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镇国公主[GL]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镇国公主[GL]_分节阅读_93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父亲笑道:“写来再说。”转头看独孤绍,问:“你是元康第六女?你母亲是崔氏?”

独孤绍道:“崔氏是妾父前妻,因病身故,妾母裴氏。”

父亲笑道:“阀阅之后,毋怪有此风采。今日甚好,赐你金银十事,缣三百匹。”

母亲笑道:“陛下,妾见她容貌端方,于蹴鞠、斗鸡之戏亦如此熟稔,不若召入宫中,为兕子陪伴,到时兕子出宫,再一体为她遣嫁,如何?”

父亲一怔,笑道:“也好。”又问独孤绍:“你的意思呢?”

独孤绍大喜道:“妾愿入宫,朝夕侍奉天后、公主。”

作者有话要说:唐代一尺约合22厘米,不是现在的尺,本文皆用唐尺。

有人问唐人避讳,是这样,唐朝避讳不仅要避在位的皇帝,还要避追尊的祖先。

高宗时期追尊的皇帝:玄元皇帝李耳(追尊)兴圣皇帝李暠(追尊)宣皇帝李熙(追尊)光皇帝李天锡(追尊)景皇帝李虎(追尊)元皇帝李昞(追尊)

本书中在位过的皇帝:李渊、李建成、太平她爹(李承宗,有改名,前文忘补了)

本书设定避讳不如唐人那么严格,因为历史有改动~按照唐人的避讳法,猇之类的字都要避讳,李贺就因为父亲名晋肃所以不能考进士,韩愈为他写文辩护,还遭到了时人非议。

另外,教坊正史中认为出现在睿宗、玄宗时期,也即则天死后,但是本文历史有改动,所以…其余的一些风俗也不区分唐前中后期,因为很多起源时间也不可考了~

再另外,辇和舆是不一样的,你们可以简单粗暴地认为,辇比较大、比较庄严。

来自岚深时见鹿的小剧场:

太平:我娘到底想干嘛。

韦欢:大家都知道你娘想干嘛。

婉儿:你娘想……我。(中间的省略号代表什么大家都懂的…)

则天:……

婉儿,卒,死因,泄露最高级别国家机密。

第141章 喜欢

与平常那些听见“入宫”——无论是入来做女史、伴读还是宫人——便不情不愿、拖拖拉拉、哀哀切切的小娘子们相比,独孤绍几乎可算是欢天喜地地,父亲还叫她回家准备几日,她却当日就整了行装,搬来要同我住在一处,我正要趁着路上人员轻简、房屋简陋,才好有借口叫韦欢晚上陪我,怎么肯让她住过来?忙托词说地方狭窄,行动不便,让她先多陪陪父亲,独孤绍却百计要求,我被她求得无法,只能让她与崔明德住在一处——她的祖父与父亲此次没有随扈,因此一路都是与我同行。

我本以为崔明德会极为不悦,还特地托韦欢亲自去说,谁知崔明德听了消息,只是淡淡嗯了一声,什么话也没多说,结果独孤绍当夜就从后面的队伍里搬到了前面。

母亲特许独孤绍带了二十名客女,以为蹴鞠、驯养斗鸡的女使,虽无品级,却每人都有御赐锦袍、铜鱼袋,日供如九品之例,那随之蹴鞠的宫人亦人人都别设俸料,我趁机向母亲请求赐名,她略沉吟一下,道:“陛下曾封魏将木兰为孝烈将军,你们便号作‘木兰骑’罢,不求你们从军出征,却也不可将气势输了男儿。”

父亲恰在一旁,摇头笑道:“胡闹,胡闹。”被母亲斜了一眼,又道:“你喜欢便好。”因当夜有宴,先又携母亲去前厅,我自回了房间,只见室内无人,倒是屏风后有人影闪动,转去一看,竟是韦欢叫了一个小宫人在替她洗头。

那小宫人正替她揉皂角,见我进来,吓得两手悬在半空,不知所措地看我,我挥手把她赶出去,想一想,又走出来悄声吩咐她:“你站在门口,有人要进来,便说我睡了,不许进来。”

她怯生生应了,我便将门关上,蹑手蹑脚地跑到韦欢跟前,她弯着腰、低着头,一头油亮青丝全部垂下去,久不见人动作,斜抬头问:“怎么了?”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