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重生之神级学霸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 317 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重生之神级学霸作者:三胖

第317章

“经济?”刘珊咀嚼了一下这个词,问:“为什么?”

“因为就理工科而言,经济系录取的人数最多,如果再选择服从调配的话,经济系是最容易读好学校,同时又专业不错的院系。”杨锐顿了一下,问:“服从专业调剂和服从学校调剂两者的区别,你知道吧?”

“知道。服从专业调剂是允许招生办在考生分数不够的时候,给考生换同校的非报考专业,服从学校调剂,是可以换学校。”

“如果想考一个好学校,又不是特别在意专业,理工科的学生报经济系是比较中庸的选择。当然,经济系的出路没有计算机系那么明确,但就现在来说,读任何一个专业都不错。”

“这是你的报考的策略?”刘珊眼神古怪的打量着杨锐。

杨锐被看的不自在的的说“是”。

刘珊摇头:“最好的策略,还是考更高分才对吧。”

杨锐哑然,本能的想要反驳,又放弃了,道:“算了,你如果能考更高分,当然更好。”

对这么一个要强的女孩子,他觉得还是等高考结束以后,再仔细谈话比较好。

刘珊少有的辩驳了杨锐,像是得胜的将军似的,昂首挺胸的回到教室,然后勾勾小拇指,叫道:“小黄,去外面听杨锐讲话。”

黄仁条件反射的放下笔,出了教室门,才喊道:“我什么时候变成小黄了?”

教室里一阵欢快的狗叫声,狐狸进村了似的。

……

听说杨锐要去北京,想去北京的锐学组成员骤增。

大家都是年轻人,又以锐学组的名义聚在了一起,过了很长一段时间快乐又令人羡慕的生活,以小圈子为基础的对外冲突,也增加了锐学组成员间的凝聚力,在这个动辄需要坐火车三四天的时代,成员们显然倾向于聚在一起。

当然,北京的确是一个好地方,去这里上学总是不错的。

唯一的问题在于,北京的各大高校在河东省的录取名额有限,分数较高。

首先,并不是所有的北京大学都在河东省录取学生,其次,即使是在河东省录取学生的北京诸大学,名额也相对有限,大部分学校的录取人数在30人以下,分摊到文理科和各个专业以后,每个专业仅仅一两个人。

这是报考北京各大学,也是报考外地大学最主要的麻烦——风险。

因为录取人数太少,往届的录取分数线只能作为参考,最终决定能不能录取的,还是其他的报考人。

如果报考的人太多,录取分数毫无疑问会飙到天际去,相反,如果报考的人极少,乃至于只有一个,那报考人只要超过了一本或二本的限制线,就必然会被录取,此人的分数高低,也就变成了本年度的录取分数,属于爆冷的性质。

在这一点上,公务员考试比高考报志愿来的更直接也更清晰,而两者的性质却是相同的。公务员考试会提前公布报考的人数,以及报考和录取的比例,也是从一定程度上减弱了报考所带来的波动。

但是,无论采取什么样的措施,当录取比例低到几十乃至数百比一的时候,解决爆冷的问题容易,解决过热的问题就难了。

杨锐将实验室交给魏振学和姚悦管理,抽出时间来,一个个的记录鸿睿班学生的志愿。

60多人混在一起,报考北京的就有40多人,重复报考到同一个学校的,竟而有12人之多。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