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王爷,慢走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9节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王爷,慢走作者:易临安

第9节

她心里还是接受不了这个事实,先生怎么会突然想不开呢?为什么事情发生的这么突然?难道是她做了什么事,刺激到了太傅?她仔细的回想与太傅的对话,却没有发现一处有异样的地方,不由的陷入迷茫中。

虽然宋应遥和文荥阳只见过一面,但她也知道太傅对王爷的重要性,太傅这么一去,给王爷带来的打击不知道有多大。

她默默的走到方檀的背后,手掌抚上她的肩膀,小心翼翼的唤道“王爷。”

还没等方檀回应,林思清就从另一个屋子里走出来说道“先生这里没有你要的东西,你走吧。”

宋应遥闻身望去,只见他已经擦干净了脸上的泪渍,换上了一身孝服。林思清没得到方檀的回应,又开口道“这里不需要你的,你走吧,我自会安排好先生的后事。

“王爷……”宋应遥困惑的摇了摇方檀的手臂,方檀一句话也不说的,转身就往外走去。

宋应遥连忙跟在她的身后问道“王爷,我们要去哪里?”

“下山,回京。”

林思清听着她们的脚步声远去,连看都不想再看她们一眼。在他看来,先生就是因为她们的到来,才会去世了,所以他恨不得她们早点离开。

出了院子之后,宋应遥皱着眉头问道“王爷不等太傅下葬了再回去吗。”

“时间来不及了,京城还有许多事要处理。江南的事情已经完成了,再不回去,方杭可能就会起疑了。”方檀理智的说道。也懒得对方杭用尊称了,直接就唤出他的名字。

虽然这有些不近人情,但她为了某天已经准备了太久,也因此死了太多的人了。她是王,是这整个计划的掌权者,她要对那些无论是死了还是还活着都忠心跟随着她的人负责。不能因为自己的情绪,而乱了整个计划。

她忽然有些明白为什么帝王总是冷血的,也明白了先帝去世前所和她说的,站在那个位置上只能孤独。

第52章

“那王爷想要的那件的东西怎么办?”她虽然不知道那件东西是什么,但是通过林思清的话可以猜测到那件东西很重要。王爷这回来找太傅主要目的就是为了那样东西。现在太傅去了,最接近太傅的林思清又一直认为王爷是杀害太傅的凶手,要是想从他那知道那样东西的去处,更是难上加难。

“没有就罢了,本王还有其他的办法。”方檀皱眉头说道。

从她收到的消息来看,先皇去世前与太傅见面时间最长,所以先皇最有可能将遗诏交给了他。而且太傅和她说话的时候也谈到了遗诏,那为什么太傅没有将遗诏交给她就自刎了?是她理解错了先皇的话?还是遗诏根本就不存在?那先皇为什么要和她提到遗诏?难道就为了让她来见太傅一面,然后太傅就死了……

她连忙止住了思绪,慌乱的眨了眨眼睛,不敢再深想下去,怕得到她不敢面对的答案。

先皇一定不会这样对太傅的,太傅对他忠心耿耿……其实方檀心里已经得到了答案,只是她不愿意承认罢了,若是承认了,那她就是杀害太傅的凶手了。若是承认了,她终身都会陷在自责中。

可怜文荥阳到死都不知道,他的死都是被方煜算计好了。方煜为了这天下,当真是不折手段。逼迫长兄让位还不算,定要连从小亲近的太傅赶尽杀绝,才算心狠手辣。

“噢。”宋应遥似懂非懂的应道。这是她第一次见到有人死在她的面前,所以犹有一些惊魂未定。明明是第一次见到的人,却也是最后一次,谁会想到这些的场合下会发生这种事。好端端的太傅怎么会突然死了呢?事情发展的太快,让她有点跟不上节奏。

在她愣神的功夫,原本走在前面的人突然停下的脚步,转身抱住了她,整个头都埋在了她脖颈间。

宋应遥一怔,反应过来疑惑不解的问道“王爷怎么了?”

