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苍茫云海间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3节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苍茫云海间作者:看长亭晚

第13节

沈琳附和道:“是这个道理,食君之禄,为君分忧,你我做好份内之事便是了。只是听说这次祭祀陛下特命四皇女殿下协同礼部一起着办此事,也不知是真是假。”

两人仿佛是偶遇随意聊了几句,便就此告辞了。

待到分属,早就聚集了一批文书官,大家都小声抱怨着这寒冬腊月的鬼天气,一个字都没说上司如何,却借诗词典故,引据经典,刻薄而讽刺的把王知合给骂了个痛快。

燕惊寒磨蹭过来,小声道:“大家怨气很大嘛。”

清平看她一眼,声音也是压的极低道:“你哪次早上从被子里起来不是要死要活的?”

燕惊寒辩解道:“那是被子硬要留我的,我拒绝不了啊。”

她一贯喜爱诡辩,清平和她做同窗这么久,实在是太明白不过这人的性子了,出言反讽道:“对,想必你喝酒的时候也是酒壶盛情邀你,你拒绝不了,是吧?”

燕惊寒淡定的笑笑,露出一个欣赏的表情道:“就是如此,都是它们逼我的。”

两人唇枪舌剑斗了一会,就见分属内堂出来一个人,道:“诸位,因本次祭祀将由信王殿下及礼部一同着办,王侍中大人已经去钟鸣山了。请诸位带好牌子,咋们要挪个地方办事喽。”

众人面面相觑,一人道:“主簿大人!咋们就这么走着去?”

开玩笑,钟鸣山在城郊,若是要走,都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到。大家都紧紧盯着主簿,倘若她要是说了个‘是’字,那恐怕今日大家都不必去了!

主簿自然能感觉到众人的愤怒,她局促翻了翻名录,想用上官的威严来压倒大家,但她又不是王侍中,众人考核成绩也不归她管,是以没几个畏惧她的。

几辆马车从分属外面进来,主簿这才松了一口气,对大家说:“自然是备了车的,都快上去,我们要马上到钟鸣山。”

钟鸣山在城郊北边,因形似铜钟而得名。不过这山历来是由禁军把守之处,因为这里乃是代国太庙所在之处,供奉着先王灵位。

马车在山边停了下来,以她们的身份恐怕是没有登山的资格的。之所以需要她们来到这里,只是为了准备祭天所需的各种东西,大到仪式进程,小到物品的摆放,都必须有人负责登记在案中,整个准备活动非常细致,每个人都在固定的位置上,一旦哪一环节出了差错,就可以直接问责此人。

清平被分去清点祭天时所需的盆栽,她拿着花册和掌事宫女一一核对,这些盆栽大多是从贺州,辰州运来的。不然此时恒州大雪,哪里会有这么多的绿树红花?但一想到恒州北部因大雪阻拦的道路还没通畅,这些花却加班加点的被送到了长安,清平心里就有种说不出的膈应。她一边对,一边暗中记下所供给盆栽的人名。

待核对完毕后,还需等人过来检查,查完后签字署名,才算是结束了一半。要等到祭祀结束以后,整个过程里陛下没有一点不适,才算是真正的功德圆满。

清平站在雪地里看着来往的侍从们将盆栽搬到山上,从她这个角度看去,通往太庙的台阶又长又高,一趟一趟的搬盆栽也非常辛苦,这么冷的天,那些搬东西的人仍是出了一身大汗。清平又对了一遍花册,忽然燕惊寒走过来,见了她道:“你这里的事还没忙完?”

清平道:“早完了,就等夏大人来查看签字,我这边的事就了了。”

燕惊寒嗤笑一声,道:“那你可有的等了,那位夏司长在前头迎驾呢。”

清平心中一动,拉着燕惊寒往后退了点道:“是那位信王殿下?”

燕惊寒叹一口气道:“那可不是?此番祭祀由信王殿下主持,这位殿下因服孝深居简出,这次委以重任,里面也不知道有什么名堂。”

清平奇道:“服孝?服什么孝?”

燕惊寒道:“你还真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两年前陛下微服私访崇祯山,寻得流落民间的四皇女之事,你可还记得?”

