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改造系统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分卷阅读80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粒胶囊时,他回答说,“这粒毒药仅仅只供一位化学教授享用,而你作为一位力学教授应该选用绳索来解决问

题”。

hhh,也是很搞笑,真的越写越喜欢他

后面的番外一定要看呀,这个番外真的是我很努力写的,今天为了不卡,我把戈尔德全部更完了,又裸的干干

净净,攒了好久的全木有了,5号我再来啊

roushuwu.

那好像是个春天,不,也有可能是个秋天,哦,原谅他吧,对于季节这种东西,他向来记不住

但是他极为清楚的记得,那天他在研究布拉维公式,那时候的他刚刚入校,对科研有着无限的热情,看着路边

搭建的模型,都能联想到点阵图

孟乐乐的出现,让他有了探讨科研知识的好友,他们互为师长,不聊风月,不说时事,有时候能为一个理论知

识探讨一整天,上一秒争得面红耳赤,下一秒就能哈哈大笑

若说有什么不满,那就是乐乐来挪威探亲的时间太短了,平均一两年才能见一次

第一次发现不对,是担任资源部长第一年

那一年他经历了太多,身为一个犹太人,根本无法在这场世界大战中独善其身,他开始走出科研的象牙塔,接

触人情世故,接触那些能吃人的现实

也正是这样,他看的更多、想的更多,很快就发现了孟乐乐的问题

刚开始时只是觉得,这样一位学识渊博的朋友,在奥切斯特那样的顶级名校上学,对科研,尤其是材料学和矿

物学了解很深,为什么没有任何论文或者言论发表呢

他怀疑孟乐乐被打压,由于在奥切斯特无法出头,才会趁着探亲,与自己相交

他给英国的老友们去信,拜托帮忙查访,这一查,却查出了更多的问题

奥切斯特根本没有孟乐乐这样一名学生,甚至范围再扩大些,也找不到她,最为恐怖的是,整个挪威无法查到

孟乐乐的往来记录,她就像一个凭空出现的人,无人知晓,无处可寻

他心里一沉,不由怀疑孟乐乐是间谍

可是如果是间谍,为什么她从不探查时事,从不询问科研机密呢,哪会有间谍费这么大功夫,就探讨一些已经

发表的、没有实际意义的理论知识

再回想孟乐乐的言论,就能发现最大的一个问题

孟乐乐知道的永远都是正确答案

这件事怎么解释呢,比如要证明1+1=2,当然不是说证明这个公式,是说有这么一个议题,科研的思路是一步

步推进,从1.1推进到1.5,再推到1.9,最终得到2.0,中间可能还会经历2.1,也就是说,科研永远是循序渐进且不

断犯错的

但孟乐乐不一样,她只知道正确答案,当问到为什么1.9不对时,她却根本连1.9是什么都未曾知道

这倒像是今天看昨天,毕竟历史永远只铭记胜利者

1928年矿物大会那天,戈尔德本来是不准备前往的,彼时他刚刚接受德国哥廷根大学的邀请,出任矿物学教

授,各国间虽然停战,但关系还有些紧张,参加会议并不恰当

然而,他看到了演讲名单,乐乐?《科学不该被绑架》?一种莫名的直觉,他还是去了,现场听到了好友的演

讲,他万分欣慰,其实这个话题,他也在搜集资料,也正是如此,他更能看出这些资料的超前性,很多东西,是不

可能被她所知晓的

然而不管乐乐来自哪里,他们都有共同的目的不是么,他们爱科研,也都希望这个世界越来越好

后来的颠沛流离与困苦,有人问过他怪不怪孟乐乐,哈哈哈,他怎么会怪她

他的这位好友哟,只完成了一半,另一半当然要自己来做,怎么制定协议,怎么执行协议,怎么承担协议背后

的危险,这些可都是军功章的一部分,既然她开了头,他可不能差她太远

分卷阅读80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