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穿越之海权时代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二百零一章 战前会议(四)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如何对付满清的问题上,众文武逐渐达成了共识,那就是郑军不会快速削弱满清的实力,在一段时间内,维持满清与吴三桂之间的平衡。

郑军利用这个机会捞取更多的好处,尤其是人口红利,若是拿下关外, 光是关外的土地就需要众多的人口填充。

这时郑省英出班说道:“王上!别的地方拿不拿来臣不说,这是军事问题,理应由王上与军队决定,不过臣强烈要求将松江府拿下,就算不能全部占据也要拿下长江口的崇明岛,以及黄浦江边的上海县。”

陈永华笑着附和道:“臣也赞同户官大人的建议, 松江府上可辐射整个江左,这一块区域包括苏松两府是整个华夏最富庶的地区。

下可以辐射整个江浙地区, 这里同样是整个华夏最富庶的地区。这一块区域包括湖州、杭州、绍兴这些大府,都是华夏重要的桑蚕产地。

这些年我们对贸外易的重要产品蚕丝一直都不足,拿下松江府,能够有效辐射两地,松江府建设成整个华夏的丝绸制造基地。”

郑省英指着陈永华笑道:“还是复莆了解本官,这就是本官的想法,这战事一开,用钱的地方就会大幅增加,无论是打仗,还是移民,哪一个不需要海量的投资。

这些投资都需要我们户官衙门精打细算才能保证整个郑氏的运转,每次王上有什么大动作,本官都愁的掉头发。”

众文武被郑省英的诉苦逗笑了,纷纷哈哈大笑。张煌言不厚道地笑道:“你郑明志可是我郑氏的财神爷,谁不知道每年从你手里花出去的钱粮都是大几千万两。

随便从你手里漏出一点儿,都够老夫一辈子的俸禄,多少人都盯着你这个职位呢!”

郑省英哼了一声傲娇道:“要说这税入,不是本官夸口,就是满清的户部也未必有咱郑氏的藩库充裕。

而且咱郑氏的税入是每年都在增加的, 只要能够拿下松江府,控制了大陆的丝绸、茶叶生意,臣敢保证,我郑氏的税入还能翻上一番。”

郑经一听这军事会议歪楼到了经济会议上,也笑着说道:“谈到我华夏的高端产品,最能代表我华夏的产品是瓷器。

蚕丝也好,茶叶也罢,都是农业收入,附加值不高,瓷器却不一样,这是妥妥的工业品,到目前为止,除了朝鲜有一些青瓷的烧造技术,其他国家并不能掌握我们的瓷器技术。

这些技术一定要保证在我们的手中,就是朝鲜的青瓷我们也要想办法将这些技术掌握在我们的手中,保证技术绝对不流出华夏控制圈。

只要控制的好,我们还能在这三样商品上吃上几百年的红利, 更为重要的是,我们手里有了钱就能加大这些方面的开发, 开发出更好的产品, 获取更高的利润。

所以说户官的提议非常好,拿到华夏对外贸易的控制权,就掌握了大陆的经济命脉,无论谁在大陆当家都要看我们的脸色吃饭。”

陈永华也惋惜道:“可惜的是几大瓷厂都不在沿海地区,离着沿海最近的是景德镇,也离着我们很遥远。想要控制也必须要深入内陆。”

郑经摆摆手道:“控制瓷器生产之事不着急,早晚都是我们的,只要我们控制了对外销售,就不怕这些瓷厂不就范。”

众文武也知道延平王所说是事实,一旦战争开始南方的出海口只剩下福建这一块区域,可是福建想要出海要先问问郑氏的海军答不答应。

况且只要耿精忠扛不住满清的打击选择与满清媾和,郑氏就有理由对耿精忠出兵打击,攻打福建整个郑氏上下无人不赞成。

毕竟整个郑氏大多数人的家乡都是福建,郑经早就意识到郑氏的上层建筑太过单一,这样的上层结构一旦扩大地盘之后,就会出现华夏不是华夏人的华夏,而是福建人的华夏。

这也是郑经一直都要扶持张煌言、张有德、马维祥这样的外省人。随着郑氏的地盘的扩大,增加各个地方的官员比例才能保证郑氏不会地方化。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