这件事清平当然知道了,当时还闹的沸沸扬扬的,将宫闱旧事悉数翻了一遍,把华盖京都的卫氏嫡子选入后宫,后遭人诬蔑纵火焚宫一事传的是活灵活现,这谣言传来传去,竟暗指如今长皇女楚明生父付贵君为暗中主使。

自然有大臣对四皇女身份存疑,提出诸多疑点,道是有心人为离间付贵君与女帝感情才出此下策的,要请陛下开宗明察。

经过半年的明察暗访,由承徽府,宗正寺,还有各部尚书大人,内阁八位阁臣,加上负责验证血缘的太医院院首等众位证人的见证下,在这份详细记录了四皇女如何流落民间,又是如何找回的书文上签字按押,并由五翎卫呈上详细的调查辅以佐证,最后女帝亲笔落款加盖玉玺,送交承徽府封存。

后经由礼部商议各项典礼,执掌太庙的明亲王负责四皇女归宗一事,钦天监观时选日,终于定在花朝节那日,昭告天下,御赐从民间寻回的四皇女更名为晙,封信王。

这件事在当时引起发了滔天巨浪般的震动,但后面因为当事人的沉默低调而渐渐淡去了,不过现在街头巷尾仍是能听见茶肆酒坊对此事的议论。

这位新出炉的信王殿下首先提出要为已逝多年的生父守孝,女帝大为感动,将京郊的行苑赐给信王暂住,又责令工部尽快建造王府,总不能空有头衔却没有王府吧?不过这位信王也十分奇怪,说是守孝,便真的老老实实在行宫里待了一年,除了家宴,从不出席任何宴会,

燕惊寒一脸高深莫测道:“据说陛下那天修道之时,忽然渐入玄妙之境,冥冥之中见云气缭绕所在,有一广袖长裙的女子踏云而来,称陛下有一机缘在东方。陛下醒来后心有所感,微服简装去往崇明山,结果你猜怎么着?”

清平敷衍的拍了拍手道:“你去做个茶馆说书的吧,我定日日给你捧场。”

燕惊寒摸了摸下巴道:“你这提议有些意思,不知道茶馆说书的一天有多少赏钱呢?行了你别打断我,让我说完。”

明明是她自己在说,到头来却怪上自己了。清平淡定的摊摊手,示意她继续。

燕惊寒非常八卦地道:“那日大雪初晴,陛下去往崇明山上寻那梦中仙人所说的‘机缘’,却见在山上梅林中见到一游人,居然和那已逝的卫贵君十分相似。她不动声色与此人交谈,又在她腰间看到一块玉玦——”

清平心中一跳,转头向路口看去。

快到傍晚,天色逐渐暗了下来,有内侍点了灯笼照明。钟鸣山上台阶两侧点起了火把,原本在中间搬运盆栽的人都退到了路边,像是在避让着什么。

几位礼部的大人簇拥着一位紫袍金冠的女子走来,她身后跟着一排仪仗,朱漆攒竹仗,内侍手持骨朵,班剑,响节,灯盏,皆贴金为饰,共十二人随行。这一看就是亲王仪仗,难怪宫人退让避路。

两人便知这定是信王楚晙了,仪仗行经此处,几位礼部高官伴驾,信王不知为何没乘行辕,而是一路慢悠悠的走过来。

朔风吹散细雪,信王身着紫色朱雀纹饰的王服,腰系玉带,她除了一枚玉环,全身再无其他佩饰。清平和燕惊寒跪人后面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里,她听见信王淡淡道:“诸位大人年长于我,经办的事自然没有不放心的。”

清平竟觉得她的声音有些熟悉,微微抬头侧看。信王此时真巧走到火把边,火光照出她刀琢般的面容,这位信王生的真如同传闻中那般,长眉入鬓,眼角一抹极淡的红。墨色的眼眸中华彩摄人,薄唇轻抿,从她英挺的五官中依稀可见当年卫氏的风采。

她身形高挑挺拔,比燕惊寒这种自诩北方人的高个还要高些。这种紫色的王服愣是被她穿出了一种威严沉稳的气势,衣袍上银线绣的朱雀纹饰在火光中微微发亮。

一种莫名的熟悉感涌上心头,清平想看的仔细些,燕惊寒见她似要起身,赶紧拉住她低声道:“你莫不是疯了不成?”

