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那个继承者不愿意也不行!为了百姓,注定要牺牲一些人,既然她方家是掌管这天下的人,那就逃不过牺牲的命运。
她能做的,只能是在她未老去之前,为下一代多争取一些东西回来。人口,土地,财富,民生,兵力不是越多越好,而是越平衡越好,这些东西越平衡国家就能越强大,她要维持的就是这个平衡。
但她求的不是千秋万代,她知道千秋万代从来只是美好的想象,从来没有千年不死之人,也没有百世不衰之国,所以她不求。
但是即使这个天下在下一代的手里注定要败,她也想让它败的慢一些。
方檀在心里做了一些打算之后,侧头发现宋应遥早就睡着了,侧身轻轻的搂住她柔声道“明天见,王妃。”
那日被烈日晒晕的康臣人被方檀吩咐送去休息之后。
永恩就让小太监将他送到了太医院里,太医见到他又晕了,并无奇怪,这几个月来康臣人都成了太医院的常客了。
太医耐心的替他把脉诊断,确认了他并无大碍,开了几贴清热解毒的药,就将人又推回了永恩那边。
永恩也不敢把他一直留在宫里,立刻派人把他送回了家中。
几日过后,康臣人逐渐康复,却为方檀对他说的那些话辗转反侧寝食难安。
他始终想不明白先皇如果要把皇位传给诚王,又为何要转这么一大圈。难道就是故意耍他不成?或者是说诚王说的那番话全然都是在欺骗他。
想了几天之后,他整个人都老了许多,整理衣冠想去找诚王问个清楚,没想到此时他府里却发生了一件大事。
他的儿子在他的府里揪出了一个奸细来,严刑拷打之下那名奸细交待出来,他是皇帝身边的大太监石修派过来监视康臣人的,石修还命令他只要一有机会就除了康臣人。
他忠心耿耿的对待皇上,却没有想到得到了是这样回报。得知真相的康臣人喷出一口老血来,而后直接晕了过去,卧床不起。
待身体康复了一些心力交瘁,心灰意冷向方檀递交了告老还乡的辞呈。
任由方檀怎么挽留,他都不肯再留下来。
方檀无可奈何只好允了他,他一得到允许便立即离开京城,回乡养病去了。
康臣人走后大臣们群龙无首,溃不成军,再无人敢对方檀多加异议。
自此方檀的登基一路畅通无阻。
庆元四年,庆元帝方杭病重,太医束手无策,临终前膝下皇子尚幼,念其不足以担当国家大任,便将皇位传给其弟诚王方檀。
诚王不愿,在朝廷重臣的三请下,两次拒绝了皇位。最后一次念在长兄一片为民着想的诚心上,同时也为了圆了长兄临终前的最后一点愿望,勉为其难的接受下了玉玺。
诚王登上了太极后,册封诚王妃为皇后。追封其太傅文漾为清正太师,谥号文忠。
次年改元为永平。
一个盛世即将开启。
第100章
在登基前的几日,方檀站在王府院子里仰望着乌云密布的天空,心里想着前几日大张旗鼓葬下的空棺材,此时陵墓上的封石应该埋严实了。
这件事她交给了唤山去做,便大可放心下来了。
不知是不是受着阴沉的天色感染,她的心情却怎么样也开心不起来。清晨早朝的时候,她刚收下玉玺。下午回到王府,天上的乌云就聚集在了一起,看着这架势,一场大雨是免不了了。
这是这一年夏天的第一场雨,田中的庄家早干涸已久,这一场大雨的来临,正好可以解农夫的燃眉之急。
不知道这是不是个好的预兆。方檀沉吟了一会忽然想到什么,紧蹙的眉毛松开来。随手唤来一个侍女,对她吩咐道“你去和王妃说一声,本王要去宫中看看,晚上可能不会回来了,让她早些休息。”
“是。”侍女先应下,再多虑的问道“万一王妃要去问起王爷去皇宫做什么需一夜,奴婢该如何回答?”她是新提上来的侍女,有些东西还不太了解,所以在得到王爷的吩咐之后,显得有些小心翼翼。
方檀十分有把握的说道“她不会问的,你去吧。”说着就走下了台阶大步流星向院子外走去。
“诶!”侍女还来不及再询问一些问题,她人已经消失了。侍女无可奈何,既然王爷都这么说了,她也无话可说,只得按照他的吩咐去做了。
侍女来到王爷和王妃住的院子里,见到宋应遥在屋里认真的插花,不忍心出声打扰她,在旁边站了好一会,直到宋应遥发现她。
她才走到屋子前对宋应遥恭敬的行了一礼说道“参见王妃。”
“起来吧。什么事?”宋应遥头也不抬的问道。手下将一只花枝插到花瓶里,与旁边的花枝相对比看着,觉得不满意,又拔了出来,问道“谢王妃。”侍女谢道,站了起来将方檀吩咐她的事向宋应遥交待道“王爷让奴婢来告诉王妃,说他要去宫中看看,晚上可能不会回来了,让王妃早些休息。”
宋应遥放下拿在手里的花枝,在桌上放在花瓶旁边的盘子里正要再挑一只合适的,听到侍女说的话,手下一顿说道“本妃知道了。”就在手顿住的地方拿起一只花枝来,插在花瓶里,没想到正好合适。
“嗯。”侍女以为她还要说些什么,继续站在原地等着。
等了一盏茶的功夫,见王妃还是在专心致志的摆弄花枝,让她的想法落了空,只好准备要悄悄的离开。
没想到宋应遥突兀的抬起头来看了一眼天空,眉毛一皱问她道“王爷出门前有带上雨伞吗?”