方檀抱着宋应遥不回答,紧闭着眼睛咬了咬牙。生生的把眼中要溢出来的东西逼回去。感受着来自宋应遥身上温暖的体温,将她冰冷的心捂热。

等缓过来之后才慢慢说道“答应本王,以后无论发生什么事,都不轻易要离开本王好不好!本王不允许你走!”语气里带着恳切,意外的泄露出此时她内心的脆弱。

宋应遥心里一软,手掌抚上方檀的后背,回抱她,微笑着答应她道“好。”

方檀捏紧了放在她背后的拳头,坚定的说道“本王不会再让太傅等太久,也绝不会让他孤零零的安葬在这山里,有一天本王会带着他回到京城里,回到他朝思暮念的地方。”

“臣妾相信王爷。”只要有这两句短短的回答,就能让方檀的心里得到了莫大的安慰,她缓缓松了一口气。

宋应遥知道王爷现在心里很难受,王爷喜欢将一切感受都深藏在心里,即使她现在不表现出来,但对于太傅的逝去她的痛绝对要比林思清的更加厉害。她心疼王爷,本来想安慰安慰王爷,话还没说出口,只觉得抱着自己手的松开了。

一切又恢复了常态,方檀深深的看了太傅的院子一眼,对宋应遥说道“走吧。”

夜晚皇宫中,方杭一边批改着奏折一边问在旁边研墨的石修道“听说方檀就快到京城了?”

石修闻声立刻弓身贴了上去,媚笑道“回皇上,正是如此。据下面的人回报,诚王现在已经到城外十里亭了,晚上在那里暂休,大概明天就能到京城了。”

“好。”方杭目不转睛的看着奏折,嘴角莫名的翘了起来,不知是因为方檀就要回来,他的目的就要达到的缘故,还是手中这本奏折的内容让他高兴。

一年一度的选妃又开始了,他手中这本奏折奏请他,为了皇嗣着想,今年应该多收几个妃子,好绵延皇家的血脉。这正合方杭的意,去年收的那几个妃子,他早就玩腻了。今年一定要多收几个婀娜多姿的,供他消遣。不然他早晚的被这些奏折逼疯。

也不知道那个方檀怎么想的,就一个王妃,玩了那么久,还不腻?真是痴情,他不屑的冷笑了一声。

他把奏折翻到最前头去,那里有写奏折的官员名字。

潘锦

很好,你成功的吸引了朕的注意力,加官进爵正在前方等着你。

他把这本奏折合上放到一边,问道“人都备好了吗?”

“回皇上都准备好了,就等着诚王回来上朝。”

“嗯。”他点了点头,看着刚打开的奏折突然发出一声疑惑,问道“京兆尹上奏说,最近进京城的人数异常,这是怎么回事?”

石修眼睛滴溜溜的转了一圈,他不懂什么政治,但这不妨碍他拍方杭的马屁道“皇上英明神武,治下一片太平,百姓们安居乐业。而京城是一国之都,最繁华的地界,商人们纷纷向往京城,所以进京城的人多都是正常的。”

方杭得意洋洋的道“是吗?”

“正是。”石修一脸敬仰的模样,让方杭很是高兴,脑子里轻易的就放过这个问题了。看了一眼墨池,对石修吩咐道。“墨已经够多了,你放下吧,过来给朕捏捏肩。”

“是。”石修闻言放下墨条,冲下面捧着水的小太监招了招手,那个小太监立刻走了过来。

石修将手浸到水里洗了洗,又用毛巾擦干净了,才敢走到方杭的身后给他揉肩膀,揉得小心翼翼的,手下的力道不敢重一分也不敢轻一分。

将京兆尹的奏折批阅完之后,方杭又随手拿起一本奏折,刚打开一页,看到熟悉的名字,立刻晦气的把它扔了,一脸嫌弃的说道“又是这个烦人的老头子,他的奏折肯定又不许朕做这个做那个,不看也罢。”

奏折落到桌面上的时候,正好打开在了有名字的那一面,石修不着痕迹的瞧了一眼,原来是托孤老臣,康臣人。

这个顽固不化的老头子,仗着他是先帝托命的老臣,就敢管皇上!真以为他是谁啊!皇上要是不听他的,他还能翻了天不成?