这种场合若是失仪,轻则杖刑,重则丢官。正好那信王也向这边望来,两人恰好四目相对。

楚晙眼中倒映着漫天飘雪,嘴角缓缓勾起,清平微微眯起眼睛,双手紧握,全身进入一个戒备的姿态。

她心中既无惊涛骇浪的震撼,也无山崩地裂的惊惧,原来如此。从那块凤鸟玉玦开始,遍及五州的旅程,一切都有了合理的解释。

楚晙侧头笑了一下,显得十分谦和道:“王侍中手下人才济济,布置的十分妥当。”

王知合受宠若惊,忙道:“多谢殿下夸奖,这也是礼部诸位同僚通力而行的成果,下官不敢一人受之。”

楚晙只笑了笑,并没有继续再说下去。

终于等信王视察完后,众人才交接了手上的事情,承公车回家歇息。燕惊寒和清平听完王侍中训话,天黑透了才从分属里出来,两人疲惫不堪的走着,燕惊寒道:“你今天怎么了?被那信王姿容震惊啦?美煞了?”

清平懒懒的摆摆手道:“见鬼了。”

燕惊寒见她一脸倦色,奇怪道:“难道你被什么ji,ng怪吸了人气?”

又想起今天去的可是太庙,岂不是说历代先帝是那啥了吗燕惊寒捂住嘴巴,四下看看,幸好此时没人在边上。

清平慢慢停下脚步,紧紧注视着前路上停着的青顶马车,喃喃道:“惊寒,你先回去吧。”

燕惊寒道:“啊?你怎么了,魔怔了?”

清平沉声道:“你回去吧,我想起我还有一件事没办。”

大概是她神情太严肃了,燕惊寒虽然心里疑惑,但也应了下来,快步走开了。

清平正了正衣冠,缓缓吐出一口气,向马车走去。

第52章归来

马车附近空无一人,杌凳摆在车边,好像是知道会有人上车来,而特意准备好的。

清平踩着凳子上了车,车里燃着香球,碳笼熏出融融暖意,中间放着一方小几,楚晙懒洋洋的靠在软枕上,见清平来了,伸手指指,道:“请坐。”

她这副样子一点都不像刚才对着礼部官员那样谦和有礼,反而非常随意,说着请,丝毫没有要尊重客人的意思。

清平冷眼看着她,信王殿下伸了个懒腰,歪着头慵懒地笑了笑道:“许久不见了,清平,别来无恙。”

清平心中极为镇定,向她行礼道:“多谢殿下关怀,下官一切都好。”

她们隔着小几相视,仿若多年以前。楚晙微微一笑,伸手拎起茶壶,为她倒了一杯水,轻轻将那茶杯推到清平面前,清平摸着杯子边缘道:“不会又是酒吧?”

楚晙一只手托着下巴,一只手拿着茶杯在她那只边上轻轻一碰道:“孝期不能饮酒,以茶敬客。”

清平索性也不去想纷扰往事,反正再怎么想也比不上楚晙的手段,她垂目看茶杯里的水,思索片刻后一饮而尽。

茶香馥郁,清平把空杯子放回桌子上,楚晙忽然抓住了她的手腕,她修长的指节摩挲过清平的手腕手背,带来一种细腻温凉的触感。清平霎那间有种被蛇缠绕的悚然感,她忍着不适,硬是没有收回手,幸好楚晙没握多久就松开了她,正襟端坐道:“你好像长大了,清平。”

清平暗付她这话的实际意思,一时半会也摸不清楚晙到底想干什么。她掂量了一下自己,既无权也无势,楚晙贵为皇女,难道还需要拉拢自己?

楚晙好像看出她在想什么,敲了敲桌子,清平回过神来道:“是的。”

楚晙听了她这个回答啼笑皆非,清平没理会她的莫名其妙,道:“殿下不是说,叫我下次见面时,要装作不认识您的么?”

暗指楚晙自己破坏约定,但楚晙是何许人,知道她在指责自己违约,又觉得非常有趣,仍是笑语盈盈回答:“我只说了,你要装作不认识我,反过来又没说不许。”

“为什么?”清平低声问,“四年前的游学是假,你究竟在做什么?”