侍女在脑中回忆刚才的场景,随后摇了摇头道“奴婢不知,王爷吩咐奴婢的时候刚准备要出门,手上并没有拿上雨伞。”
宋应遥放开花瓶问道“她什么时候和你说的?”
侍女算了算在这里的时间加上路上的道“大约有半柱香了。”
“那还来的及。”宋应遥快速的站了起来,从屋里找出一把油纸伞来给了侍女说道“你去回话的时候,先问问王爷有没有带伞,如果没有带就把这伞给王爷,若是有就不必拿出来了。记得要快一点,别让她没带伞就出门。”
“是。”侍女知道事情迫在眉睫,不敢再耽搁,拔腿就向外奔去。
宋应遥看她跑走了,松了一口气复又坐下调整花枝的位置。
幸好方大还没安排好轿子,方檀还站在王府的门口等待着。
侍女急冲冲的跑到方檀的面前,躬了躬身喘着粗气道“奴婢已经按照王爷所说的告诉王妃了。”
方檀端着一只手,另一只手负在身后问道“王妃有说什么吗?”
侍女笑道“果然如王爷所料,王妃没有多加询问,只是和奴婢道了声明白了。”这出奇了侍女的意料,没有想到王妃如此相信王爷,看来传闻中王爷和王妃恩爱是真的,不由得心生羡慕。
方檀笑了笑不答话。
侍女又说道“不过王妃让奴婢叮嘱王爷要记得带上雨伞。”
方檀一愣,她确实是忘了,这要是突然下起暴雨来,定然会被淋成落汤鸡。
侍女露出果然如我所料的表情来,从身后拿出一把油纸伞,捧在手里呈给方檀道“这是王妃让奴婢带来给王爷,王妃早就猜到王爷会忘记带伞。看着天气不出一会就会下雨,她让奴婢趁王爷还没出门,赶紧给王爷。免得王爷淋雨生病了。”
方檀莞尔,接过侍女手上的伞,手指揣摩着光滑的伞柄,为宋应遥的关怀备至感到心里暖暖的道“还是她想得周全。”
这柄伞是她中秋夜宴那次向宫女借来的伞,伞柄上有一道特殊的木纹她还记得,没想到宋应遥竟还保留着它。
方檀离开王府之后,雨就开始下了,如倾盆而降,噼里啪啦的打在屋顶的瓦片上,顺着屋脊滚下,连点成线在屋檐边形成一道密不透风的雨帘。
这场雨下的酣畅淋漓,驱散了笼罩京城多日的酷暑。街道上的孩子把袖子和短裤的裤脚挽高,光着脚丫跑在雨里,互相泼雨水嬉戏打闹,毫不在意身上的衣服被雨淋湿。还有好奇的孩子,仰高了头张开嘴巴伸长舌头接住从天而降的雨水,想尝尝雨水的味道是甜的还是苦的。
在春天里刚刚发芽的庄稼现在已长成了高大的植株,干涸已久的它们贪婪的伸长枝叶想接住更多的雨水,供自己饮用。
农夫望着雨幕里的庄稼笑得合不拢嘴,这场雨过后不用多久庄稼就会结出饱满的作物,给他们带来了丰收。
方檀的轿子冒着大雨从街道上迅速的穿行而过,来到皇宫里。
下了轿后,她撑着伞径直往宫里走去,永恩得到消息立刻带着两名小太监赶了过来。
向方檀行了一礼,接过她手里的雨伞然后跟随在她的身后问道“王爷要来,怎么不提前提醒奴才一句?”
