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神级学霸作者:三胖
第189章
经他这么一说,教室里的气氛为之一松,好些人都说笑起来。
杨锐也暗自得意的一笑。
以80年代的高考要求来说,500分能选择的学校,几乎和后世600分能选的学校差不多,考虑到录取人数只有后世的十五分之一乃至二十分之一,500分的价值其实更高,锐学组成员尽管努力,但在过去几年里,他们接受的都是镇中学的教育,要以之与县一中,市一中乃至全国重点的学生们硬拼,极不容易。
仅仅经过半年的锻炼,锐学组的学员敢于窥视以前想都不敢想的分数,杨锐也颇感自豪。
“继续做题吧,想增加题量的,做一个时间分配表出来,如果时间上来得及,就多给题。”杨锐最后一句说给黄平,后者现在负责题目的分发。
黄平应了一声,又道:“以前到处找题做,没想到,咱也有做题做的想吐的时候。”
“下一届学生舒服了,这么多的笔记、题目还有标准答案。”虎背熊腰的女生许静大声赞了一句。
刘珊瞄了杨锐一眼,出人意料的道:“那可不一定。”
杨锐意外的望了她一眼,想了一下,再道:“题海战术题海战术的精髓就是做题,虽然如何做题也有技巧,但总的来说,这是一个笨办法。可就是这个笨办法,能让普通人也通过高考,抓住机会,别浪费时间。”
经他这么一说,鸿睿班的教室再次陷入沉静。
坐在后排的西堡肉联厂子弟们受到环境的印象,亦是低头默默做题。除了放弃做“香港苹果牛仔裤”生意的邵亮以外,大部分的肉联厂子弟还是后备组员,在鸿睿班上课,但不享受锐学组的各项待遇,尽管如此,这些学生亦是获得了不小的提高。
毕竟,像是题海战术这种高级战略,在80年代初期,也只有杨锐才拿的出来。
光是数量繁多的题目,就需要各地学校积累数年方能得到。
锐学组以外的学生,虽然也有借试卷来抄,但都是前期的分类试卷,随着复习的进度加快,鸿睿班的管理日渐严格,学生们也没有时间与外班的学生打交道了,流传出去的试卷越来越少。
不过,这反而令人觉得正常。
……
姚悦选了一个周末,又找了同寝室的女生一起去西堡中学。
没等抵达校园,同来的吕芝已经叫了起来:“你说的实验室,就建在这里?总不能是乡镇实验室吧,你会不会被人骗了。”
“我也有点这叫什么……绝望感?”姚悦很是文青的叹了一口气,抓紧背后的小包,努力的向上爬。
西堡镇落后的就像是国内大部分乡镇那样,姚悦对此尚有预料,但西堡中学并不在镇上,而是在镇西的山上。
上山的黄土坡看着就缺乏格调,路也不好走。
在姚悦的印象里,越是在偏僻地方建厂的国企,越会修一条不错的路。
西堡中学显然比偏僻地方的国企还要穷。
这样一个学校,这样一座实验室?
“期待杨锐稍微靠谱一点吧。”这是姚悦最后一点信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