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冰歌心里对老狐狸打的什么算盘并不在意,老狐狸肚子里坏水再多,也要有技可施才是。“无妨,老一辈的戏码到此结束,她已为湘王谋划许多,能给的筹码皆已交到湘王手上,接下来该是拼硬本事的时候了。”
“……是。”
麦子箫走后三日,皇城里传出这样一则传言,说手握大权的镇国将军麦子箫趁先皇病危之际威胁先皇以赈灾为名颁布多项苛民政策,实则大捞油水自满腰包。
又在新皇上位后胁迫新皇听命于他,并对新皇进言该调整政策减轻民赋的湘王百般调难,甚至将湘王生母李太后以为先皇守灵为名软禁于陵园,只为逼迫湘王不敢与其对抗。
传言传得绘声绘色,传得在外城开店的丛笙都差点信了。
她看着店里的客人们交头接耳地说着有关麦子箫的话题,一会儿说麦子箫以前多么多么受先皇重视,却恩将仇报。一会儿又说麦子箫娶公主说不定就是为了更好地掌权,让新皇也要忌惮她三分。
总之,所有的言论矛头都指向了麦子箫,把她说得十恶不赦,大奸大恶。
丛笙越听越觉得不对劲,突然间传出这样的谣言,想也知道是有人在故意散播。
她想这肯定是湘王在为起兵做准备,为了让自己的起兵合理化,先把皇帝的能将麦子箫给抹黑,顺便还能让百姓觉得新皇无能,成了傀儡皇帝。
这样一来,只要再煽动一下,百姓便会倾心湘王,湘王起兵成功后就能顺理成章地继位为王。
仔细听过客人们嘴里的谣言后,丛笙发现所有人都在谈论麦子箫的坏,却没有人在说湘王的好,也没有什么湘王才更适合当皇帝这样的言论出现。
她想这大概也是策略之一吧,要是把谣言一股脑地引到湘王身上,说他更适合做皇帝,难免会让人怀疑他的动机。
反正只要叛臣麦子箫被除,谁继位对于一般百姓来说都是管不着的事情,湘王本身就是皇子,又有镇守边境的战功,他若是能除了麦子箫,再设个局把皇帝杀了嫁祸给麦子箫,那么继位之事便顺理成章,没有人会多说什么。
丛笙很怀疑这种传言会不会已经传到全国各地了,甚至麦子箫所在的边城也传到了,那样的话很容易扰乱军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