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1852铁血中华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06章 捻军(十八)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事到如此,其实满清这边也没有了所谓震惊,或者羞耻。很现实的问题就在于,满清以前好歹知道太平军与光复军中比较重要的人员名称。突然蹦出来的捻军行踪不定,往来如风,还都是生面孔。各种消息都是“某地出现了xxx名敌军”,或者某地捻匪云集。至于到底发生了什么,到底有多少敌人,敌人都是谁,满清朝廷是两眼一抹黑。

朝廷拿不出方略,朝臣在此时争论不休。而光复军的《告满清官员书》一度只在淮河以南,或者说主要在长江以南存在。此时这种文书在北京也开始出现了。文书内容就是反复告知汉人官员,凡是家族在光复军控制区的,他们就可以返乡。光复军不追究他们投靠满清的行动。如果这帮人还认不清形势,负隅顽抗,那最后的结果他们就只能自己承受了。

淮河以南是官员的重点出身之地,所谓满朝进士半桐城,就是指桐城学派的发展,以及桐城学派在八股文上的研究水平。而桐城学派所覆盖的地区基本都落入了光复军手中。满清都已经沦为在捻军的攻击下苟延残喘的水平,在这等覆灭之前,那些只是想来当官的人自然选择了自己和自家家族的利益。

不少官员开始从京城、从直隶、从河南、从山东山西等地的官位上消失。留下文书说自己走了的还算是够仗义,很多人连这等勇气都没有,直接把官印一挂,拍屁股走人。当然,还有更恶劣的,人走了,官印也给带走。

虽然这些人保留官印的目的或许是作为一个纪念,或者是准备传给子孙当作古董。但是官印可不是弄块萝卜就能刻的章。正式文书是需要验章的,把官印带走之后,想把官印更改,需要一整套手续,不更改的话,原先的制度就完蛋了。弄块萝卜刻个章就管用了么?这不是开玩笑么!

更重要的是,大量官员的流失直接导致的是原有的制度运行出了大问题。这不是突然间少了几个人,而是突然间少了几百号人。虽然满清冗官巨大,但是冗官不是傻瓜。在满清八面威风的时候,大家当不上官。那满清要完蛋的时候,谁又肯出来给满清陪葬。

当然,也有过把瘾就死的人存在,可这等人满清朝廷还真不敢用他们。满清此时需要的是能够拯救他们的人,而不是那些想当官想疯了的家伙。

“怎么办?”这个问题摆在了满清朝廷面前。

最终商量出来的结果意外的正经,“征召曾国藩进京!”

曾国藩虽然深深的被咸丰皇帝忌惮,但是这个人毕竟有上佳表现。差点解决了太平天国,整顿了涡阳,消灭了涡阳的捻军。还有效的管理起涡阳,让湘军不再向朝廷索要粮食。这等人在此时必须用。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