他最讨厌的就是康臣人见到他的时候,眼里带着的鄙视和不屑,总会刺激到他敏感的神经,让他想起过去某些不愉快的记忆。虽然那些日子已经过去很久了,那些人他也一一报复回去了。但他好不容易才爬上这个位置,再也不想回忆过去的事了。所以只有除掉他,他心里才舒坦。

这可是上眼药的好机会,他手下的动作不停,谄媚的说道“皇上要是不喜欢康丞相的话,不如就将他贬去京外,那样皇上就不用每日见到他了,省的烦心。”

方杭摇了摇头说道“不行,不行,他是托孤老臣,朕不看他的面子还要看先皇的面子,而且这朝堂还需要他镇着,不然百官早就乱套。”

石修见目的达不到,恨恨的咬牙,不过一会又想开了,没事,还有下次,早晚有一天皇上会被他说动!

方杭看累了,就把奏折一扔,伸了个懒腰道“不看了。”

“皇上既然不想看,就不要看了。”石修恭敬的问道“皇上晚上要去哪里歇息?”

方杭想了想,道“去柳贵妃那里吧。”

石修提醒道“皇上忘了吗?柳贵妃已经怀孕九个多月了,不宜侍寝。”

方杭恍然大悟道“难怪朕好久都没见过她了,那就不去她那了。”脑子里又开始思索起他后宫妃子的名字来,可他后宫的妃子太多,他只记得她们的模样,却说不出她们的名字来。

石修见状暗暗的推荐道“皇上要不去林妃子那边吧?”

听到这个名字,方杭脑子里冒出一个妖娆的女子模样,露出邪邪的笑容道“那就去她那吧。”起身离开了御书房。

正是深夜时分,万簌寂静,千家万户都已沉浸在美梦当中。就连白日里最警惕的狗,也打着低沉的呼噜。离黎明还有很长的一段时间,天色黑沉沉,除了一轮高悬的明月,再无其他光亮。街道上一个行人都没有,只有两旁店铺的灯笼在孤零零的照着地面。

一处平常的民居后院外,墙壁的拐角突然冒出一个人头来。那个人头伸长了脖子警惕的扫视了一遍民居周围的每个角落,耳朵也在不停的打听着动静。确定四周无人,才鬼鬼祟祟的回身。走到一处黑暗前,跪下道“邢将军左右安全。”

黑暗里传来一声低沉的回应“好。”

之后,只听闻三声轻轻的敲门声,民居的院门就从里面打开了一条细缝。

“谁?”

“邢。”

“请进。”伴随着民居内的这道声音,他们面前的门便打开成可供一人进去的大小。

院外的两人先后的走了进去。进去之后从门后面探出一个头来,又将四周巡视了一遍,再次确定周围没有可疑的人,这才放心关上门。

邢文烈带着下属,穿过民居的后院来到前堂,那里有个人正在等着他。

当他见到那个人的背影时,他立即跪了下来对那个人行礼道“末将参见王爷。末将来迟了,请王爷恕罪。”

那人闻声,转过身来瞧见来人,微笑道“邢将军,好久不见啊。”烛光照在他的脸上。这个人正是现在理应在京城十里亭外睡觉的方檀。

第53章

“邢将军不必多礼,本王也刚来没多久。”方檀向前倾下身子,双手扶着邢文烈的肩膀说道。

邢文烈顺势站了起来,拱手道“谢王爷。”

方檀瞧了一眼跟在邢文烈背后的下属,扭头对她身后的唤山说道“你们都下去吧。”

唤山恭敬的应道“是。”走到邢文烈下属的面前请道“请。”

邢文烈的下属看了一眼邢文烈,见他没有什么反应,便顺从的跟唤山离开。

他们离开之后,方檀手掌依旧放在邢文烈的肩膀上,目光好好打量了一遍邢文烈,距她们上次见面已经过了好几年了。但这位将军的模样她还依稀记得,这么多年过去了,现在他的模样跟那时的没有多大的区别,只是那时候他的胡子还没有那么白。

要说邢文烈今年也近六十了,虽然唇上的胡须都已经发白了,但是面色红润中气十足,身体健壮,看起来根本就不像五十几岁的人,方檀放开他的肩膀,不禁问道“本王记得邢将军有顽疾,现在可好些了?”