方檀目不斜视的往前走说道“今天没有你的事,你下去吧。”
永恩不敢就这么离开,紧紧的跟在她后面,以便她随时使唤他。方檀看见了,也不再说什么,任由他跟着。
永恩看着方檀一直往皇宫的西南方走,他想了想那边没有几处宫殿,唯一重要的先灵殿。大殿里面摆放着本朝历任皇帝的画像和灵牌。除了看守那边的太监侍女,还有新皇登基的时候要去那里祷告祈福以外,如果没有什么大事,几乎没有人会去那里。
他猜想方檀就是要去先灵殿,但是不敢肯定便小心翼翼的询问道“王爷这是要去哪?”
方檀面无表情的答道“先灵殿。”
果然被自己猜中了,永恩又问道“王爷是要去那祭拜先祖吗?需要奴才去准备一些祭品吗?”
方檀瞧了他一眼,摇摇头道“不需要,本王只是想去看看。”
永恩明白的点点头,扭头到背后对身后的小太监飞快的使了使眼色,然后又扭头回去,小太监识意悄悄的停下脚步,等方檀他们走远了,立刻抄近路先方檀他们一步到先灵殿。安排好人手,然后打开殿门等着方檀的到来。
来到大殿,方檀发现原先跟在自己后面的人,竟比自己还先到,并不惊奇。永恩方才的一举一动都被她看在眼里,这并是什么大事,永恩职责所在而已。
方檀不让永恩他们再跟着,独自走进大殿,随后让他们从外面把门关上,她想一个人静静的待着。
先灵殿分为前殿和后殿,大殿内灯火通明,里面的每一个角落收拾的干干净净一尘不染,看来即使寻常没有人来,那些太监宫女们也不敢偷懒,方檀放心下来,先来到了前殿。
前殿的墙上挂着本朝先祖的画像。方檀一个一个看过去,心如止水。
直到看到的最后一张画像,她喉头一涩,险些泪崩。是多久没有看到这张熟悉的脸了,方檀不敢回想,但是那一副副和先皇相处的场景不断的跃到脑海里,想抑制都抑制不住。
这幅画像是画于先皇还未生病之前,画里的他目光如炬,让任何一人看到他的这样目光,不管有没有做错什么,都会心生胆怯。
不过他很少用这样的目光看着别人,先皇在她的心里一直都是和蔼可亲的。方檀忍住泪意,不再去看先皇的画像,转身来到后殿里,为每个牌位都点上了一注香,然后跪在了先皇的牌位前。
“父皇,儿臣过几天就要登基了,儿臣一定会管理好这个天下,绝不辜负您和太傅教导。”
“儿臣登上了皇位,却没有忘记父皇的遗愿,放过皇兄一命,请父皇放心。”
“父皇,儿臣终于明白了您的苦心。一坐到这个位置上就会身不由己,儿臣也许也会踏上父皇曾经走过的那条路,希望你在天之灵一定要保佑熙儿平平安安的。”
……
方檀在方煜的灵牌前跪了整整一个晚上,等到第二天天亮了才离开。
作者有话要说:终于到一百章了先热烈庆祝一下,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然后从昨天的评论看来,没一个人在乎作者,作者的心被伤到了。唉,看来你们只爱王爷和王妃。
最后接下来是生子内容,雷生子的,看到这里就够了。生子的过程可能有些离谱,作者先在这里说一声,别到时候觉得太离谱,要拿拖鞋打死作者哈⊙﹏⊙
第101章
这场雨从方檀接受玉玺那天开始下,一直下个不停,直到下到天祭师为方檀挑选的登基吉日前一天还没见小。
天祭师望着着大雨,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一般愁眉不展,如果这雨晚上还没有停的话,将会直接影响到第二天的登基大典,那时候皇上怪罪下来,就全是他的错了。天祭师翻出黄历,又掐了一卦,得出来的还是同样的结果,明天是百年难得一见的好日子,天大晴,这雨怎么还不停呢!他气得险些把手上祖传的黄历抛到水潭中,想了想还是收了回来,这可是祖宗传下来的,他要是扔了会遭天打雷劈的。
没想到半夜的时候,雨竟慢慢的小了,停了,不出半个时辰掩盖在月亮上的乌云全都散去了,一夜未睡的天祭师在床上听到徒弟说雨停了,连鞋子都顾不上穿,就跑到了屋外。望着悬在夜空上的月亮大松一口气,连日来忐忑不安一笔勾销。
他跪下地上朝天虔诚的一拜,心里冒出一个尚好的主意来。随口编出一段话来,让下人传了出去。
