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皇太子的逆袭作者:欢颜晨曲
第27节
“起身吧”
李世民放下御笔,看着站在面前皎如玉树的长子,点点头,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咳咳咳……”
李世民脊背弯下,握拳抵着唇边,脸色突然变得潮红,司马奕一脸紧张的走上前,从内侍手中接过茶盏服侍着李世民饮下,顺手在背后轻轻拍了几下。
“父皇要不要请太医来瞧瞧?”
“太医已经来看过了,不过是有些咳嗽,无需担忧,不要大惊小怪”
“父皇您要好好保重身体,若真是有事,一定要让太医瞧瞧”
见李世民一脸坚决,司马奕只好熄了那份心,毕竟若是李世民的身体状况传了出去,定然要出不小的风浪,看着李世民强作精神的样子,司马奕心中隐有所觉。
李世民拍了拍司马奕的手背,嘴角多了几丝笑容,心里更是宽慰,到了这般年岁,心里的野心不必从前,更看重天伦之乐了,但是所谓孤家寡人真真就是那个理,为了避嫌他谁也不能太过亲近,所以面对的长子难得的亲近和体贴,李世民颇有些感慨。
“象儿也到了入学的年龄,你和太子妃也该要个孩子了,东宫的子嗣还是太少了,尤其是嫡子女”
李世民脸色好了一些,看了司马奕一眼,把召见他的目的说了出来。
“父皇放心,儿臣定会努力的,不过这孩子的事还是要看缘分”
司马奕微怔,随即恍若不觉的笑了笑,似是承诺,又带着几分不以为意的笑容。
李世民目光微凝,只当司马奕是敷衍,想到他听到的消息,心中担忧更甚,这若是其他的皇子,他睁只眼闭只眼也就过了,但是太子不行,娈宠不算什么,但若是因此耽误了子嗣繁衍就不能忽视。
“朕听说你这段日子一直在宠幸一个乐人,甚至因此冷落了后宫?”
李世民语气淡淡的,喜怒不明,偏偏司马奕听出了其中的警告之意,顿时心头一凛。
“就像父皇说的,不过就是一个玩物而已,儿臣心中有数”
司马奕不动声色的答道,只希望李世民不会再深究下去,这些日子他有些忘乎所以了,但是结果却并不如人意,李世民并不是好敷衍的主。
“既然你也说是个玩物,那接下来该做什么你也应该知道了,不要忘了,你可是一国储君,后宫容不得一个男人颠倒阴阳,这取舍之道你应当知晓,不要让朕失望”
李世民看着司马奕,目光深沉如渊,有期许也有警告之意,既然事情已经摆在他面前了,他只能做到万无一失,决不能留下任何动摇国本的可能。
“儿臣明白”
司马奕迎着李世民的目光深深的吸了一口气,双拳攥紧,语气里带了一份坚决的狠意,而看到这一幕,李世民满意地笑了,帝王绝不允许有儿女情长的一天。
等到司马奕离开大殿,李世民难言疲惫之色,脸上多了几分苍白,掩唇压抑着低咳声。
“咳咳……你说朕是不是对太子太严苛了?”
李世民偏过头,对着站在一边的贴身太监问道,幽幽的语气透着隐隐的歉疚。
“殿下会明白陛下您的心意的”
老太监劝慰着说道,李世民无奈地笑了笑,他的身体愈发差了,所以他如今想的只有如何让长子顺利接替他的位置,至于其他的,没有什么是不能牺牲的……
称心低头看着司马奕吩咐送来的小药瓶,眼里震惊过后就是凄绝,苦涩在心间蔓延,他如何会想到走到最后会是这样的结果。
“殿下的意思,称心明白了”
称心看着背对着站着的司马奕,露出了一分释然的笑意,即使在这个时候,他也不觉得后悔,只是可惜不能再继续陪着那个人了,这才是真正让他无法接受这个结果的原因。
“会后悔留下来吗?”