“回王爷,都是些老毛病了,已经很久没有复发了,不碍事。”邢文烈拍了拍自己的胸脯,表示自己还老当益壮。

方檀一脸打趣的问道“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邢文烈闻言身体一震,精神抖擞的拱手回道“廉颇虽老,尚善饭!”

年轻的邢将军也是朝廷的一员猛将,作战的能力不输古时的大将军廉颇。

上阵杀敌,冲锋陷阵,从未胆怯过。固守国土,北上驱匈奴,南下抵海寇。使敌人闻风丧胆,再也不敢来侵犯他们的国家。

“好!”方檀拍手称快,见他身体健康,心里放心了下来,不过还是叮嘱道“邢将军还是要多注意一些自己的身体,不可掉以轻心。”

“末将知道了,多谢王爷提醒。”邢文烈答道。

方檀满意的点点头,问候过后,她才切入正题问道。“本王交待邢将军的事情,邢将军可办妥了?”

邢文烈闻言从怀里掏出方檀让沈寒起交给他的玉佩,双手捧着递给她说道“禀王爷,末将收到王爷命令的当月,就立刻从王爷手下的各驻兵处暗调出了一部分士兵,分批次日夜兼程赶来京城。现在他们已经都到达京城外了。”

方檀从他的手上拿回自己的玉佩,塞进了袖子问道“一共有多少人?”这个问题很重要,事关能不能快速的拿下皇宫。

“回王爷一共是十五万的精兵。”邢文烈如实的汇报道。

“有走露消息吗?”方檀谨慎的问道。那么多士兵的行动,她不敢保证一点风声都没有。但是如果让方杭提前知道了消息,那她的计划可能就会功亏一篑。

“王爷放心,末将行事隐秘,行军时遇人烟稀少之地快速前行,偶尔遇到城郭,为了不惊动城内的人,寻常都是绕城而走。故行军所用的日程略长了一些。”

“此等小事不必介怀,而且邢将军来的刚刚正好。”方檀安抚他道,又接着问道“那寻常在哪里安营扎寨?”

“深山林密处。”

“邢将军辛苦了!”方檀怜惜的说道。

“末将不辛苦,为了王爷大业,末将愿赴汤蹈火再所不辞!”邢文烈拱手跪下道,先皇去世前也曾接见过他,所以他知道自己的使命是什么。在先皇将兵权交给方檀之时,他就知道会有这么一天,所以他时刻准备着。这么多年过去了,终于让他等到这一天了。

方檀再次把邢文烈扶起来道“邢将军快快请起,那些士兵现在在哪里?”

“臣让一部分的士兵已先进入京城内,伺机而动。而其余的兵将都驻扎在城外,等待王爷的命令!”

“做的好!”方檀手掌松开邢文烈的肩膀,手指指着屋外,目不斜视的问道“现在城中有多少士兵?”

“因为害怕太多人会惊动皇上,所以现在城内只有一万精兵,化装成寻常百姓分散在各处。到时候内外迎合,相信很快就能打开城门。”

“好。”方檀对这样的安排很满意,但是还是有些担心,故面色严峻的说道“切记到时进入皇宫的速度要迅速,勿要伤害无辜的百姓。”

“请王爷放心,末将带出来的兵纪律严明,没有命令,他们是不敢轻举妄动的。”

“邢将军果然练兵有道。”方檀笑着拍了拍邢将军的肩膀。

邢文烈谦虚道“王爷谬赞了。”

“事成之后,本王定不会忘记邢将军的大恩。”

邢文烈双手握拳,忠心耿耿的道“末将不求荣华富贵,只要能长随王爷左右,末将愿粉身碎骨。”

方檀一向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她能让邢文烈带兵过来,就说明她非常相信他。

她对邢文烈说道”邢将军请随本王来。”随后迈开步子,走向放置在大堂上书桌后面。

“是。”邢文烈应了一身,便跟随在她身后。

走到书桌前后,方檀从袖子里掏出一卷手掌长的卷轴来,在桌上展开,手指并拢,用指尖指道“邢将军看看这个。”

“是。”邢文烈应声,低头认真的去看那卷轴,只消一眼便是知那是什么。他抬起头来疑惑不解的问道“王爷,这是?”

