得学生相助,延平王又岂会三思?”
这倒不是李子渊自负,而是事实,毕竟相比于郑成功,张煌言更愿意站在朱明忠一边,对于郑成功来说,只有确认李子渊加入自己这边,他才会兴兵,否则他一但有所行动,最后恐怕就会陷入腹背受敌的局面。
所以,李子渊才是这场冲突之中的关键一环,也正因如此,朱明忠才会不惜给出那份大礼,诱其北伐,从而确保对郑成功的优势。
“所以,无论如何,为我大明之将来,学生是绝不会,亦不能助延平王,还请恩师休再提及此事。”
“这……”
李子渊抛出来的大义,让钱谦益一时无法反驳。
“况且,”
看着延平,李子渊又笑说道。
“学生目下正在策划大事,一但此事功成,老师即可以偿宿愿,学生又焉能因小失大?”
“哦?是何大事?”
钱谦益好奇的打量着李子渊,现在他已经发现,眼前的这个学生,已经不再是当那个于行伍之中混迹苦于出头的学生了,而是一方大员,其自然会有他自己打算。
“老师,你可知道,学生目前麾下统领二十三万精兵!”
得意的道出这句话之后,李子渊看着钱谦益,那神情中的得意与自满,更是难以言表。钱谦益略点下头,如果不是因为他手下有二十余万精兵,郑成功又岂会求助与他?
“当年延平北伐之时,其麾下不过十余万,既可取以江南。老师,你说……”
直视着钱谦益,李子渊深吸口气说道。
“若是学生领二十万精锐,行以北伐、直取京师,胜负之数,又有多少?”————————————————————————
故事很精彩,正在继续,还请大家多多支持!求支持、求推荐……欢迎大家加入《大明铁骨》读者交流群:150536833一起讨论小说
第351章 今非往日(第二更,求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