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重生之神级学霸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 540 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重生之神级学霸作者:三胖

第540章

所以,仓教授话里话未,也都当杨锐是居中介绍人,或者,干脆是狐假虎威的以公谋私。

另一方面,仓教授也隐隐约约的拿出了交换条件,也是现在大学里最流行的交换条件——“留校”和“读研”。

现在学校里的教授权利很大,留校和读研,又是非常安稳舒适的选择,很多学生为了争夺这少量的名额,往往斗得你死我活。

而对仓教授来说,杨锐背后的团队,也是极具资源性的。

然而,杨锐根本没有去猜仓教授是无意中说出来的,还是真的以此为交换条件,他干脆的拒绝道:“仓教授,加入团队对姚悦有好处,她本人又有意愿学习,这是最重要的。至于说能不能帮得上忙,河东大学的本科生如果帮不上忙的话,我觉得研究生也帮不上多少忙。”

杨锐的笑容放大在仓教授眼里,一下子变的面目可憎了。

偏偏杨锐说的没错,河东大学的生物系水平一般,研究生的水平更一般,尤其是仓教授带的研究生,只能说是比本科生的训练时间长一点,并没有多少突出的优势。

仓教授颇为不爽的道:“如果只是学习,在哪里学习都是学习,重点看学生的能力,不看学习的地方。”

“您说的没错,开始阶段,姚悦还是会在河东大学继续读书的。”杨锐用了开始阶段这个词。

仓教授听的更不爽了,道:“废话,她不管加入哪里的团队,都得把河东大学的学业完成。”

“当然,她会完成学业。”杨锐与仓教授对视。

学术界也是一方大世界,只要有了实力,照样是予取予夺。经费可以争夺,实验室可以争夺,学生一样可以争夺。

52岁的仓教授身在重点大学,又有自己的实验室,可谓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但杨锐从上往下的俯览过去,超过他只是时间问题。

改革开放了,不光是经济改革了,开放了,学术界一样要改革开放。

70年代的学术界,成就一方学阀,不光需要在学术上获得成果,更重要的是在政治上获得认可和依靠,另外,还有不可避免的论资排辈。

这是中国原生的学术系统,其晋升机制也不可避免的沾染上了中国的官场习俗。

但进入80年代以后,底层的学术界固然是因循守旧的,上层学术界却是变化多端。

杨锐作为刚刚坑了加州伯克利大学教授的学术新人,对于坑教授还是有一些心得体会的,他以前就不觉得仓教授厉害,现在更是没有将他放在相等的位置上。

仓教授的眼神就更尖利了。他都是52岁的人了,还和年纪轻轻的杨锐放对,怎么都不会高兴的。

呵呵的笑了两声,仓教授的表情冷了下来,道:“行了,我要做实验了,姚悦,你去准备材料。杨同学,要是没什么事的话,先这样吧。”

杨锐笑看了他一眼,又向姚悦安慰的笑笑,出去了。

“什么东西!真当自己混出人样了,人五人六的。”仓教授不等他走远,就骂了出来。

80年代的教授是常骂人的,温文尔雅的教授在60年代以前不少,在90年代以后常见,唯独在80年代凤毛麟角。

仓教授曾经是不会骂人的,被贫下中农再教育了以后,他也就会了。

姚悦却是听的皱眉。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