司马奕转过身看着称心,目光多了些复杂的情绪,这是他想到的最体面最不痛苦的方式了,算是最后一份恩典了,司马奕自诩不是个好人,甚至有些不择手段,但是面对着被他牵连到如斯境地却依然目光澄澈毫无怨恨的称心时,司马奕难得的多了几分难言的愧疚。
称心恋慕的目光一直停留在司马奕身上,坚决地摇了摇头,脸上带着满足的笑意。
“能留在殿下身边伺候,称心已是心满意足,只是这样的日子太短暂了些”
“殿下会记得称心吗?”
称心目露期盼,神情里多了几分忐忑。
“……会”
司马奕也不能笃定,时间太过玄妙,毕竟他有的不只是一辈子,再深的记忆也会慢慢淡化,终有一日被时光常埋,但是看着称心眼里的期盼,司马奕难得的想做一个温柔的人,或许他真的不会忘记呢……
“谢谢殿下”
称心露出了一个满足的笑容,绝美凄楚,他轻轻拧开木塞,看着司马奕一饮而尽,目光充满着爱恋和不悔。
他仰望了数万年的殿下,能够有幸陪他走过这短短的路程,便是修为尽散重入轮回,他从来都不曾后悔……
司马奕僵着身子走出大殿,面色阴沉,让守在门外的宫女太监都不敢上前,只能低着头,不近不远的跟在他的后面,不敢生出丝毫的异响。
走着一路回到寝宫,司马奕挥退了所有的下人,倒在了床榻上,睁着眼睛不发一言,但是再也不会有人体贴的守在他身边,担忧的望着他了,而这一切都是他自己造成的,得了这样的结果,司马奕心里翻到空落落的。
不会有人知道他是故意宠着称心将他推到了风头浪尖,司马奕从来不敢轻易相信任何人,即便称心和他经历了许多,如今怀疑的人终于不在他身边,称心的死定然也能加重他在李世民心中的砝码,他应当松口气才是,可是他也并没有想象中的高兴,漂泊了这些年,他也终于感到寂寞了,即便还不算是爱,他也是欢喜他的陪伴吧。
往昔一幕幕在脑海里浮现,司马奕怔愣了许久不能言语。
贞观二十二年的冬天,前朝后宫笼罩在一层阴云里,随着诸皇子相继就藩,公主出嫁,这宫里的气氛愈发的冷清了,李世民的身体也愈发不好了,连续几日都召了太医,这前朝的政事慢慢移交到司马奕的手上,政权的更迭悄然进行着。
李治和司马奕守在帷帐外,大殿里漂浮着中药苦涩的味道,太医在里面会诊,而他们只能守在门外,静静的等候着传召。
李治面露紧张,时不时的望着帷帐,偶尔也撇过站在一边的司马奕,心思有些复杂,到现在这个时候,他已经放弃那些天真的想法了,他现在只希望父皇能够身体健康,能看到他出宫建府的那一天。
司马奕的心里更是平静,他对李世民可没有什么孺慕之情,到现在为止,百里之行已经走了九十九,只等到最后的那一步,所以他何必着急,越是到这个时候姿态就更是要做足。
“两位殿下请回吧,陛下已经歇着了”
帷幔突然被掀起,老太监走到两人面前,低声劝道。
李治有些失望,但是也没有办法只能跟着司马奕走出了大殿里,然后目送着司马奕离开,对于长兄的冷淡,他有些惶惶然。
这样的日子持续了几个月,贞观二十三年五月,李世民驾崩,司马奕登位,改年号启元。
启元二年,又是三年一度的科举考试,长安城里涌来了一大批的士林举子,一时间热闹非凡,到了放榜的那一天,更是风起云涌,长安城里笼罩在喜悦的氛围里。
东城的长安客栈里,一个小书童从街上一路跑回来,一鼓作气冲到房间里看着他家的公子爷,乐得脸上开起了花,激动的不能自己。
“公子、公子,您中了、您高中了!”
