息夫人认为与其痛苦地活着不如笑着去死,于是奋力朝城墙撞去,息侯来不及阻止息夫人,只能眼看着自己的最爱的女人死在自己的面前,顿时万念俱灰,最心爱的人已经不在了,自己活着也没什么意思,于是息候也撞死在城下。临死时,息候还抱着息夫人。
俩人的感真让人羡慕。
楚国人民以诸侯之礼将息侯与息夫人合葬在汉阳城外的桃花山上。后人为了纪念她,在汉阳城外桃花洞上修建了一座桃花夫人庙,息县一带至今流传着“挂灯劝息侯”及“三年不语”的成语。
再后来,息妫和楚文王所生的儿子熊夺得王位,成为大名鼎鼎的楚成王。
唐代诗人杜牧途经汉阳时,曾到庙中凭吊,题诗道: 细腰宫里露桃新,脉脉无度几春; 毕竟息亡缘底事,怜金谷坠楼人。 息亡身入楚王家,回看春风一面花; 感旧不常掩泪,只应翻恨有荣华。 这首诗温柔敦厚地道出了千古艰难唯一死的况味。
一个娇弱的女子,要保全自己丈夫的性命,就只有含垢忍辱地面对残酷的现实。 这个世界上有的女人以勾引男人为荣,有的女人她不勾引别人,也不被人勾引。
如今两千多年过去了,我们后人再来重温这段历史,没有什么震惊之举,只感到一些悲哀,一个诸侯王,后宫有那么多美女不去安抚,非要在自己的小姨子身上下手,难道不懂荒谬?因此丢了王位,也确实荒谬。
我们悲哀的不是帝王将相的生活糜烂,而是那时的随意杀伐争断,给无辜的百姓带来多少灾难,一个诸侯的夫人尚且被人抢来抢去,想而知,多少女人在战争中被揉隶?在这几场征战中,息妫是无辜的,因为女人的地位低下,她无力保护自己,我们更不能要求她为国殉,那是愚蠢不是贞烈,做出这样的榜样只能为以后的妇女多添几具冤魂,息妫是聪明的女人,识时务者为俊杰,为丈夫报仇才是最好的选择,嫁给楚文王,不是水性杨花,每个女人都要嫁人,只要没有亵渎良知,同样以被后人称赞。
。。
</td>
</tr>
被屈辱的息夫人
被屈辱的息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