楚晙收了笑意,盯着她道:“你说呢?”

清平大致能猜到她为何要在五州一直活动了,只要是人活在世界上,就一定会留下足迹。女帝肯定会调查这个流落民间的皇女,当暗卫们去搜寻的时候,自然能顺着楚晙安排好的一切,找到这个人存在的证明。

因为她自己,就是楚晙的替身。在贺州读书的日子,现在细细想起来,也渐渐明白这人缜密无余的安排,她以短短两年不到的时间,凭空构建了一个名为‘余珺’的人生。

清平心里微微颤动,她看向楚晙,对方也在看她,从前她们的身份是主仆,隔着不可逾越的鸿沟。现在她们依然是云泥之别,隔着这方小几,好像是隔着一段晦暗破碎的过往。

楚晙慢慢开口道:“你问这些,你是以什么身份来问的呢?”

她身着繁复的王服,端坐在车中。与她肃穆威严的气势相比,清平身上不大合身的官服使她看起来就像是一个偷穿了大人衣服的小孩,楚晙眼中溢满笑意,看着面前少女秀美沉稳的面庞,她的五官褪去青涩,却仍是有一种少女的天真感,与她冷静自持的样子形成了极大的反差。

清平抬头看她,感觉自己在身高上就和她差了一大截,更别说气势了,她默默握了握衣角道:“殿下觉得我是什么身份呢?”

楚晙双手合十,虚放在唇上悄无声情笑了一下,道:“你猜。”

她这话明显是玩笑,在逗自己玩。清平登时觉得有些乏味,当两个人身份地位相差太大时,无论说什么做什么,都不是那么对等。

清平也不想再这样和她猜来猜去了,有些问题未必非得弄个清清楚楚,她漠然道:“既然殿下无事,那下官便告辞了。”

说完也不等楚晙有何反应,就下了车,冰冷剑鞘再次压在她的右肩上。四年前的场景又重演一次,清平微微抬眼,手轻轻按在黑色剑鞘上,把它推开一寸道:“你想谋害朝廷命官?”

天璇收了剑,清平冷冷看了她一眼,收了收衣领,快步消失在夜色中。

车厢中楚晙把玩着清平方才喝茶的杯子,颇感兴趣的抚摸过杯身凸起的纹路,道:“天璇,她走了?”

天璇道:“是的,主上。”

没多久一蓝袍女子掀开帘子钻了进来,道:“殿下,如何?清平愿意回到您身边吗?”

楚晙道:“她现在与我非亲非故,硬要拉也拉不过来。”

蓝袍女子正是刘甄,她在楚晙身边伺候的时间更为长久,知道的事也多,沉默片刻道:“那殿下打算怎么处置清平呢?”

她说这话其实是有原因的,楚晙绝不会放着这么大一个错误在那里,要不然就是变成自己人,要不然就是派人处理了。

楚晙重新靠回软枕上,笑道:“处置?要如何处置?”

刘甄哑然,楚晙别有深意道:“看着吧,我什么也不用做,她自己就得靠过来。”

清平回到住处已经很晚了,李氏夫妇见她神色不好,也不敢多问,只说给她留了饭菜在桌上。清平虽然累,却因为今天的事情倒尽了胃口,一回来就滚进床铺睡觉。

只是梦中也不太安生,那双幽深的眼睛无处不在,清平怎么躲都躲不掉,她本想大被一遮就万事如意了,但没想到一只手从被褥下面伸进来,强有力的握住自己的手腕。

怎么甩都甩不掉!

手的主人神闲气定的握着,挣扎间这只手由握变成抚摸,好像是在安抚着她的情绪。但清平却觉得这像是猛兽狩猎前的信号,那手力气极大,硬是拖着她,把她从被子里拖了出来。

离开了黑暗的堡垒,清平陡然暴露在光亮中,她几乎睁不开眼睛,却看见那人低着头看自己,唇瓣微启,似语非语。

她睁开眼睛醒来,满头大汗,里衣也shi了。清平手有些抖,她眨了眨眼睛,伸手去看自己的手臂,原来是一件衣服的系带勾在手腕上了。

从昨天到今天,这连续不断的梦和冥冥中昭示的预感,都在告诉她一件事,她的好日子,恐怕快到头了。

明明是休沐,又得去分属点卯,清平一脸萎顿地去复对文书名册,燕惊寒过来,仔细看了她一眼,道:“清平,你昨天去喝酒了?怎么一脸纵欲过度啊?”