方檀解释道“这是皇宫内的地图。”

邢文烈恍然大悟道“原来如此,难怪末将觉得有一丝眼熟。”复又低下头,仔细去看瞧。

“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方檀把手负在身后说道。

“王爷英明。”

他们共同部署了将来的计划之后,方檀对邢文烈说道“你将这个地图拿回去好好看一下。务必熟记,到时候好方便行事。”

又特意叮嘱道“莫要让其他人知道计划,一切小心为上。”

“是,王爷。”邢文烈一边卷起卷轴一边应道“末将知道。”卷好之后,就将卷轴塞进了怀里,抚了抚胸膛确保卷轴不会掉出来。

方檀忽然想起一个人来,不由的问道“今晚邢小将军怎么没有随邢将军来呢?”

她记得前几年她见到邢文烈的时候,他身边还跟着一个十几岁大小的少年,一脸稚气未脱的模样,却老是绷着一张脸。

无论邢文烈到哪里,他就跟到哪里。父子二人长的出奇相像,从他还未透出棱角的脸庞,可以看出邢将军年轻时候长的也是俊美。

听别人说那是邢将军三十来岁的才得来的独子,邢将军虽然对待他严厉,却也非常珍爱。如今那个少年也该长大了吧。

“难为王爷还记得犬子。”邢文烈听方檀讲起他的独子,眉眼都染上笑意,自豪之色溢于言表。

“这回他有随你来京城吗?还是留在驻军处?”方檀问道。

“为王爷做事,他怎么可以不来!”邢文烈解释道“是有的,只是今天晚上他留在军营里以稳定军心,所以便没有跟来。”

“原来如此,邢小将军今年也二十多了吧?”

“正是,二十三了。”这正好符合方檀的猜测。

邢文烈小心翼翼的询问道,“王爷,提起他是有什么事吗?”

“没事,只是忽然想起罢了。”

方檀的话让邢文烈放下心来,他还以为自己的独子什么时候得罪了王爷。

又听到方檀问道“哪之前跟你来的那人是?”

“王爷放心,那人是自己人的。”邢文烈以为方檀不放心他的属下,连忙解释道。

“邢将军多想了,本王不是这个意思。”方檀摆了摆手说道。

邢文烈说道“他是末将的副将,为人忠厚老实,堪当大任。”

“哦。”其实方檀也只是随口问问而已,并不想深究。

邢文烈走后,方檀走到天井边,望着夜空中的明月,无声的叹了口气。

现在细细想来,原来先皇早就为她安排好了一切,可怜她现在才发觉。

方檀苦笑了一声,能责怪先皇吗?还是怪自己?怪自己太迟发觉?

不能怪先皇,于情于理都不能怪他。而且他也是为了自己,才在病重的时候,强撑着身体安排了那么多事。目的不就只是为了助自己当上皇帝,或者可以说是逼?可是她并不是为了他所想的那样才决定要做皇帝的。虽然有些关系,却也不是全因为如此。

先皇为了她所做的一切,也使现在的她省了许多力气,所以她不能怪他。

文有文荥阳,武有邢文烈,就连当朝的丞相康臣人,都是先皇为了在她还未登上皇位前,用来稳固朝政的,以免方杭把这个天下弄的一塌糊涂。

方檀不禁怀疑道,她现在走的每一步,都是先皇为她铺好。

但是虽然先皇预见的准,一切都向他安排的那个方向前行,但他终究不是天人,不可能未卜先知,所以事情出现偏差也是有可能的,比如他猜不到宋应遥的出现,而且还成为方檀心中与太妃并重的人。

所以即使他为她谋划的再周密,此番一举也是凶多吉少。世事难料,她必须要多安排一些后事,以保宋应遥和太妃的安全。至于她自己呢?如果做这些事情要付出代价的话,那这个代价就让她一个人来承担吧。

第54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