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了个不值钱的养鸡场,居然换了个运输队长?
谁不知道江小满他们的茶叶合作社,是全镇出了名的福利好待遇高?
郎德志夫妻俩自己开养鸡场,也未必能有给合作社打工挣得多呢。
不过,转念一想,山岩想要养鸡场这块地,那岂不就是说,茶叶合作社要在他们村建厂啦?
原来最大的赢家竟是他自己?!
第219章
有了镇政府出面来办这件事, 各村的执行力度一下子就上来了,没多久,一张张预报名表就汇总到了江小满手里。
不过, 情况并没有他们预想中的那么乐观。
前期江小满他们考察的时候, 是按照每个村现有的荒废茶园的数量来大致估算的,实际情况却是, 镇里有些人全家都出门打工了, 家里即便有荒废的茶园, 人家也不至于为了这么几亩地的老茶树,全家再从城里搬回来吧?
毕竟有些在外面混得好的,早就在城里买了房子, 孩子也要在城里上学,这些人家, 别说茶园早就抛荒了,就连家里的老宅子很多都快塌了, 自家的山地和菜园子也给了亲戚在种。
这些人家的茶树林,因为暂时无人认领,都被算作是无主的野茶树——老百姓去摘茶叶可以, 但是想要据为己有拿来盈利,拿不出凭证,是没办法跟合作社签协议的。
最后算了算, 实际能参与重启计划的,就只有不到三百亩。
“这么点茶园, 够干什么的?”江小满嫌弃地拍了拍桌上的统计表。
江小满自己家就一直种茶采茶, 自然知道一亩地茶叶的产量。
尤其是这种修剪后重新发出来的新枝, 产量本来就不如常年修剪的新茶树那么高, 就拿春茶来说, 正常茶园一亩地能产鲜叶100斤的话,老茶树的产量一亩地估计要直接减半!
什么?你说老茶树长那么高大,为什么产量反而不如半人高的新茶树?
那当然是因为,茶叶的产量它不是按个头来的,是按芽头来的啊!
就拿江小满自己家的茶园来说,他家的茶树,每年春秋天都要修剪一次,茶树这玩意儿就是这脾气,越下狠手修剪,来年发出来的新枝越多,能采摘的嫩芽就越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