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的,清明节到了。
那年清明,天空阴沉沉的,年仅7岁的钟倾茗在母亲张秀雨的带领下来到墓园,为她们生命中最重要的一个男人扫墓。
那个男人叫钟缙豪,是张秀雨的丈夫,钟倾茗的父亲。
钟缙豪生前是位喜欢收藏名画古玩的家具商,那个时候改革开放刚刚起步不久,借着这场东南风,全国掀起了地产热,地产一热,相映的也就带动了建材热和家具热,钟缙豪就是在这样的大好形势下起家的。
他不辞辛苦风里来雨里去的一手创办了明豪家具公司,为了能让公司茁壮成长,他不知为此流了多少血洒了多少汗,事在人为,在摔了无数次的跟头经过无数次的付出之后,他终于尝到了胜利的果实——公司有了根脉,日子越过越好了。
苍天弄人,就在他的公司蒸蒸日上之际,一年前,钟缙豪在一场交通事故中意外丧生。
刚到而立之年的张秀雨一边承受着失去亲人的悲恸,一边一肩担起了钟缙豪遗留下来的公司,一个平日只操劳家务的女人现在要担起整个公司,其难度可想而知,好在有钟缙豪的朋友任远在一旁帮着她。
任远原是某高校工商管理系的讲师,长的很斯文,性格很憨厚,比张秀雨小3岁,一直没有结婚。钟缙豪生前极喜欢与他喝一壶聊聊天,钟缙豪去世后,出于对朋友的道义,任远义无反顾的在学校办了停薪留职的手续,全心全意帮着张秀雨打理公司。一来二去的,两人磨出了感情,就在这个清明之前,也就是在钟爷爷带着钟倾茗去观赏《清明上河图》那天,任远向张秀雨求婚了。
张秀雨很纠结,她望着女儿那双与丈夫酷似的眼睛,不知道是否该接受任远的爱,接受吧,总觉得对不起丈夫对不起女儿,不接受吧,她一个女人单枪匹马的闯荡江湖,实在太难了些,何况在不知不觉中,任远这个人,已经在她心里烙下了影子。
当时7岁的钟倾茗并不太懂这些,她只是很伤心,因为那个天天把她放在掌心里呵护备至的父亲走了,永远也不会再回来了。
钟缙豪的墓碑前,钟倾茗牵着张秀雨的手,脸上覆满了层层与她的年龄极不相称的悲伤。
父亲的去世,使得钟倾茗过早的开始成熟,原本无忧无虑的她,懂得了什么叫做忧伤,她开始去思考一些原本不该在她那个年龄去思考的东西,比如生和死。
心里一旦有了伤心的种子,便很难再笑的出来。钟倾茗是懂事的,即使不想笑,她也会努力的去笑一笑,可六七岁的孩子还不懂什么叫做掩饰,因此钟倾茗那笑里透出的勉强,是显而易见的。
张秀雨和钟倾茗的爷爷奶奶,把钟倾茗的状态看在眼里,痛在心里,他们压着自己心底的痛,变着法的逗钟倾茗开心,为此钟爷爷不惜拉下老脸向领导求情,好带着孙女去看她一向喜欢的《清明上河图》,只是效果甚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