第二天云消雾散,天空再次放出晴朗来。百姓们都道方檀是紫薇星降世,是来下凡拯救他们的明君,故更加拥戴方檀登基。
今日偶然间下山的林思清在茶馆停下来歇脚,听到隔壁桌的人在谈论下午的登基大典和一些新帝和紫薇星的事情,当他听见新帝的名讳是方檀时,刚拿到唇边的茶杯一顿,不知道在想什么停滞了一会,然后手一仰将一盏茶都倒进了口里。
放下茶盏,招呼来小二付了帐,便拿起桌旁的斗笠和蓑衣离开了茶馆。
大雨过后,泥土散发着沁人心脾的清香,山路上泥泞不堪,上面留下一串扭扭歪歪的脚印,每个脚印都半寸之深。山路两旁的竹林里,竹子努力的向上生长,欲与天公试比高。竹叶尖坠着一滴被昨夜的大雨遗留下的水珠,摇摇欲坠,被粗布角轻轻的掠过,终是掉落了下来,啪嗒一声,落在了地上枯萎的竹叶上。
林思清来到一座坟墓前,那墓碑上写着“师傅文漾荥阳之墓,徒弟林思清立”字迹尚新,可见这墓刚立起来没有多久。
他放下背身上的箱子,不顾墓碑前草地的潮湿,膝盖一曲便跪了下来。从带来的箱子里拿出香火蜡烛纸钱来,把蜡烛摆好点燃了,再点上香对着墓碑拜了拜,插在墓碑前装满泥土的碗里。
林思清目光盯着墓碑上的名字勉强微笑道“师傅,思清来看您了。”
说完起了火,沉默着把纸钱一张张投进火焰中,纸钱片刻就变成黑灰了。
等把手里纸钱都烧完了之后,他才打破沉默说道“您在下面过的还好吗?”
“思清在这里好想念您。”林思清擦了擦眼角溢出来的泪水接着说道“思清这次过来就是想告诉您,你希望王爷做的事,他已经做到了,您可以安心了。”
忽然想到什么来,破涕为笑道“百姓们都说,他一定会是一个明君,那还不是您教的好。”
“您真的可以安心了,王爷他一定会做个好皇帝的。”林思清怕文荥阳在底下听不到,又大声的重复了一遍,说完之后又接着说道“还有一件事想和您说。”
“思清想完成您生前的愿望,悬壶济世四海为家,为百姓们解除痛苦。”林思清俯在地上重重的磕了一个头道“以后不能常来看您了,希望您不要怪罪思清。”
说完又在文荥阳的墓前磕了几个头,站起身来,拿起文荥阳唯一留给他的药箱,背影落寞的离开了。
方檀顺利的举行完登基大典后,和穿着皇后礼服的宋应遥站在高台上,文武百官在她们的脚下齐齐掀开袍子跪了下来,磕头山呼道“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方檀与宋应遥不约而同的扭过头来,相视了一眼。方檀微笑着牵住她手,又扭回头来,对下面的文武百官说道“众爱卿平身!”
她的声音被太监们一个一个的传下去,最后到达文武百官的耳朵里,他们道谢道“谢皇上!”随后纷纷站了起来。
随着掌管礼乐的太监手一挥,鼓角齐鸣,这天下正式换了主人。
方檀眼睛俯瞰着整个天下,感受着手掌里对方的温度,心忽然平静了下来,经过这么多的波折,她们还是在一起了,这难道不是命中注定吗?
趁着百官不注意的时候,她贴到宋应遥的耳边低声说道“看,这天下都是你我二人的了。”随手在她的面上一挥,就示意着天下。
宋应遥嘴角漾起淡淡的微笑,回应方檀道“我只得檀一个人而已。”
方檀凝视着宋应遥温婉的脸,掩去了眼底的触动,笑的越发深刻。
如果有来生,本王希望那人能早些遇到你,那样就不需要让她再寂寞了二十年。
皇宫内床帐里两人正逢巫山云雨,方檀修长的手指理着宋应遥额头上被汗水浸湿的碎发。感觉另一只手的手指被紧吸着,想再抽动都动弹不得。身下人揽着她的肩部,手下紧抓着她后背的衣服不放,嘤咛一声浑身一抖,登时泄了身子,弄的她手掌都是黏糊糊的液体。
宋应遥躺在枕头上急促的呼吸着,浑身都是汗水。方檀半压在她身上,抬起头来亲吻着她的眼皮,动作温柔的如羽毛触碰。宋应遥被她吻的昏昏欲睡,眼看着眼皮就要阖上了。
突如其来的敲门声又把她从半梦半醒间拉了回来,猛得睁开眯着的眼睛,向外面看去。
方檀也听到了这敲门声,怎么三番两次都有人来打扰她的好事,正要发火。
宋应遥揽住了她的脖子,吻了她的嘴角一下安抚道“别急,先问问是谁。”方檀哼了两声,依然愤愤不平,但是也不再说什么。
宋应遥清了清喉咙,不想让人知道她与方檀在里面刚欢爱过,向外面问道“来者何人?”
