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镇国公主[GL]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镇国公主[GL]_分节阅读_317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镇国公主[GL] 作者:允

镇国公主[GL] 作者:允

我被他们迫得没办法,只好将守礼叫过来,直截了当地问他:“大郎想要纳妾么?”

守礼这几日被我派去计算奉天局去年的岁入,来时手中还捧着账本,听到问话,先还没反应过来,待反应过来,倏地便红了脸,叫了一句“姑姑”,我因这数月相处,虽非父子,其实却已代李暅行了父亲的职责,倒没那么尴尬,更豁出面皮,问他:“我虽时常和你说一夫一妻无妾的道理,但是时下风气如此。且希孟怀了孕,又随你阿娘住在宫里,你一人在府中,倘或…咳,也是人之常情。”以我之本心,自然是希望自家孩子一切都好,为此哪怕委屈旁人亦在所不惜,然而一旦想起武希孟辛辛苦苦地为守礼怀着孩子,其他人关心的却是如何为她丈夫纳妾,却又难免觉得有些内疚,说话时语声不自觉地沉下去,眼看守礼,竟不希望他说出“想”字。

守礼被我说得益不好意思,低着头,半晌不曾出声。我见他神情,说不定是有些想的,微生不悦,然而待见他踟蹰模样,再想起这时代的风气,又不禁妥协,柔了声气,慢慢问他:“不要怕,有什么想法,只管和姑姑说。姑姑…总是想着你的。”

守礼抬起地看我一眼,轻声道:“姑姑,我能问你一件事么?”

我疑心他已有爱慕之人,端起茶杯,猛喝一口茶水,掩住心内五味杂陈,然而他再开口时,说的却是旁的事:“姑姑…有多喜欢阿娘?”

我一怔,转头看他。这小郎君低着头,捏着衣角,意似羞赧,到底却鼓足勇气,将话问完:“我知姑姑曾为了阿娘抗拒婚姻,以致因此被关入掖庭。我想,姑姑能做到这样,大约是…很喜欢很喜欢阿娘罢?可近一二年,省中却盛传姑姑与崔公…有些首尾。”抬起头,定定地看我,目光清澈:“这事,是真的么?”

我知道他知道我和阿欢的事,我也知他对我和阿欢的事当颇有不解之处,我却不知他的不解之处在这里,而非他阿耶和阿娘间,怔愣片刻,方道:“流言除了崔秀,恐怕还牵涉了你舅舅,日后说不定还会有更多人。可我与他们之间实是清清白白——我或许未能对你阿娘承诺一生,可我与她相处一日,便绝不会辜负她。这不但是我对她的心意,也是我对她的责任。”

守礼静静看我,轻声道:“我不知我待阿武的心意,能不能如姑姑待阿娘。不过,阿武既是我的妻子,我待她自然也是有责任的。姑姑不愿辜负阿娘,我亦不愿辜负于她。”

我有些想笑,又有些想哭,守礼是个好孩子,是我与阿欢教出来的好孩子,虽然他不是我亲生的儿子,虽然他父亲现在就在都中,可他的的确确,是更像我。

作者有话要说:补前面的注释(以下来自度娘):

1.挑兮达兮,语出《诗经*子衿》,全文为:

青青子衿⑴,悠悠我心⑵。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⑶?

青青子佩⑷,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挑兮达兮⑸,在城阙兮⑹。一日不见,如三月兮。[1]

关于此诗的背景,《毛诗序》曰:“《子衿》,刺学校废也,乱世则学校不修焉。”孔颖达疏:“郑国衰乱不修学校,学者分散,或去或留,故陈其留者恨责去者之辞,以刺学校之废也。经三章皆陈留者责去者之辞也。”朱熹《诗集传》云:“此亦淫奔之诗。”这些观点今人多不从。现代学者一般认为这是一首情歌。歌者热恋着一位青年,他们相约在城阙见面,但久等不至,歌者望眼欲穿,焦急地来回走动,埋怨情人不来赴约,更怪他不捎信来,于是唱出此诗寄托其情思

2.其实三兮,出自《诗经*摽有梅》,全文为:

摽有梅⑴,其实七兮⑵!求我庶士⑶,迨其吉兮⑷!

摽有梅,其实三兮!求我庶士,迨其今兮⑸!

摽有梅,顷筐塈之⑹!求我庶士,迨其谓之⑺![2]

这是一首委婉而大胆的求爱诗。

此篇的诗旨、诗艺和风俗背景,前人基本约言点出。《毛诗序》曰:“《摽有梅》,男女及时也。召南之国,被文王之化,男女得以及时也。”“男女及时”四字,已申明诗旨;后数语乃经师附会,应当略去。《周礼·媒氏》曰:“仲春之月,令会男女。于是时也,奔者不禁。若无故而不用令者,罚之。司男女之无夫家者而会之。”明白了先民的这一婚恋习俗,对这首情急大胆的求爱诗,就不难理解了。陈奂则对此篇巧妙的兴比之意作了简明的阐释:“梅由盛而衰,犹男女之年齿也。梅、媒声同,故诗人见梅而起兴”(《诗毛氏传疏》)。龚橙《诗本义》说“《摽有梅》,急婿也。”一个“急”字,抓住了此篇的情感基调,也揭示了全诗的旋律节奏。

全诗三章,“庶士”三见。“庶”者,众多之意;“庶士”,意谓众多的小伙子。可见这位姑娘尚无意中人。她是在向整个男性世界寻觅、催促,呼唤爱情。青春无价,然流光易逝。“真正的青春,贞洁的妙龄的青春,周身充满了新鲜的血液、体态轻盈而不可侵犯的青春,这个时期只有几个月”(《罗丹艺术论·女性美》)。如今梅子黄熟,嫁期将尽,仍夫婿无觅,不能不令人情急意迫。青春流逝,以落梅为比。“其实七兮”、“其实三兮”、“顷筐塈之”,由繁茂而衰落;这也正一遍遍在提醒“庶士”:“花枝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第486章 行露(四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