清平知道她这个喝酒肯定不是指普通的喝酒,她一边用笔尖一排排核对过,道:“没喝酒,去喝茶了。”奈何她昨天喝的可不是普通的茶,因敬茶人的不同,使得此茶功效等同于酒,

燕惊寒是不信的,喝茶能喝成这个样子?清平眼下一圈淡淡的青色,显得十分的萎靡不振,想了会还是关心道:“没事吧?要是生病了,就和主簿告个假?”

“非婚丧嫁娶不得告假。”清平打了一个哈欠,眼见那册子已经翻到底了,便收好了放一边,她办公用的桌子是靠墙的,靠墙那边堆满了像这样的黄色名册,可见工作量之巨大。

燕惊寒犹豫了一会,道:“清平,我,我想和你说件事。”

清平又打了一个哈欠,明明困的要命,但还是得在这里苦苦熬着,燕惊寒在她耳边小声道:“我想外放。”

外放这两字如惊雷般在清平耳边炸响,惊的她脑子清醒了许多,她看了看周围的人都在忙着自己的事,拉过燕惊寒道:“你想外放?本朝庶吉士一旦外放,就不知何年才能回京师了,况且你外放了,你父亲怎么办?”

燕惊寒握紧了拳头,沉声道:“我父亲会回老家,到时候我会写信托姑母照看他一些,你是知道的,外放一般都是偏远小县,路途遥远,我怕我父亲年纪大了,吃不了这个苦头。”

清平装作看册子的样子,手中拿起一只笔在半空中圈圈点点,道:“你是早就想好的?还是突发奇想?”

燕惊寒也拿了一本随意翻开,她道:“咱们刚入职时,我就去打听过了,最后考绩成绩不佳者,就不会留在长安,而是会外放到其他地方去。”

十年寒窗苦读,不就是为了改变自己的身份,从此平步青云,叱咤朝堂吗?庶吉士历来有储相之称,同朝为官,能不能上位,也要看当初在科试中的排名几何,清平并不是很明白燕惊寒为何要放弃这样的机会,自逐京师,去偏远的小县从最底层做起。

而燕惊寒却道:“你也看见了,恒琼两州大雪成灾,有的地方连道路都被积雪堵塞,外面的人也进不去,里面的人也出不来,也就是这样,这祭天所需的物件还是从其他州送来了。”燕惊寒手停在一个字上,忍不住用了些力气,差点把纸张给按破,“难道这大雪就只落在恒州北边?这场雪灾过后都不知有多少牛羊牲畜被冻死,百姓流离失所,蒙受损失不计其数,但那看朝廷中的大人都在做什么呢?”

说到这里她显然是动情了,颤声道:“我自进学以来,得蒙先生教诲,读书之余日日所想的,不过是考取功名后能有一番作为”

清平拍了拍她的肩膀,突然能明白她的感受了,这个时代的读书人是真的把对天下,对百姓的忧虑放在心里的,于是对她道:“倘若真要走,那也等考绩完以后再说,到时候你若是真被外放,咱们再从长计议。”

燕惊寒没想到她居然没劝自己,还隐隐有支持的意思,顿时感动的不成样子,握住清平的手道:“清平,我来长安读书一趟能交了你这么个朋友,真是”