“那就好……”
白衣布衫的书生眼里盛满了喜悦,长长的舒了一口气,他绕过小书童,走到窗前,望着皇宫的方向,斯文俊秀的面容此刻流露出几分喜悦和满足。
虽然知道他很可能上榜,但真正等到结果他才放下心来,他终于回来了,回到了长安,回到了他在的地方……
☆、第96章戾太子刘据
刘据(前128年—前91年),汉武帝刘彻嫡长子,因生母为卫皇后,故称卫太子。元狩元年(前122年)立为太子。武帝为其修博望苑以通贤。征和二年(前91年),汉武帝在巫蛊之乱中被江充、苏文等佞臣蒙蔽,刘据起兵反抗后兵败逃亡,而后因拒绝被捕受辱而自尽。刘据之孙刘询继位后,为刘据追谥曰“戾”以表其冤屈,故又称为“戾太子”。
精致的鎏金铜炉里升起袅袅的青烟,窗柩上的薄纱随着清风轻轻飘动,日光投射进来,满室澄澈的阳光,案几上墨玉制成的棋子隐隐流动这幽幽的冷光。
“可是想好了?”
指尖的棋子落在棋盘上,发出一声清脆的微响声,面前步步紧逼的棋局,卫青看了一眼坐在他面前的青年,轻轻的叹了一口气。
“没有什么想不想好,所有的一切都是迫不得已”
司马奕纤长白皙的指尖摩挲着微凉的白子,微微扯了扯嘴角,带着几分若有若无的嘲讽。
“舅舅没什么可帮你的,一切都要靠你自己”
卫青皱了皱眉,垂下来的眼眸遮掩了他眼神里的复杂,心里有种无力的挫败感。
“我明白”
司马奕全神贯注在棋局上,脸上云淡风轻,这样的结果早在他的预料之中,他并不感到失望,毕竟他这位舅舅的身份太过敏感了。
卫青笑了笑,不知是心酸还是欣慰,比起从前总算长进了些,他也能稍稍放心些。
身掌兵权,又与皇家结亲,阿妹又成了一国皇后,外甥还是当朝储君,就意味着卫青注定是被帝王信任同时也是猜忌的,他是太子的天然拥护者,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他反倒不能和太子有太多的亲近,反而应该处处避嫌,这才是长长久久的保证,而这一点,司马奕和卫青都是心知肚明的。
但是这点的心有灵犀也要被打破了,司马奕能够感觉到卫青身上的死气越来越重,一旦卫青故去,他的兵权将会重新回到刘彻的手里,这意味着平衡将要被打破,他将失去牵制刘彻的一柄利器,这也是未来刘彻决意废太子的重要原因,但是这一切卫青都不知晓,他还认为他的外甥的位置做的很稳。
也是,有谁会想到会有那一天,身为武帝的嫡长子,深受宠爱,这太子的位置一做就是这么些年,谁都认为只要太子勤勤恳恳的,总有一天能够顺利登基,但是人生总是有变故的,而这样的变故司马奕经历的太多,所以他必须先下手为强。
让司马奕感动庆幸的是,这些年的太子不是白当的,即便卫青手上的兵力不能为他所用,但他在背后也收揽了不少将领,这也多亏他有个好舅舅的缘故,这也是司马奕的底气所在。
“谨慎些,莫让别人拿了你的把柄”
卫青沉吟数刻,低声嘱咐道,虽然他不知道自己寿命几何,但是这些年南征北战早就将他的底子掏空了,他能感觉到自己的身体一天比一天虚弱,这也是他有意放纵司马奕的原因。
卫青很清楚自己存在的价值,他更明白一旦失去了自己这根支柱,他的妹妹和外甥将要面对什么,他确实没有预料到太子被废的结局,但是他能想到他的死对东宫产生的巨大的压力,所以面对着司马奕的选择,他还是妥协了,比起毫无血缘的妹夫,这样的选择对他来说并不太难,只是一旦事情败露,牵连的人就太多了,卫青迎着司马奕平静的面容,突然就明白了他的坚定。
“舅舅放心”
司马奕露出淡淡的笑容,颇有几分胸有成竹的笃定,筹谋了这么久,他不觉得自己会输,不过对于善意的关心他还是能够接受的。
卫青心有歉疚,面对着即将到来的父子之争,他却只能坐上壁观,但心里却暗下决心要适时地帮司马奕一把。
介于许多不能言说的原因,司马奕没有在卫青的府上呆上太久的时间,陪着卫青下了几盘棋之后也就打道回府了,临了的时候,才看到他那位公主姑姑姗姗来迟的身影。
回到东宫里,司马奕就听到内侍回禀说公孙敬已经等了很久,略一踌躇之后,司马奕就吩咐宫人将人引到了书房里。
等到公孙敬过来,恭敬的行完礼之后,二人之间很快进入到正题里。
“查的怎么样?”
