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仁轨身怀宰相才,政治目光更为长远,沉声道:“共识不是共谋,而是在同一利益下,维持的一定平衡。平心而论,若非我大唐封杀大和、百济两国,他们当真就有胆子与我大唐为敌?”
罗士信恍然大笑道:“原来如此!大和、百济他们不是打不下新罗而是畏惧我大唐,不敢打。新罗便抓着大和百济这个心里,将战况维持在可控制的范围中,以达成一定的共识,产生一定的和平。”
以新罗的实力是难以抵挡百济、大和两国的夹击的,但是如果百济、大和打赢了新罗,那么他们必须面对一个问题:救援高句丽,他们将会直接与大唐正面交锋。
刘仁轨道:“大总管这路来,所向披靡,直接将高句丽这海东第一强国打残,百济、大和哪敢贸然的与我大唐正面交锋。若我所料不差,当初高句丽、百济、大和是商议着瓜分新罗领地,百济、大和他们不如以往一样联兵而战也可以看出猫腻。他们夺取了属于自己的领地,不想帮着高句丽用兵,更怕帮了高句丽还要面对我大唐的正面部队,索性就刻意与新罗打成一个胶着的局面。”
“算计自己的同盟,这手段,真够卑劣的。”苏定方一脸的不耻。
李道宗道:“他们最初未必的打这个主意,但是就现在而言,高句丽已经无法帮助他们更多。与其无私的为高句丽付出,不如为了本国自身的利益,从高句丽身上咬一块肉下来。”
罗士信长吐了口气,这就是政治,就算他怎么不喜欢政治,也不得不承认战争是政治的延续,走到他今日这一步,不论是敌我都离不开政治的接触。
正因为有利益,才会出现盟友,正是因为有利益,才会有背信弃义的事情。
高句丽、百济、大和,他们之间的利益很牢固,所以他们的同盟亦很牢固:表面上的高句丽抵挡罗士信的大军,但是百济没有少给高句丽送马送粮,日本也没有少从他们的海岛国运送兵甲器械给高句丽,这些都是无偿的。
而这一切随着高句丽的屡战屡败中止了。
百济、大和支援高句丽是因为他们需要高句丽在抵挡唐军,现在高句丽完全没有做到抵挡唐军的作用,反而陷入了兵临城下的困局,需要他们来解救。
高句丽这里并没有尽到盟友的义务,百济、大和面对国与国的利益自然不是什么圣人,无条件无耻的救援高句丽。尤其是当下高句丽已经让罗士信打残废了,更加没有利用的价值。
“当前这种情况就算百济、大和不想救援高句丽,他也必须救……”苏定方道:“高句丽灭亡,对他们没有任何好处。他们侵占新罗,为求发展。我大唐一但入主高句丽,不是我小觑他们,他们就算手中有土地,也不敢发展。”
罗士信颔首赞同,他们大唐立足高句丽,整个海东的格局都会改写,想要在大唐卧榻之下安睡,百济、大和根本没那资格。他道:“所以大和、百济不会在于新罗僵持下去,而高句丽也应该识趣的放弃先前同盟商议自己应得的土地,将他们赠送给大和、百济,同时也会放弃高句丽自身的一定的利益,像百济、大和妥协,高句丽目前只能倚靠他的盟友。我觉得,我们是应该做好跟百济、大和决战的准备了。”他说这话的时候,语气中存着一定的兴奋,终于等到了这一天,没有什么比虐小日本跟让他兴奋的事情。
“我觉得不用着急!”刘仁轨眼中闪着诡诈的目光道:“我们可以等一等,新罗是我大唐的附属国,但我觉得他们怀有二心。此次我们不只是为了赢而来,我们还要想法子将海东三国其中的二国握在手中,成为我大唐的土地。而不是白白的便宜新罗,让他们坐收渔翁之利。我们等新罗来求我们,等新罗支持不住,等新罗国力大损,等他们没有实力控制局面的时候,我们在行动不迟。”
罗士信咧嘴笑了,指着刘仁轨道:“看见没有,这才是真正的黑,这心脏的,不过我喜欢……就这么定了。高句丽我们暂时不打,就让他们守着,等我们收拾了百济、大和,断绝高句丽最后的希望,这平壤估计也没有受的必要了。”
就在罗士信定下计策坐观新罗局面的时候,罗士信得到了故人求见的消息:见到了一个他期盼已久,却一直未得一见的人物,一个带着传奇色彩的人物。
第五十二章拟定对策故人求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