她感激的话还没说完,就见好友飞快的甩开她的手,一把握住自己的手腕,燕惊寒还以为是自己力气太大握痛了人家,清平松了松手腕,给她看,示意自己没什么事。

这时候巡视的主簿过来了,燕惊寒赶紧溜回自己的座位,假装在做事的样子,又忍不住回头看了一眼清平所在,思及她刚刚的言行,觉得她今天实在是太反常了。

昨天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呢?燕惊寒心里充满了好奇。

清平疲倦地松了一口气,微不可察的握了握手腕,刚刚燕惊寒情急之下忽然握住她的手,肌肤相触间,竟令她想起楚晙。

不是从前那个略有些稚嫩的王府大小姐陈珺了,仅仅四年的时间,改变了太多太多的东西,也许在她看不见的地方,无数人的人生因此被改写,这都是她始料未及的。

那是信王,皇天贵胄,高不可攀。王服加身,即是权势所在。她即使是坐在逼仄的马车中,仍不改凌然高贵的气势。这华服盛装、极尽雍容华贵的女子,瞳如点漆,深不可测,她似笑非笑的看着自己,清平陡然间生出一种被当作猎物觊觎的感觉。

她握住了笔杆在纸上划过一道墨痕,心中有些烦躁。

真让人不舒服。

又过了几天,分属的事情都忙的差不多了,清平和燕惊寒一起去沈西亭教授家中拜访。

这位沈教授是她们在长安官学读书时的授业恩师,对两人颇为照顾,现在因为年纪大了,就从教授的位置上退了下来,在家中静养。

她的女儿沈琳就是清平燕惊寒的师姐,现在在吏部任职,是吏部侍中身边的文书官。

两人去看望老师,也不好意思空着手,便去买了些东西,封了点银子,换了身衣裳,体体面面的去老师家拜访了。

沈教授家在南城,两人雇了马车前去,倒也没花上多少时间。到了沈宅前,清平去叩门,看门的仆从一早得了消息,开了门迎她们进来,沈琳从屋里出来,见了她们两人笑道:“李师妹,燕师妹,快请进,我母亲已经着人备下酒菜,就等你们二位来了!”

两人口道不敢,跟着沈琳进了房中,外面白雪皑皑,房里却是温暖非常,烧着炭盆铜炉,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人坐在炕上,ji,ng神矍铄,眼神明亮有光,笑着看着两人。

清平和燕惊寒上前行礼,沈教授道:“不必,快些起来,别折腾那些没用的了!”

但两人仍是行完了礼才起身,沈教授含笑看着学生们,道:“我腿脚不便,就让人将这桌子搬到炕前了,希望你们不要见怪,可别说做老师的懒的不成样子了,学生来探望,还在床上赖着不起来!”

众人哈哈笑了一番,就围着桌子坐了下来,沈琳起身倒酒,燕惊寒和清平赶紧按住她,清平道:“怎敢劳烦师姐?我们自己来就好。”

沈琳坚持要倒,两人无奈,只能让她倒了。敬酒时却按住她不让她起来,燕惊寒道:“在官学时,常蒙老师照顾,学生心中感激,便敬一敬老师。”说完一口饮尽,非常豪迈,又去倒了一杯。

沈教授看向清平,笑道:“清平,你怎么不喝酒?”

清平道:“学生一喝酒就容易醉,半点酒都不能沾,害怕喝酒误事,就以茶代酒,敬一敬老师及师姐吧。”

沈琳侧身避开她这一礼,沈教授点点头道:“你们现在是在礼部下面做事?听沈琳说可是非常不容易呀,你们要是好好办事,得了上面大人的青睐,考绩评定时得了个优,还是可以留任京中为官的。”

清平和燕惊寒相望一眼,燕惊寒目含坚毅之色,清平心中一叹,知道她这是打定主意了,其实她带燕惊寒来沈教授家,正是希望能借这位授课恩师之口,劝住好友外放的打算。

果不其然,燕惊寒略微思索道:“老师不知,学生已经做好外放的打算了。”

沈教授有些吃惊,看了一眼沈琳道:“吏部的考核已经公布了?还没到评定的日子吧,怎么你们就已经知道这事的结果了?”

沈琳道:“娘,吏部调任官员的文书还没出来呢。”

沈教授道:“是了。惊寒,你到底怎么回事?”

燕惊寒铿锵道:“学生不愿留京熬日子,等候升迁,我想去做点实在的事,哪怕是去个偏远小县做个县令,也比在这里苦苦煎熬来着好。”

沈教授摇了摇头道:“庶吉士头一年就外放实在是少数,再怎么也不会让你去当个县令呀!至少也得是郡守之职,储相去干县令的活,朝廷再怎么糊涂,也干不出来这种事。”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