“回禀殿下,臣彻查了整个东宫上下,并未发现可疑之物”
公孙敬恭敬的回答道。
司马奕眉目微敛,眼眸低垂落在一处,指尖时不时的敲打着桌面,神情里带着似有似无的不解,公孙敬低着头,站在一侧不发一言,丝毫不敢去打断司马奕的思考,房间里一时间悄无声息。
“继续查,如有可疑的情况,立刻向孤回禀”
“诺”
司马奕指尖一顿,眉间的愁绪瞬间隐去,淡淡的吩咐道,带着不怒自威的内敛,让公孙敬无法忽视他身上传来的巨大的压力,神情愈发谦卑起来。
没有得到预想的结果,司马奕并不感到很失望,毕竟这东宫这么大,想找一样被别人藏起来的东西短时间里并不容易,更何况司马奕并不清楚那样东西是不是已经被送了进来,只是他现在做的仅仅是预防于未然。
“晚上派人去探一探椒房殿”
椒房殿是卫皇后的寝宫,倘若东宫里没有那样东西,司马奕只能把目光放在椒房殿上,只有这两处地方才造成致命的伤害,所以任何的可能性他都不能轻易放过。
“诺”
公孙敬不问缘由,他的职责只在于听命与太子殿下,这也是到目前为止,司马奕如此重用他的原因。
这件事暂时解决不了司马奕就只能放在一边,而另一件事才是他目前最关注的事。
“孤让你找的人找到了吗?”
“按殿下的嘱咐,已经找了合适的人选”
司马奕满意地点点头,这人若是选对了能省去他不少的功夫,所以他在这件事上很关注。
“过几天安排孤与他见一面”
……
椒房殿里散发着淡淡的香味,满室华贵,富贵旖旎,却由衷透露出一股冷清,情浓转淡,繁华过后徒留一地感伤。
卫皇后不喜欢身边有太多人伺候,所以愈发显得整个宫殿里都是冷冷清清的,皇帝不是沉迷于炼丹修仙,便是更乐意宠幸那些新进的妃子,如是没有什么重大的事情,即便是卫皇后,也不能轻易见到皇帝,曾经的万般宠爱也成了过去的美好回忆,司马奕每次进宫,看到的都是卫子夫寂寥的身影。
“给阿母请安”
“快起来吧”
卫皇后目露慈爱,笑的有些无奈,她几次三番同司马奕说过母子之间无需如此客气,但偏偏每次这孩子来见她都是恭恭敬敬的样子,反倒失了母子间相处的那种感觉,让卫皇后既无奈有辛酸,没了帝王的宠爱,她只能把所有的心力都用在了这个儿子身上。
“这些日子,你父皇是不是又……”
卫皇后欲言又止,一脸担心的望着司马奕,如今前朝人心浮动暗潮汹涌,归根结底的原因就是因为宫中一直流传着刘彻对太子非常不满,偏爱幼子的流言层出不穷,而这一切从来不是流言,她能感觉到陛下对太子如今愈发的忌惮。
“阿母何出此言,阿父如今专注求仙问道,哪里有心思来为难我,您不必多虑”
司马奕半真半假道,不说专注长生的刘彻很少召见他们这些成年的皇子,就凭卫青尚在人世,刘彻就不会明目张胆的打压他,只不过面对着刘彻对他越来越多的训斥,司马奕深刻的感觉到了来自刘彻身上的不善。
“都怪母后不得你阿父的宠爱,才连累了你”
卫皇后眼眶一红,眼泪就要落下来,她还记得当年她宠冠六宫之时皇帝对这个孩子的看中,甚至母以子贵封了太子之位,却不料时光易逝红颜苍老,帝王恩情不在,而她的儿子也受了连累不得他的宠爱,卫皇后将这一切的原因都归咎到自己身上。
但司马奕很明白其中的万千纠葛,看着面前风韵犹存的美人哭得梨花带雨,司马奕大为头痛。
“阿母多虑了,爱之深责之切,阿父对我严厉也是对我期望甚深,阿母您切勿多虑”
卫皇后睁大了眼睛,愣愣的看着司马奕,擦干了眼里的泪水,脸上多了点笑容,司马奕的一句话多少解了她一点心结,心里也期待着或许事情就是儿子说的那样,这般安慰自己之后心情顿时轻松了许多。
“如果是这样,那娘也就放心了,你已经是太子了,只要再忍忍,什么都会好的,不要去惹怒陛下知道吗?”
