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血兵戈作者:风中的失落
第一百八十九章制造机会
秋收jiéshù,各地反馈的情况很好,基本没有出现什么问题,不过李儒沛明白,问题肯定是存在些的,节度使衙门颁发出来的文书,真正要落到实处,需要定的时间,任何的事情,都不可能做到十全十美,那是理想主义的状态,只不过农户真真切切感受到了好处,些许的委屈能够忍受,只要吃的粮食足够,农户就非常满足了。
唐朝末年的贪腐严重,但加严重的是集权丧失、各自为政,藩镇林立,李唐皇室的影响力已经降至最低,朝局被宦官把控,说皇上的圣旨难以出皇宫算是客气的,皇上的圣旨甚至难以出宦官之手,如同李儒沛这样的情况,被册封为亲王,皇上下旨本是很正常的事情,可惜这样的事情,被朝中官员认为是皇上的大胆之举,脱离控制的举措,很有可能威胁到皇上的皇位了。
李儒沛面对的压力是巨大的,他想要重振李唐皇室的威严,想要重现大唐的辉煌,需要付出百倍的努力,需要面对宦官、藩镇和来自各方面的问题,甚至需要面对诸的官吏和士绅富户,李儒沛很清楚,仅仅依靠bǎixìng的支持是难以成气候的,毕竟zhègè时代是精英政治,政权的支撑依靠的是士绅富户,bǎixìng的认识能力没有那么高,他们很容易满足,小农经济的思想充斥其中,说的不客气些,bǎixìngjiùshì盘散沙,关键时刻难以发挥真正的作用。
可士绅富户就不样了,有着切身利益,旦利益遭受到了侵害,他们就会出来反抗,他们掌握着地方上的政权,有着太太好的机会。
人的欲望是无限的,就好比是那些林立的藩镇,旦体会到权力的滋味。再也不愿意松手,除非是给与他们毁灭性的打击。
应对这样的局面,建立个强权的中央,兼顾到各方利益,是最好的bànfǎ。
仅仅占据山南西道,是远远不够的,秋收之后的局面就反映出来这点。
山南西道粮食丰收了,不过因为地方有限,粮食的总产量只有那么,维持铁血军粮草开销的粮食。还是需要花费钱财从其他的地方大量购买,商贸最大的利润来自于与回纥、吐蕃等地交易的差价,因为梁州地理wèizhì的限制,就算是商贾云集,也不可能成为大唐的商贸中心,这就必然限制了官府赋税的shōurù。
长此以往,铁血军难以为继。
李儒沛的目光再次对准了山南东道。
山南东道所属的全州,已经被铁血军占领,直都是愤愤不平的刘自恒。源于铁血军的强悍,源于刘迪率领的万牙军被全部歼灭,暂时忍下了这口气,可是这口气总是要爆发的。
李儒沛想着大规模的发展。想着集聚强的实力,需要扩充地盘,虎视眈眈的刘自恒,jiùshì他最好的目标了。
李儒沛想着吞并山南东道。原因是方面的,主要是为了自身权力的扩充,为将来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再说山南东道节度使刘自恒是他不共戴天的仇人,也是必须要灭掉的对手之,他就算是起兵进攻襄阳,也不会遭受太的谴责,还有最为关键的点,jiùshì他的手里掌握有刘自恒私通黄巢的证据,这才是最为致命的东西。
八月初五,节度使衙门,厢房。
气候渐渐凉爽起来,酷热的季节眼看着就要过去,中秋节也要到来了。
山南西道各处的情况都还是不错的,老bǎixìng基本都是安居乐业。
刘允章、马浩轩、高驰邦、钱士渠、黄彪等人,都在厢房静静等候,秋收全面jiéshù,铁血军也训练了这么长的时间,大家都清楚,王爷肯定是有什么大的动作了。
李儒沛进入厢房的时候,秦二黑抱着大叠的文书跟在身后。
“诸位都来了,先看看这些文。”
大叠的文书里面,有朝廷寄过来的邸报,也有崔安潜写来的书信,有严复等人传递来的情报,这些邸报系数jīngguò了整理。
刘允章等人边看文书,边感觉到吃惊,这么的文书,王爷都仔细看过了,而且还在上面关键的地方做出来些标记。
“岳父大人在信函之中透露出来苦恼的情绪,身为丞相、兵部尚书,却无法管辖军事方面的事宜,北方的藩镇各自为政,根本不听从朝廷的调遣,南方的诸节度使,大都被宦官所掌控,对于朝廷的敕书,不闻不问,这等的情形,诸位或许都习惯了,刘公在朝中年,早就明了其中的奥妙了。”
“某想着可笑,皇上敕封的军队很了,兵部却无法掌控其中的任何支军队,到头来都是为他人做了嫁衣裳,此风蔓延很长时间,就连诸的丞相都习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