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695 化工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总体来说,要想在明末实现三酸两碱的量产,其实并不难。和后世唯一的差距,就是产量的大小,成本的多少而已。

硫酸的批量生产,其实很简单,就是在大玻璃瓶中加入少量水,放置陶罐与铁盘,上盛硫黄和硝石的混合物,用赤热的小铁铲点燃后再用木塞将瓶口塞紧,经过一段时间后重复装置,直到达到希望浓度的硫酸。

这个是最初的硫酸工业化生产,总体而言,产量还是受到一定的限制,但是就初期来说,肯定也是够用的。

崇祯皇帝这时候的目的,并不是大规模生产,而是培养他的这些格物学人才。因此,先交给他们的,是简单的做法,能理解的。等到他们熟悉这个化学制作原理之后,如果后续对硫酸的产量增加的话,就再上塔式法来制作硫酸。

有了硫酸这个工业之母的量产之后,另外两个酸就简单了。

在原本的历史上,硝石与硫酸反应来生产硝酸的这种方法从1625年发明,用了将近300年,一直撑到20世纪初的1903年。这种方法的缺点是需要消耗大量硫酸,不过崇祯皇帝这边是没问题的。

具体的做法是,用硝石与浓硫酸于密闭非金属容器内加热反应,由于硝酸较易挥发,所以反应产生的是硝酸蒸气,将其导出冷凝后即为液体。事实上,和上面硫酸的量产没两样。

至于盐酸,其实和硝酸一样,用浓硫酸加食盐,加热就产生氯化氢气,导入水中就是盐酸了。具体做法如上。

事实上,在原本的历史上,盐酸和硝酸的做法,都是德国的炼金士格劳贝尔,在1625年玩浓硫酸加盐加硝石时发现的。

纯碱有现成的矿,在格物学人才短缺的初期,直接挖矿就成;烧碱的制作原理,是用纯碱(碳酸钠)溶液加石灰水,发生苛化反应,生成烧碱(氢氧化钠)溶液和碳酸钙沉淀(苛化泥)。滤去碳酸钙沉淀等不溶物后,蒸发溶液而得液体烧碱或固体烧碱。这种同样不难,在崇祯皇帝这个时期一样能做到,无非是量产多一点少一点而已。

方以智、夏完淳和朱媺娖还有自学任务,以及教导同学的任务,这两个事情,同样是重中之重,为此,崇祯皇帝对于这个布置下去的任务,并没有特别的时间限制。

对他来说,如今已经不是崇祯十五、崇祯十六年左右的危急时候,他有耐心,可以等。

……………………

朝鲜釜山,十来万尸体早已不见,替而代之的,又是人山人海,港口则都是一艘艘的战船,以关船居多。

岸上,则是一队队从船上下来的倭国军卒,背着大包小包,也扛着一杆火绳枪,列队从釜山向内陆进发。

朝鲜这边的倭国大佬松平信纲就在这里,看着运输船来往釜山和对马岛,看着一批又一批的战船,沿着海岸线往北,心中就有点激动。

以他“智慧伊豆”的外号,自然能想明白,为什么他没有被德川家光处罚,这不,他看着那些来朝鲜的大名,心中就很感激:多亏了他们的弹劾,要不然他就倒霉了。

忽然,他转身看向身边的一个人,仰着头看着对方的脸说道:“如何,我大倭国可没有藏私了!”

他身边那个比他高多了的人,是擅长外交的英俄尔岱。在代善和松平信纲会晤之后,代善年纪大了,跑不动,就让英俄尔岱跟着松平信纲来了釜山看情况。

此时,听到松平信纲的问话,英俄尔岱连忙回答道:“老中大人放心,我们大清绝对会信守承诺,参与攻打皮岛。”

顿了顿,他补充一句道:“岛上的地形,我们熟,已经灭过皮岛一次的!”

当年的时候,就是朝鲜出了水师,建虏才攻上了皮岛。鳌拜就是在这场战事中,因为第一个攻上皮岛,撕开了一个岸防缺口,被皇太极封为巴图鲁的。

松平信纲听了,很是高兴道:“贵我两国精诚合作,灭了明国东江镇,便是指日可待了!”

说到这里,他用手一指对马岛那个方向,继续说道:“我大倭国还有一半多的战船和兵力,还在岛的那边,正在陆续过来。呵呵,投鞭断流,不为过吧?”

听到这话,说真的,英俄尔岱其实有点羡慕的。如果大清有这么多的兵力,估计早就打下明国了!

这几日来,已经到达朝鲜的,就不少十万了,这可都是倭军,而不是平民,倭国本土那边,不知道还有多少?

心中这么想着,他便向松平信纲告辞,要返回去和代善汇合,然后再回辽东。

松平信纲也不挽留他,只是对英俄尔岱说道:“那么,半个月之后,便在平壤汇合!”

攻打皮岛的陆军,其实倭国自己也有,就是已经在北方的倭军。但是,大清这边表示出了诚意,他也不介意,就用大清的步军攻打皮岛。

因此,他这边的话,只要集结战船北上即可,陆军和物资的运输,自然是有运输船继续来回运输便是。

背叛者郑一官,该是受到惩罚的时候了!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