卫皇后左右瞧了瞧,压低声音嘱咐道。
“孩儿明白”
司马奕点点头,心中却有些不以为然,一个妄想长生的帝王,为的就是不让手中的权柄遗失,所以这样的人注定不会甘心让出他们的位置,所以与其等着别人的恩赐,他更愿意亲手将他要的东西夺过来。
作者有话要说:这篇不会很长,走了这么多世界,我觉得如果还要用心计去抢皇位,太low了
☆、第97章戾太子刘据
“殿下,贫道有礼了”
即便站在他面前的是尊贵的皇室贵胄,清远依旧是不卑不亢,一身青色的长袍衬得整个人仙风道骨。
司马奕眼里多了一分满意,从卖相来上来说还是令人满意的,何况眼前这位道人听说在民间还颇有威望,信众也是不少,备受尊崇,这样的人如果能为他所用一定能给他带来不少的益处。
“孤的来意,想必已经有人与你说过了”
“殿下的来意贫道已经知晓,不过恐怕贫道要让殿下失望了,我乃化外之人,早已不沾这红尘俗世”
清远道人摇摇头,很是坚决的拒绝了司马奕的邀请,司马奕的表情当即有了变化。
皇帝信道,这民间便掀起了一股崇道之风,尤其像清远道人这般在民间颇有名望的道人在百姓中间还是非常有影响力的,所以即使司马奕身为太子,对待这些人的态度也不能太过强硬。
清远道人平静的面容下心里也是七上八下的,早前听说这位殿下对这些修真炼丹之术很是厌恶,今日一见却并非如此,他心里也算松了一口气,毕竟若是下一任帝王对道门心有不善,那他们恐怕就得早做打算了,不过虽然太子对道门并无偏见,清远道人也不准备参与到皇家的明争暗斗里去,这随时都有丢掉性命的危险。
“这化外之人也不能餐风饮露,还得像凡夫俗子一般食五谷杂粮不是吗?”
司马奕淡淡道,没有所谓王者霸气的他只能一步步来。
“殿下说的极是,即是因为贫道修行远远不足,如今更应该专心修道,不理会这红尘杂物,故此殿下的心意贫道只能辜负了”
清远道人不慌不忙,能够被百姓争相推崇的人自然有他的坚韧和笃定,绝不是些许的恐吓和诱惑能够改变他的心意,这一点司马奕看得很清楚。
“一人之道和万千大道孰轻孰重?难道清远真人宁愿固守着方寸之地,也不愿将你们道门一脉发扬光大?”
清远道人定定的看向司马奕,这才真正意识到他身份的贵重所在,心头顿时一热。
这求仙问道的路飘渺无期,延年益寿不难,但谁也不曾真正地得道成仙长生不老,所以追根究底都是一些普普通通的凡人。既然是凡人,就逃不开红尘羁绊,躲不开七情六欲,心有私欲在所难免,这世上真正能淡泊名利的只是少数,即便是看起来仙风道骨的清远真人也有他的野心勃勃。
比起在穷乡僻壤里做个普通的道人,他如何不想受万人香火,执掌道门一脉,所以所有的不为所动只是因为给出的筹码不够。
“将道门一脉发扬光大是贫道毕生所愿,殿下是个极好的说客,贫道修行不够还是被殿下您说服了,殿下若有需要,贫道愿尽绵薄之力”
清远道人长叹一口气,态度终于软了下来,纵然前路不明,但是司马奕的身份对他们而言已经是最好的选择了。
“只要你我精力合作,孤相信道门一脉在真人的引领下定会兴盛起来”
无需动用武力威胁,能够让这些人归于名下,是再好不过的结果,司马奕得偿所愿,眼里添了一份喜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