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星降世作者:吹云解月
第15节
“当时你我二人都不在场,我打听到的消息,只说小殿下当时受不了这样的刺激,叛离全族,与如今的青竹魔君兵戈相见,最终战败投身了清渊。你闭关出来后不是还向仙帝要了聚魂灯,怎么突然间,小殿下又活过来了?还跑去了你的起云殿?”
“谁知道呢?想来是从哪里打听到的吧。”白泽的声音一下淡了,连带着看向远处的眼神也缥缈了起来,“各人有各人的苦楚,他不说,我又何必问?”
“唉,只是如今这事情又被扯了出来,迟早要做个了断的,听说青竹魔君已在暗自游说魔界各族,若是有天仙魔两族真的打了起来,届时小殿下的身份…仙界还容得下他吗?”
“容不容得下,无非就是谈什么条件的区别罢了。”
“仙君这么说……是要保小殿下了?”
元音问道,心里头却已有答案。
白泽点点头。
“你这副神情,倒让我有些想起从前的旧事了。”元音低头苦笑。
白泽怔了怔,这才想起他说的旧事是什么,抬手在他肩上拍了拍以示安慰,两人一时都没了言语。
二人到了仙界,在南天门外道了别,白泽自去找仙帝问事去了,元音便赶往起云殿等着。
到了起云殿门口,元音“咦?”的一声,颇为惊讶地绕着殿门口的两座玉狮转了几圈。
这两座玉狮自从上次被梵离打碎后,一直爹不疼娘不爱地被弃在殿前,连个收拾的人也没有,如今却难得地被白泽重新补好,似乎……看
这模样还比从前的好看些。
元音提脚走进院子,吓得登时捂住了胸口。
这……
他不确定地眨眨眼。
这还是他认识的起云殿吗?
原本背对着他坐在院中的梵离听见声响转过来,见着是他,招了招手:
“过来帮忙。”
元音走了过去。
“小殿下这是……”
只见梵离身前铺满了各式各样的石子,一旁还有个半人高的麻袋,装得满满当当。
“你来挑挑,哪些好看?”
元音蹲在他身旁。
“小殿下挑这些石头做什么?”
“给白泽啊,他不是喜欢这些东西吗?”梵离头也不抬地回答。
“那这么多都是从哪儿捡回来的?”
“昆仑山。那里有条大河,我看白泽走的时候看了好几眼,估摸着挺喜欢的。”
“所以……你把那河里的石头全挖来了?”
梵离点点头,元音突然有些同情那条被白泽多看了几眼的大河。
“小殿下对白泽仙君……倒是关心。”
梵离笑了笑。
“听闻昆仑山乃是他的孕生之地,想必心里还是牵挂的,他同我说如今已经不常回去了,我想如果可以留些昆仑山的东西在他身边,应该也算个慰藉吧。”
“所以仙君和我说,你中道又折返回去,便是为了这个?”
梵离将一块石头放在手心,递到元音的眼前:
“是啊,这块好看吗?”
元音有些愣神地点点头,心里头涌起一丝异样的情绪。
“对了,”梵离犹豫了下,搓搓鼻子问道,“当初你带去魔界的那个傀偶,其实……承的是白泽的修为吧?”
“呃……”元音有些尴尬,“当初实在是不得已欺瞒了小殿下,十方的力量确实是承自白泽仙君的,不过……”
“不过什么?”
“倒是不能说是承自白泽仙君的修为。”
“嗯?”
“白泽仙君当初将半片魂元放在了十方体内。”
“哦……”梵离这才恍然大悟,“怪不得当初探到他体内的灵力如此浩荡。”
他突然又想起了什么,惊讶地问道:
“那当初青竹s,he碎了十方的封印,岂不是……”
元音点头。
“当初事发突然,没想到青竹手上有涣日弓,仙君寄在十方体内的那半片魂元因那一箭散了。因为这件事,小仙还被仙帝罚了十六道天雷呢,这雷罚至今还未受完。”
梵离的情绪一下变得复杂起来。如果说十方承的是白泽的魂元……
“他当初魂元受损,想必受了不少罪吧?”
“白泽仙君不比我们这些普通仙家,他无事便是三界平衡的保证。是故当初仙帝压下了这道消息,他自己为了修补这次的损伤,闭了足足一百年的关,前一段时间才出关的。”
那如果自己要让十方复生,岂不是又得让他舍了半片魂元?
“他当真痊愈了吗?”
梵离担忧地问道。
“是不是只有白泽仙君自己知道了,但对于外人来说,他必须要好起来。”
梵离原本挑拣石头的手停了下来,他不知为何又想起白泽在昆仑山同他说过的话,还有那个一触即放的拥抱。
若是自己同他开口讨要半片魂元,他会给吗?
如果他真的给自己的话,那接下来呢?他会带着十方离开,或者继续在清渊下生活吗?
他突然有一丝迷茫。
“仙君回来啦!”元音喊道。
梵离转过身去,望见白泽正从殿门口走进来,面上原本有几分沉重,见他看过来,便勾起了笑容。
他突然不敢想象自己和白泽说这件事的时候,那家伙会是什么神情。
会不会原本一脸的笑容,突然便垮了。
“仙君快过来看看,”元音朝白泽招招手,“小殿下为了你,把整条河里的石头都搬来啦!”
白泽走过来。
“哪儿来的?”
“小殿下从昆仑山搬来的。”元音笑眯眯地回答。
白泽看向梵离。
梵离有些心虚,磕磕绊绊地解释道:
“见你老盯着那……那条河里的石头看,也不知道……哪个被你看上了,索性就都捞回来了。”
“你要……挑……挑一个吗?”
白泽笑着说道:
“待会再挑,有些事要和元音说,你等我一会,好不好?”
他那句好不好说得轻柔,像是在哄着梵离一般,听得梵离有些愣神。
“你…你先…聊正事吧,我有些事要处理,得出去一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