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神级学霸作者:三胖
第107章
“第一名杨锐……不管他,第二名李学工410分……”看到这个数字,李铁强的眼皮跳了两跳,强制自己继续看下去。
第三……第四……第五……第十……
直到十三名,李铁强才找到了自己的名字,后面缀着372的总分,以及21分的提高分。
提高的分数不是很多,却比李铁强去年一年的增幅还高。
然而,在一堆涨了五六十分的名字的比较下,21分颇显单薄。
“涨了高分的都是锐学组的人,涨了十分的,差不多也都是参加过锐学组补习的……”李铁强很快在旁人的议论声中,发现了这个规律。
他紧紧的攥着衣角,心乱如麻。
一名穿着时髦的学生,从李铁强的身边挤过,看都没看他一眼,眼睛直勾勾的盯着光荣榜,自言自语的道:“没想到,我也有考300分的一天。”
李铁强不自觉的瞥了他一眼,正是来自西堡肉联厂厂办中学的邵亮。
“连厂办中学的学生都能考300分,一定是题太简单了。”李铁强得出这个结论,迫不及待的喊了出来。
周围陡然一静。
数十双目光,齐刷刷的投注在李铁强的脸上,接着又齐刷刷的移走了。
只有邵亮嘿嘿的笑了两声,说:“没进锐学组之前,你给我一张中考的卷子,我也考不出300分。”
他安慰性的拍了拍李铁强,大踏步的往校门的方向走去。
该回去报喜了。
看榜的锐学组成员,他们的惊讶不比其他人少。
曾经有过估分经验的人都知道,感觉自己考了多少分这种东西,在面对一门考试的时候还有点用,面对六七门考试的时候,是一点都不靠谱的。
有的学生会在自己做出了难题以后自我感觉良好,有的学生会在遇到了原题的时候自我感觉良好,有的学生会在胡乱填满了空格以后自我感觉良好,相对的,有的学生没做出难题就会自我感觉不好,有的学生会在遇到了原题而忘记的时候自我感觉不好,有的学生会在空了题目未做以后自我感觉不好……
十分乃至二十分的错漏,在感觉里是很难判断出来的。
锐学组的学生虽然学的刻苦,可他们要同时复习六门课,每门课能够投入的时间并不多,大部分人在考试的时候,还沉浸于“我的某门课”能拉分的程度。
整体上升更简单的概念,在80年代的高考复习中是不存在的。
这个时候,人们羡慕的还是数学十几分却被北大录取的钱钟书。这种好像日本漫画中的角色信息,仿佛是给天才的天然注脚。
然而,天才永远都是少数,更多的人之所以偏科,是因为专注一门自己喜欢的功课,能出成绩的功课,从中得到的成就感更高。
所以,直到2014年,仍然有许多优秀的学生是偏科生。要让他们自己改正观念是很困难的事,而在此时,老师或家长的帮助往往能够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将一门功课从75分提升到85分,远比一门功课从85提升到90分简单,所以,出于应试的目的,消除短板比拔高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