外面人语气焦急的说道“皇后,公主哭着要你呢,怎么安抚也不肯停,奴才只好来找您了。”
“你把她抱过来把。”宋应遥无视了方檀幽怨的眼神,不假思索的说道。
“好咧!”外面的人兴高彩烈的离开。
宋应遥扭回了头,对方檀对视着说道“下来吧。”
方檀一撇头,与她闹别扭道“不要!”身体带动着还在宋应遥体内的手指移动。
宋应遥这才发现她还没出来,咬着唇说道“出来。”方檀假装什么都没有听见,悠哉悠哉的瞧着床柱上的花纹。
宋应遥见她不理自己,推了推她的肩膀道“快出来,我起来看看熙儿怎么了。”
方檀无可奈何,从宋应遥体内抽出手指,侧身从她身上滑了下来,躺在床上两眼望着床顶深深的叹了一口气,一脸欲求不满之色。
宋应遥快速的穿好衣服后,看她还衣裳半解的瘫在那里,推了推她的肩膀道“你准备这样见熙儿吗,快把衣服穿好。”
方檀显然还不想动作,侧头看着宋应遥问道“奶娘怎么敢不顾宫里的规矩,就这样过来和你说话?”宫里的规矩向来都是是入夜之后,无论发生什么事外人都不许去打扰后宫的皇后和妃子,免得惊扰到可能在里面过夜的皇上。
宋应遥忙着收拾东西,头也不抬的回答道“是我让奶娘这样做的。熙儿这几天老是喜欢缠着我,我怕她晚上睡觉不安分。”
方檀又叹了一口气,她还想再来一次呢,就这么被打扰了。慢悠悠的拉来里衣衣襟盖在自己□□的胸口上,再与另一边的系绳合在一起打了个结。拉来薄被盖住自己。
想着打扰她的人是熙儿,心里再也生不出气来,罢了罢了,谁叫这是她要认得女儿呢。
没过一会,老远就听到婴儿的哭声,随着脚步声的逐渐靠近,哭声越来越大,宋应遥忙迎了出去,方檀看见了心里吃味的不得了。除了她以外,宋应遥怎么可以这样对待别人呢,即使那是她的女儿也不行!
宫门从里面打开,方熙一看到宋应遥就不哭了,眼睛水汪汪的眼角带着泪珠儿,嘴巴一抽一抽好似委屈的不得了。
宋应遥一见她这幅可怜兮兮的模样,心就软的不得了,母爱泛滥,连忙从奶娘的手里接过方熙,帮她擦了擦眼泪问道“这是怎么了,怎么哭成这个样子。”
奶娘为她解释道“小公主开始认人了,大概是想皇后了。”
“原来如此。”宋应遥明白的点点头,对方熙温柔的说道“原来是想母后了啊,晚上要不要留在母后这里呢?”
奶娘在一旁劝阻道“皇后这样恐怕不妥吧,小公主要是在这里打扰到皇上和皇后怎么办?老奴还是把小公主带回去吧。”
宋应遥问道“但是没有本宫在她身边,晚上小公主要是再哭怎么办?”
奶娘被她问得语塞,宋应遥接着说“晚上小公主就留在本宫这里了,你先回去吧。”奶娘只好退了下去。
宋应遥让太监们关好门,便抱着方熙回到了宫殿里,方檀睁开眼睛来看着她抱着方熙。
心里存着的微小希望破灭了,绝望的望着床顶,看来晚上只能乖乖睡觉特。
她唉声叹气的呼道“报应啊!报应!”让她上次因为熙儿冷落了宋应遥吧,这回轮到她因熙儿而被宋应遥冷落了。
这滋味,啧啧。
作者有话要说:林思清来找作者领盒饭!
第19节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