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东钉子户 作者:青史尽成灰
第三十六章 弃民
辽东钉子户 作者:青史尽成灰
第三十六章 弃民
孙有光脸上的胖肉来回颤抖,半晌才叹口气:“张二郎,这移民的事情是朝廷一层层下达的命令,是不能出差错的,本官可以看在你的面子上,让万百川从西城征调房舍田地,但是本官不能不做移民的事情,你明白吗?”
张恪哈哈一笑:“孙大人,您的意思我明白,您是以为晚生不懂大局,光想着替被征房的百姓强出头。请您放心,草民还没有那么不知轻重。”
“哦!”
孙有光不得不仔细的打量张恪一番,这小子年纪虽然不大,但是浑身上下都有一股自信的劲头,和鲁莽的年轻人不同。
“张二郎,你真有办法能安置百姓?”
“孙大人,草民有几句肺腑之言想要和大人说。”
“请讲!”
张恪笑道:“大人,把百姓迁到大清堡无非是想收缩兵力,固守城池,免得鞑子频频偷袭,损失百姓。”
“嗯,你说得对,就是这个意思。”
“孙大人,草民以为此事有大问题。大清堡最多能装两千人而已,骤然迁入一千多百姓,大清堡的人口就会超过三千。或许安全能暂时保证,可是多出来的人要怎么活啊?没有住的地方,没有吃的粮食,没有可干的活计,他们又会如何,要么就是偷窃抢掠,要么就是外出逃难。”
孙有光听着张恪的话,也不由得点点头,其实这种事情在边关并不少见。大明势力衰退,百姓不得不内迁,结果鞑子尾随而来,内忧外患之下,又不得不抛弃土地。远的有大宁都司,近的有宽甸六堡,无不如此。
“大人,贸然把百姓迁到大清堡,哪怕暂时躲过一劫,用不了多久大清堡就会乱了,甚至比现在还糟糕。草民刚刚在广宁回来,从王大人那里听到了一些话……”
“讲!”孙有光的语气带着一丝惶恐。
“朝廷败给了建奴,从上至下都有整顿辽东军务的心思,尤其是卫所,更是重中之重。大清堡要是出了纰漏,只怕对大人不利啊!”
孙有光五官都缩到一起,脸色比哭都难看。
“张二郎,这卫所世兵早就不堪用了,朝廷也都知道,何必还为难我们这些人啊!”
张恪一见孙有光怕了,心中暗笑,不过这样还不够,还要让老东西更怕,才能对自己言听计从!
“大人,朝廷正在调集精锐北上,浙兵,四川的白杆兵,还有九边的精锐,都要云集辽东。他们可都是募兵,这个时候要是不能自强,还纰漏不断,朝廷势必要拿一些卫所开刀,把银钱都给募兵。”
“这可不行!”孙有光晃着一身的肥肉,大声的咆哮:“就拿我们大清堡来说吧,连续三年受灾,粮食不济。就靠着朝廷的一点粮饷维持着,要是连这个都没了,我们还不如小老百姓呢!”
张恪哈哈一笑:“大人说的极是,草民面见王化贞大人的时候就说过愿意投军,就在卫所里面效力,为大人排忧解难。”
孙有光眯缝着眼睛看了看张恪,咬着牙说道:“张二郎,你要是有办法帮本官解决了这个移民难题,这大清堡除了我这个备御之外,其余的官职你随便挑,随便选!”
“哈哈哈,孙大人,咱们一言为定,从今天开始卑职就是您的属下了。”
双方正在说话的时候,突然外面一阵人喊马嘶,万百川铁青着脸跑了进来。猛地看到了张恪,他顿时吃了一惊。
“大人,他……”
孙有光满不在乎的说道:“张二郎愿意帮本官解决移民的麻烦,从此往后你们都是同僚,以往有什么不愉快就都过去吧。”
张恪心里清楚,之前他是靠着王化贞的面子,可以不在乎万百川,甚至不在乎孙有光。可是此时他已经加入了卫所系统,就要遵照规则办事。
张恪急忙躬身施礼,笑着说道:“万百户,在下以往多有冒犯,还望念在我年少无知的份上,请您见谅,至于所欠的银子,等会我会双手奉上。”
“嗯!”万百川就像是吃了满嘴苍蝇,别提多腻歪了,只是冷哼了一声,就对着孙有光说道:“大人,事情不妙了。”
“多大的人了,怎么总是不会办事啊,快点说吧!”孙有光狠狠的拍着桌子。
“是这样的,刚刚有不到二百的河湾村民迁到了大清堡,卑职安排他们住在西城。”
孙有光点点头:“嗯,咱们不是都商量好了吗,有人闹事吗?”
“大人,的确有人闹事,就比如卖酒的花大姐,就抱着酒坛子要把家烧了!”
“哼,连个泼妇你都对付不了吗,简直饭桶,无能!”
万百川被骂的一阵红一阵白的,急忙说道:“启禀大人,一个花大姐卑职当然不怕,只是,只是有一批从炒花部跑出来的百姓也到了咱们大清堡了。卑职安排他们住在西城外,让他们就地搭帐篷,可是领头的人却说他们一路饱受鞑子袭击,死伤惨重,老弱妇孺需要照顾,非要住进城内。结果城内的百姓一听说此事,纷纷闹腾起来,说他们是鞑子蛮夷,还有不少人拿着铁锹锄头冲出去,双方要打起来了!”‘
原来移民也是分成两拨,一拨是大清堡周边的百姓,按照计划这些人是要搬到城中住的。另外一拨是从蒙古人手里跑出来的,这些人有的被鞑子掠去十几年,有的甚至娶妻生子改换了衣冠。
他们从蒙古人手里逃出来,在大明朝廷看来这是弃暗投明,归附王化,是倍有面子的事情,因此要求好生安顿。可是在底层的眼里,这些人已经胡化了,是鞑子!万百川在安顿他们的时候,就在城外随便圈一块农田,连进城的资格都没有。
这种粗鲁的安排,不出毛病才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